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这是否是<<五月诗社>>年轻的诗友们愿意知道的一篇1991年8月的短评。
——题记
诗坛多潮,潮涨潮落。眼前,各种诗集、诗选本出书势头之猛,不比1985年诗界旗帜林立的形势逊色。可叹当年还有好诗闪光,而今诗的产生和出现大多非趋于商品化不可。弄得上市的不少诗集象伪劣商品一样质量低下,让无数读诗的人痛心疾首。然而,近读广东诗人桂汉标选编评析的《虹桥——当代女性爱情诗欣赏》一书时,不禁眼睛发亮,好像在泥沙中淘得一粒砂金,不由自主地被深深吸引而赞叹这本书选得精萃,评得精彩。
该诗选通过对海内外45名女诗人的五十多首爱情诗的欣赏分析,揭示了当代女性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感情领域。正如编者汉标所言:“爱情是人生活中一种最深层的生命体验。”所以,编者精心选入书的每一首爱情诗都透 出独到的思想内涵、撩人浓郁的情感和细腻的语言特色。全书犹如一本爱情辞典,让读者感触到女性深挚、骚动、彷徨、羞涩、痛苦、痴迷和矛盾的心情颤动,看到了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女性情感历程的描写。
值得称道的是编者汉标的评析精辟得艺术,精辟得让人陶醉。他对每首诗的欣赏分析是迥异于那些仅仅囿于诗的诠解,而采用了抒情式的娓娓漫谈。他详尽地透彻地系统地分析了诗的轮廓和走向,提出了许多独立的全新的社会学、心理学和诗学的见解。在评析每首诗的过程中,有机地巧妙地融进了关于诗的创作规律和技巧的论述,引导和帮助读者领悟“象征”、“通感”、“隐喻”、“回环句式”、“联珠句式”、“意象迭加”、“矛盾修饰手法”等等诗的知识,使读者在赏诗的同时,走进了一个深入浅出的诗学和诗创作探索的知识境界,认识了诗的奥秘和真谛。并且,编者在赏析诗的同时穿插对爱情定义的哲理思考和爱情内涵的实质探索,以及驾驭爱情的思想态度的论述,读来感到言近意远,细致传神。
特别是编者心迹处处,留下让人独坐沉思、浮想联翩或与灵魂对话的心曲之语.其中名言警句发前人之未发,俯首即拾,耐人寻味。如“距离是永存的,有距离才会有痛苦,有痛苦才会有追求,有追求才会有超越。”“人生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心灵内在的矛盾与冲突,充满了人与外部环境的超越和被超越的辩证关系”等等,让人或受启示或受激励。
《虹桥》的确是一本于读者价值颇高的诗选,是爱情诗精品的审美集锦,值得收藏,值得细读。而这本书的选编方法,则可以视为诗选突破读诗的人太少这种困境的一种赏试。
1991年8月于四川甜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