(一)
一只老狐狸和一只小狐狸共同生活在一个窝里, 多年来老狐狸一直照顾着小狐狸。可是这一天, 小狐狸回到家 , 老狐狸却对小狐狸大喊大叫, 还用爪子不停地撕, 用牙齿不停地咬,小狐狸遍体鳞伤, 悲痛不已, 终于孤独地伤心地离开了这个曾经生活多年,曾经带给它无尽温暖、关爱的熟悉的家, 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直到在外面筑起了自己的窝。又一只狐狸长大了!
这个故事小狐狸很久很久以前就跟他二哥讲过。如今,再过一个月,就是小狐狸37岁的生日,在小狐狸还没到37岁时,小狐狸暂且把自己已走过的人生分成前十八年和后十八年。前十八年他们生活在父母的窝里,老狐狸很努力,费劲周折终于成为了村里第一位大学生。弟弟妹妹们都很敬佩他,小狐狸也因此得到了老狐狸英明的指点和无私的照顾,虽然有时夹杂着狂骂和挨打的威胁,但依然很温馨,很让小狐狸留恋,因为老狐狸会常常面带笑容跟小狐狸讲故事,平等而自由地争论问题,甚至教会了小狐狸如何在狐狸社会里贿赂、讨好能帮助自己的人。小狐狸有包括老狐狸在内的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共五姊妹。大姐排行第一,但为了照顾弟妹没念书;老狐狸排行第二,因为当家时间长,资格老,深得大家信任所以也叫“老狐狸”;二姐排行第三;二哥排行第四;小狐狸排行最小。小狐狸一家艰难地生活着,虽然日子贫穷,但兄妹之间相依为命,互助互爱,小狐狸更是倍受关心。大姐出嫁三年后,老狐狸也结婚了,娶的却是个獠牙、无知、凶暴、自作聪明、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的狐狸老婆,这彻底改变了老狐狸的性格、命运和处事决策。于是小狐狸迎来了后十八年。后十八年老狐狸冷若冰霜,只要一见到小狐狸,哪怕是刚哈哈大笑的脸也会立刻绷紧。以至后来小狐狸养成了不苟言笑、缺少乐观的性格。(据小狐狸观察,老狐狸在其他人面前是常常开怀大笑的。)记得母亲去世后,老狐狸却对小狐狸露出久违的灿烂的笑脸。 开始一年,小狐狸都受到了感染,回家后常也开怀大笑,后来却越笑越觉得不对劲。于是小狐狸恢复了严肃。
(二)
千禧年的冬天,举世欢庆新世纪的到来,狐狸父亲却突然去世了,小狐狸跪在父亲面前放声大哭,小狐狸觉得世界上任何人的人情债务都可以还清,唯独父母的人情还不清。狐狸父亲当过兵,虽然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父亲显得无所适从,懒散无能且好喝酒不管家事,但为人善良诚实宽厚慈仁,还经常鼓励小狐狸好好读书,一定要考上大学,跳出狐狸沟,到外面的世界去生活。在狐狸父亲的鼓励下,小狐狸终于冲破重重阻力,甚至在当时掌握家庭经济大权的老狐狸不给一分钱的情况下还坚持上学,想办法向同学借钱、到校外一家好心人家里住宿、搭膳、赊帐。小狐狸的愿望是和班里要好的一个女同学一起考上外语外贸大学学英语,长大了跟外国人做生意,赚洋人的钱。而老狐狸却总是说,考不上免费大学就别读了。“记得老狐狸读大学也是父母出了好些钱才读完的呀!”小狐狸心里嘀咕,“是的,老狐狸读了大学却娶了个这样一个老婆,我读大学有什么用?而且钱已给老狐狸读大学和娶老婆用空了,老狐狸的老婆又没工作,就算考上大学了也不一定供得起呀!”于是有一次,小狐狸向老狐狸要生活费,老狐狸这次却出乎意外拿不出来。小狐狸想到前途渺茫就哭了,却遭到了老狐狸的大声呵斥。后来还真的找借口停了小狐狸的生活费。直到小狐狸把狐狸大姐、狐狸小姨等亲戚叫到老狐狸家里,并且强烈要求继续学业,老狐狸才勉强同意了。在狐狸父亲的鼓励下,在狐狸母亲的默默支持下(无论多艰难,狐狸母亲总会在小狐狸最需要钱的时候,把卖猪所得的钱递到小狐狸手里,小狐狸每一次接过钱,心里总免不了一热,甚至热泪盈眶。狐狸母亲却因此挨了老狐狸不少批评,说什么猪卖得太便宜了),小狐狸虽然没考上外语外贸大学,却终于实现了上大学的心愿。小狐狸成了村里第二位大学生,十几年过去了,村里还没有出现第三位。于是老狐狸和他老婆却到处吹嘘,是他们供小狐狸弟弟读大学,老狐狸的老婆甚至把小狐狸的眼镜摔在地上,恨恨地说:哼,没有我哪有你的今天!如今,大学毕业的小狐狸刚好有报答养育之恩的能力,刚过花甲的父亲却去世了,嘴唇乌黑,嘴角还流着血,显然是喝药自尽。小狐狸伤心地哭着,旁边跪着的老狐狸一家却没有多大反应。老狐狸和他老婆一滴眼泪都没流,倒是老狐狸的儿女流了点点纯真的眼泪。小狐狸问:父亲是怎么死的?老狐狸说:别问了,不要到时搞出什么刑事责任来。于是热热闹闹办完丧事,狐狸父亲入土为安。谁也没有再追问狐狸父亲是怎么死的。两年后,狐狸母亲中风了。小狐狸帮母亲办理了住院手续。老狐狸的老婆提着只鸡,来到医院大吵大嚷,说要狐狸母亲出院后马上回老家,她会每星期回去好好照顾。狐狸母亲更是为儿女苦了一辈子,一点福没享到的人。小狐狸不同意,坚定地说:再吵我就报警!于是,老狐狸的老婆丢下只鸡,骂骂咧咧地怏怏地离开了医院,走廊里传来了狐狸护士的声音:这是医院,不许大声喧哗!狐狸母亲中风四年,老狐狸和他老婆却没有照顾过一天,甚至过大年也没有一个电话问候。自从老狐狸结婚后,兄弟姐妹就再也没有一起吃过团圆饭。 狐狸母亲说:你父亲去世前曾一个人孤独地过了两个大年,曾多次到老狐狸家讨要赡养费,但每次去不但讨不到还要挨骂,最后一次回来的那个晚上,你父亲喝了很多酒,凌晨时听到了尖叫声,天亮时就去世了。又过了四年,狐狸母亲再次中风昏迷了,小狐狸打“120”又一次送母亲住院。那天晚上老狐狸来医院看母亲,已经昏迷不醒多日的母亲却睁开了眼睛,多日来未能发音的母亲居然对着老狐狸呜呜地哭出了声音。小狐狸想留老狐狸住个晚上再回去,也好陪陪母亲,老狐狸却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医院。几天后,医院下达了病危诊断书,小狐狸忍痛连夜叫出租车把母亲送回了老家。第二天,所有的狐狸亲戚都到齐了,狐狸母亲带着沉重的呼吸声,又睡了一夜。天亮时分,就睡在隔壁的小狐狸听不到母亲的呼吸声,起身,打开母亲的房门,发现胸前还很温暖的母亲已经停止了呼吸!狐狸母亲去世了,老狐狸还是没流一滴眼泪,快速地拔掉了母亲身上的食管和尿管,也同样热热闹闹办完了丧事,狐狸母亲也入土为安了。葬礼期间,狐狸舅舅对小狐狸和狐狸二哥等说,父母都已去世,从现在开始,你们都是大人了!老狐狸却说,皇帝去世总是把位置让给长子的。葬礼结束,老狐狸却蹊跷地对小狐狸笑了。莫非在庆祝自己“登基”?小狐狸看到老狐狸家客厅里很长一段时间摆放着一本不知是哪个作家写的厚厚的书——《孝道》。回到家,小狐狸把母亲的遗像挂在了吃饭厅里设的神龛上方,母亲生前就很爱笑,如今,母亲的微笑永远地定格在墙上……
狐狸母亲去世了,小狐狸和曾经一起照顾母亲的狐狸女友结婚了。小狐狸的女友曾经常常帮母亲洗澡、擦背,和小狐狸一起用轮椅把母亲推去刮痧、逛街、听山歌,还一起到郊区农场回忆以前的生活,一起在电视机前欣赏小狐狸创作的文艺节目。狐狸母亲把她称做“神仙”。
不久,小狐狸和“神仙”生了个儿子,小狐狸有三个理想:一是自己创作的文艺作品出现在中央电视台上;二是教会狐狸国全国小朋友进行文艺创作;三是在老家狐狸沟建设生态农庄!通过不懈努力,在一位文艺界长者的引领下,小狐狸已成为市里小有名气的作家、诗人,其课题成果也正在市里上慢慢推广,小狐狸还三上首都贝晶城,到裳纱、下胱洲,在狐狸国各地进行了几十余场演讲。人怕出名猪怕壮,小狐狸工作之余,还常常接到市里各重要部门、大型企业的约稿。小狐狸一家过着快乐、幸福而平静的生活,有时也一起在市影剧院、电视机前欣赏小狐狸的文艺佳作,只是傍边已经没有了狐狸母亲的身影,只是小狐狸还时不时受到老狐狸的干扰。
(三)
小狐狸早已不是前十八年那个中小学生了。小狐狸把两个曾经患难与共的狐狸姐姐呼唤到同一座城市定居。小狐狸还帮助狐狸二姐投资房产、教她买了养老保险,为只有初中文化、没有工作的狐狸二姐解决了后顾之忧。小狐狸的二哥也只有初中文化,留在老家耕田。狐狸二哥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借给了二姐投资房产,在买卖价格的变动下,狐狸二姐手里的人民币十几万元转眼变成了几十万元。老狐狸心理不平衡了,又叫地理先生到老家狐狸沟帮狐狸二哥选址做新房,又说看中了乡镇哪块地皮做店铺,直催着狐狸二姐还钱,资金才借出去几个月,而且还是狐狸二哥和他老婆的钱,老狐狸瞎折腾什么呢!狐狸二姐的老公是个很有学识和修养的人,是狐狸国一家著名公司的中层干部,狐狸二姐投资房产的钱大部分是来源于他。不久,过年了,狐狸二姐带着爱人和孩子回老家把部分借款还给狐狸二哥老婆。谁知狐狸二哥夫妇却在吵离婚,狐狸二哥开拖拉机还翻车,险些丢了性命。
小狐狸急了,忙出主意,建议狐狸二姐转让一套房产给狐狸二哥,这样既可以不用因为还钱而着急,又可以为还在老家面狐狸沟的二哥提供一次翻身的机会,再买份养老保险,狐狸二哥便可以不再重复父亲的悲剧,狐狸二哥的儿子(由于狐狸二哥没能力教育,老家狐狸沟也没有学校,狐狸二哥把儿子的成长教育寄托给身在镇里教书的老狐狸,成绩却一直不太理想)如果考不上大学,也可以走出大山,进城娶老婆。要知道现在房价飞涨的的狐狸国二三线城市,找房子比找老婆还难啊!就算不为子孙造福,给自己投资,那也是一次高回报的机遇。狐狸二哥开始很高兴,兴奋得一晚睡不着觉,狐狸二哥说,要好就要问过三个佬。于是,首先向自己一直敬重的老狐狸请教。谁知早已被充满短见、无知、自私、狂妄的老婆控制了的老狐狸武断地进行了阻止。老狐狸还说,狐狸二哥的儿子将来长大做个养猪大户也很好哇!刚解决后顾之忧的狐狸二姐由于没文化,盲目地跟着老狐狸,惧怕老狐狸老婆的威胁,还反咬小狐狸一口,拿母亲说事,说狐狸母亲是在小狐狸的照顾下去世的!
小狐狸相信:这是狐狸二姐有生以来第一次伤害自己,也是最后一次。
两个月过去,年清明节又到了。小狐狸开着小汽车,带着老婆孩子回老家狐狸沟祭拜父母祖宗。子欲孝而亲不在,树欲静而风不止。小狐狸想起了母亲生前的话:“傻儿子,不能说不要老家的房产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啊!”于是,祭拜完父母祖宗,小狐狸要求老狐狸和狐狸二哥签署《遗产分割协议》,把父母留下的老房子分了,小狐狸还要了一块一百多平方米的多年没人耕种的属于狐狸父家的地。
(四)
小狐狸专门为老狐狸和他老婆虚构了一篇小说《魔鬼和天使》:
天使,皮肤白皙,善良博识,孝敬父母,扶持弟妹,温柔诚实。
魔鬼,出生在魔鬼家庭,大嘴龅牙,凶狠,势力,狡诈,浅薄。
有一天,天使在魔鬼的纠缠下结婚了,魔鬼开始还算温柔,还能遵守天使结婚前提出的结婚宗旨:“孝敬父母,扶持弟妹。”产下一女后,邪恶的脸孔开始暴露了:凶唳,蛮横,泼辣……天使的爸爸妈妈和姐姐弟弟开始遭殃了……魔鬼和天使说:是他们俩替天使的爸爸妈妈供小弟弟上大学,还一起逼小弟弟在山村老家一个光线昏暗的房间里签字,应承在其规定的期限内还债。年纪尚轻的弟弟伤心地流泪了……母亲得知此事,气得中风了。母亲中风四年, 天使从来没敢打个电话问候,甚至忘记妈妈拖着只不灵便的瘸腿在田间早出晚归挣钱供自己读大学的艰辛。
天使有个大弟弟,因为没读大学还在老家务农,娶了个脚拇指长肿瘤的媳妇,肿得连鞋也没穿过。大弟弟出钱为她做了手术,人变漂亮了,产下一男,天使妈妈高兴地帮她带了五年,直至瘫痪,心里还想着那可爱的孙子。因为太想孙子,太想老家了,于是第三年回到了老家。谁知,漂亮媳妇,招呼没打,偷偷地拿走家里的现金、存折和证件,丢下老人、小孩和老公人间蒸发了。一年后蹊跷地回到山村老家,听说还提前给了魔鬼电话。
第四年的冬天,妈妈去世了。入夜,举行仪式,一行二十几个孝子头披白布围着棺材转圈焚纸钱送魂,魔鬼却咧开大嘴、露出龅牙,笑了……
后来,天使和魔鬼产下一男。
魔鬼依然是魔鬼,天使已经不再是天使了。
【后记】
本想着老狐狸会给他老婆看,以唤醒其良知。谁知怯懦的老狐狸没敢把此文给老婆看,却给狐狸二哥看。于是让狐狸二哥打电话给小狐狸的老婆,让善良的人伤害善良的人,说什么要小狐狸的老婆站好立场,只欢迎小狐狸的老婆和孩子回老家……小狐狸的老婆把原话告诉了小狐狸,于是小狐狸夫妇很长一段时间都为这事感到不高兴。这让小狐狸想起两年前的清明,小狐狸带着狐狸市旅游局长等领导一行六人到老家狐狸沟考察生态农庄。不久,小狐狸的两个狐狸堂哥双双来到小狐狸家(这两位可是多年来第一次到访的稀客),小狐狸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又做饭又斟茶。谈话间,狐狸堂哥再三强调说:不要回老家搞农庄。小狐狸问:为什么?大狐狸堂哥答道:你家兄弟不同意!何等愚昧、蛮横和狭隘的狐狸兄弟!
狐狸父母已经早逝,小狐狸早过了而立之年,直向不惑之年靠近,老狐狸也快到知天命之年,人生还有多少个十八年?
老狐狸很上进,种过何首乌、养过石蛙、办过用于旅游观光的“舂米房”、炒过股票,但全部以失败告终。知天命之年快到了,老狐狸可知道自己的命呢?
小狐狸从读大学开始便实践着做生意:卖过包子、鞋子,卖过台布、窗帘布,卖过水果,到乡村各家各户去推销过李干,从来没有亏过本。现在小狐狸还把自己创作的市场上最不好卖的文学作品也卖出去,成了狐狸市稿费最高的作者之一;不仅如此,小狐狸还运用自己独创的课题成果对狐狸国的小朋友进行写作培训,正把知识转化为经济,转化为知识经济时代更加强大的创作力!而无知狭隘的老狐狸开始就叫小狐狸别搞了,后来又说小心别人侵犯了知识产权。
小狐狸正惆怅时,收到了两条疑是老狐狸的儿女发来的没有署名的安慰性短信:“坦开心胸,拥抱生活;放下无奈,走出惆怅;淡定从容,乐观开朗;包容烦恼,溶解忧伤;打开心结,凡事看开;笑看沧桑,安享幸福!”“最好的报复不是毁掉一个人,更不是毁掉自己,而是过得比他更幸福快乐。正如古云: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甜的。愿你笑靥如花,阳光灿烂!”
小狐狸已经不习惯笑了,但看到来自老狐狸儿女的关心,来自自己侄儿侄女的关心,小狐狸终于露出了属于自己的微笑,自信地迎接着又一个十八年。
老狐狸的一儿一女还算品学兼优,上大学是没有什么悬念的事,只是狐狸二哥的儿子,但愿将来不要养猪!
在温暖甜蜜的窝里,又一只只小狐狸正在长大。
那一天,老狐狸放了个屁,问大家香不香?狐狸二姐和狐狸二哥马上拍着狐狸屁说:香,香极了!老狐狸哈哈大笑起来。
狐狸窝里的小狐狸抚着鼻子异口同声地说:臭死了,老狐狸,拜托你以后别再乱放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