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力”一词,原本是佛家语言,禅定之意,定可生慧,慧则觉悟。
我们常说一个人有定力,是说他(她)目标持久、信念执著、意志坚强、不为境转、心如止水、淡定从容、沉着冷静、果断决策的良好心态和处事方式。这就是佛家讲的“静能生慧”。看了《论语心得》这本书,于丹教授认为: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重要。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当我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时,常常会忽略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一个人是否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并不在于他给自己定了多高的目标,而在于他内心是否能有一种淡定的理念,是否能把握自我。
淡定使“工作着是幸福的”成为可能,读自己的书,想自己的问题,用心做自己的事情,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每一个平淡的日子,不断地去思考、去求索,以平等的眼光审视生活,以欣然之态做喜欢做的事情,那才是生存的最高境界。
好习惯是人生的一种定力。把一种好的习惯坚持下去就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坚持每天背10个英语单词,坚持每天写一篇文章,坚持做好每一件小事,这样日积月累,就会收获一笔丰厚的成就。最近在一本杂志上看了新东方英语总裁俞敏洪在北大的演讲。俞敏洪在北大当学生的时候,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天为宿舍打扫卫生,这一打扫就打扫了四年。他每天都拎着宿舍的水壶去给同学打水。大家看他打水习惯了,最后还产生这样一种情况,有的时候他忘了打水,同学就说“俞敏洪怎么还不去打水?”。但是他并不觉得打水是一件多么吃亏的事情。到了九五年年底的时候新东方做到了一定规模,他希望找合作者,结果就跑到了美国和加拿大去寻找他的同学,后来同学们纷纷回来加盟新东方和他一起创业。俞敏洪问他们回来的原因,同学们给了他一个十分意外的理由。他们说 “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我们知道,你有这样的一种精神,所以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所以让我们一起回国,共同干新东方”。 打水是一件小事情,但是坚持四年如一日为别人打水,而且毫无怨言,这也是一种定力。而往往这貌似不起眼的定力在关键时候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责任心是人生的一种定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爱国励志名言。其实,作为一个平凡的人不仅要有爱国的责任心,还要有面面都到的责任心。是一名学生,就要学好自己的功课;是一名农民,就要不惜汗水,耕耘农田;是一名工人,就应踏踏实实干好工作。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上扮演着不止一种角色。有责任心,就能体现个人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定力决定一个人的脚步能走多远,思想能飞多高,成就能有多大。定力守住信仰,不让信仰水土流失;定力控制欲望,不让欲望肆虐生命绿洲;定力把握人生航向,不让航向偏离理想彼岸。
心系一处是人生的一种定力。没有坚强持续的耐力,很难达到。在这个越来越喧哗的世界,我们的目光常常被五光十色的景色所吸引,能守住内心的一片宁静的确不易。对于许许多多的成功者而言,其实没有多少秘诀,无非就是他们比常人更能心系一处而已。“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愚公荷锄移山,终得天帝相助;达摩静坐参禅,石壁为之感化。在这里,心系一处变为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任何艰难或者困苦,在它的面前都会变得微不足道。是的,当你处在人生的低谷时,心系一处会让你学会坚持,带给你重振雄风的希望;当你位于辉煌的峰巅时,心系一处能带给你一份清凉,让你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天地无穷期,生命则有穷期,去一日便少一日。”要想做出一番事业,就必须一心一意,像针,不高大,却有强大的穿透力。针的力量奥秘就在于,它把全部的力量集中到一个点上。人生就是这样,选择一种定力,在平凡中灿烂,在平静中激扬,在平常中超越。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得到的,更要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想要得到的,必须努力。人生路上不光有鲜花和阳光道,还有辛酸和泥泞路。但只要你有定力在,处处皆可为坦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