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文学自我的快乐◆
——感言曾涵复《寒沸语境》出版
作者:涂拥
文字是人生路上的烛光,生活是属于自己的一门艺术。这是曾涵复先生赠送他的第四部著作《寒沸语境》上、下卷给友人时,在扉页上的题词。我和涵复先生分别很久了,突然收到他这部选编有散文、随笔、小说、电影剧本和评论的作品集,一种由衷的欣喜、感慨和回忆一起涌动心间,似乎有着相逢聚叙的感觉和对坐交流的体验。
《寒沸语境》这是一部在时间、生存、现实、历史与想象中,展现一个思想者灵魂的隐忧,以自己的冷静、孤独、坚深和执着自我点燃并照亮心灵的最本真的思考与抒情的文学著作。正如涵复先生在自序中所言:“是真诚流露自己对生命智慧的敬畏与尊重,对思想价值的推崇和追求,对精神力量的抒怀和礼赞。”我强烈感受到涵复先生的文章,特色鲜明、内蕴深邃、观点新睿、风格独异,语言纯熟隐技法于无形,有着清新、冷峻、直言不讳的质地。散文优雅飘逸,或直抒胸臆或含蓄或阳刚或阴柔;评论视觉敏锐,哲理深刻。全书语言文字触发的思想感情交织着暗示与沉思,特别适应文学读者敏感多思、复杂缜密的心理特征而别具阅读的诱惑。
曾涵复先生是从泸州走出去的一个文学人。当时,他任教于石油企业学校,在泸州生活、工作了近二十年。上世纪80年代,他是泸州文坛颇有影响的人物,他在泸州写下了几个令人瞩目的第一:他是第一个以八十多行叙事诗登上全国《诗刊》的泸州诗人;他是第一个策划创办四川省首家地级市诗歌报《龙眼树》的执行主编;他是泸州市第一个组建诗社,创办、出版诗报《异崛诗人》的力行者;他也是第一个代表四川获得全国石油诗歌大奖的石油诗人。我与涵复先生相识于1985年夏天,他是因为读到我发表在宜宾《金沙》上的组诗,听当时的执编、后来著名的诗人张新泉先生说起我后,相约我见面的。我们一见如故,话语共鸣,我很感动涵复先生平易以礼,谦虚待我,我们很快成为忘年交。我随他一起办诗社、出诗报,《异崛诗人》出刊四期,发表了泸州和全国近二百人的作品。当时泸州创作活跃的年轻诗友几乎都是诗社的成员,我们一起创造诗歌的快乐。后来,涵复先生被他所在的石油局调去成都作《四川石油报》副刊的编辑,他回泸州就很少了。知道他先后担纲过《沱江文学》、《精神文明报》等多家报刊的编辑,还执编了《世界华文女诗人39家》等多种选书,他似乎一直若隐若现地沉浸在文学的氛围中。记得1994年我的第一本诗集《面你而坐》出版,他写过一封赞誉有加的信,其中有:“诗歌是属于有思想与情怀的耕耘者,你是以智慧扶犁,播种自己语言的诗人。”这样鞭策的话语。而我尽管倾心文学,却又为稻梁谋的缘故,缺少涵复先生那种执着的坚持。
涵复先生写诗多年,作品在全国各诗刊都亮过相,无论诗歌氛围是日渐喧嚣还是时见清冷,他都以不离不弃的状态关注和默守着自己的信念。近年,涵复先生更是享受着一种文学自我的快乐,他发表各种文体二百多万字,有作品被翻译介绍到美国、法国、东南亚国家。特别是他有着文字编辑、美术设计的优势,不少文友请他帮忙编书和设计,他总是乐意尽心,无私无偿帮助。因此,在圈里对涵复先生的认识可谓是一片好评。这也难怪我读《寒沸语境》,感到是十分惬意的事。
2011年盛夏于泸州江阳
【原载<<泸州晚报>>2011年8月6日星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