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迎来了花繁叶茂的季节,《南方日报》在这个季节里主办了一场盛大的小学生诗歌节大赛。对这个消息,我没有过多的关注,总觉得,这样的活动太遥远、太渺茫,对我班孩子来说还只是天边的一颗星。
六月,春季作文班进入了学习的尾声,又迎来了我与孩子们一起读诗写诗的时候,这么做不是想培养出几个小诗人,而是希望通过诗歌教学放飞孩子们的想象,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每次的诗歌教学,总喜欢选择安排在培训将要结束的时候,那是因为学习结束后将迎来一个漫长的假期,我盼着孩子们能带着诗意去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假期。
我首先告诉孩子们生活与诗是一个整体,你发现了生活的美,那美就是诗!生活中无处不是美,那么诗也是无处不在。接着提供了一些童趣浓的童诗,引领着孩子们读诗、品诗、联想、作诗(可以自由写也可以仿照老师给出的小诗格式发挥自己的想象写)。这样的诗歌教学已经走过了好几年,每年面对不同的孩子,总也能收获几许惊喜,而这期孩子是年龄最小的,好一部分都是才读一年级,所以对于这次的诗歌教学我没有抱过多的盼望,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帮孩子对诗体现出了浓浓的爱,当读诗活动进入“命题联想”这个环节时,我才发现孩子们的想象就如那刚被抽去闸门的河堤口,被点燃得喷涌而出,刹那间让我感觉惊与喜充溢着整个课堂:把月亮比作慈祥老爷爷抖动的眉毛;比作贪吃的孩子,比作灰姑娘失色的红舞鞋等……
随着课堂的深入,孩子们不再只是根据老师给出的题目进行联想,越来越多孩子把范围转向了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而联想,把家比作闹钟、比作月盘、比作床;把课室比作池塘,有的孩子则将事物拟人化,如叶璐同学的《雨》中写到:这么热的天,是谁在哭泣呢?原来是风弟弟在嘲笑雨姐姐没力气……就这样,有的孩子在结合自己的想象对喜欢的诗歌进行仿写,有的则直接按自己的方式进行对诗的释诠。两节课下来,一首首充满童真童趣的小诗出炉了。我惊喜,可我又怀疑,担心自己欣赏水平太一般,于是当天晚上,便将孩子们的小诗发给了“五月诗社”社长桂汉标老师看,没想到桂老师给以了高度评价,并还提议拿去参加诗歌节!于是,再次登录其官网,意外地发现这么一条消息:学生诗歌节开赛以来,各地学校、同学们的投稿热情异常高涨令人感动,我们截至6月初收到的作品已经比去年多出了将近1万首。所以组委会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将初赛截止时间延长至6月20日。
这下可好!让孩子们赶上了这班车。 6月18日,我推荐了8首孩子的诗作去参赛,只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去参赛的。没几天,结果出来了,打开网络一查询,意外发现:邓奕杰的《纸菠萝》、黄鈿媛的《梦》和赵鑫磊的《种歌儿的小鸟》进入复赛!那份惊喜足足让我兴奋了好一阵!安静下来后,我继续阅读着那一篇篇已经入围的小诗,读着读着,心底升腾起一种感叹:想象力就如匹野马,只要你为它提供了份辽阔,孩子便可以驾奴着它奔往四方,奔向自由;读着读着,不由地也问自己:我能为我的孩子们提供这份辽阔吗?天下所有的爸爸妈妈能为自己的孩子提供这份辽阔吗?
读诗写诗,是让想象与审美奋起腾飞的羽翼,愿每个孩子的成长路上都有这对羽翼相伴!
●附进入复赛诗作:
◆纸菠萝◆
五年级 邓奕杰
我从不肯丢弃每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把它们,
垒成一个个小小的纸菠萝,
藏在课桌的抽屉里。
有时被同学羡慕,会悄悄地“偷”去
有时被老师发现,竟被毫不留情地拿走,
……
但我仍不断地垒着,
盼望着它们能给妈妈带来快乐,
妈妈!倘若您从远方回来时,
看见纸菠萝,
千万别去伤害它,
这是儿子悄悄地,悄悄地为你垒的,
千辛万苦,
只愿它能让您知道:
我爱您!
◆ 梦 ◆
永康路二(2) 黄钿媛
梦像一只小鸟
在枝头上歌唱
想捉住它
它已经飞走了
梦像一道彩虹
在天空里微笑
想留下它
它已经消失了
梦是神奇的
在梦里 我走近了童话世界
梦 是美妙的
在梦中 我变成了快乐的天使
◆种歌儿的小鸟◆
二年级 赵鑫磊
小鸟把歌儿,
种在,
沙漠上、荒野中。
沙漠、荒野长出了,
小草、树林、还有河流。
于是,
伙伴们的生活,
开始快乐无边。
小鸟把歌儿,
种在,
寒冷的冬天里。
冬天长出了,
温暖。
于是,
伙伴们的冬天,
不再南迁,不再冬眠。
小鸟把歌儿,
种在天空中。
天空长出了,
清新空气。
于是,
伙伴们可以,
快乐地翱翔,自由地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