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诗社三十周年感怀
春夏之交,夜的江岸,
那十几人,踩踏着灯光,
心,撩拂淡淡雾幕,
探究那江外的风景。
桂树幽香,惬意散播,
星星的闪烁,诱惑
萌动的梦,如河面
波光灯光交辉着七彩。
以诗架设的简朴浮桥,
从山城的五月出发,
摇晃中迈向了远方。
只有简易斗篷的诗,
疑似李白杜甫的鹄立。
雨丝编织了三江六岸,
翠竹拨节,谣曲轻奏,
“开采太阳”的豪迈,
成为我们的标帜;
追求的路,一起始
就有阳光的导航。
少女们忘记了化妆,
耽误了在街上的炫耀:
如虹的青春,騷动不巳,
绽放的芳心、踮脚的初吻、
在朦胧的水晶石上沸騰,
连酸甜苦辣的颜色,
也恰如星月之美。
少男们为了来日的灿烂,
急切于深沉的成熟:
不惜烟头烫指尖的煎熬,
把火星镶嵌在天幕;
用灵魂的浪漫与坚韧,
尽显山伟岸的魅力。
三江汇合,溅起千堆雪,
奔腾不息, 水的执着,
劈山而过始终不悔,
恰如苏东坡、张九龄,
把诗句刻于天海之间,
抬头便见千里婵娟,
天涯共此良辰美境。
山的子民,扎根红土,
戴着油菜花的徽章,
播种先辈向往的文字;
带着着大峡谷的回音,
寻找时代呼唤的共鸣。
节假日,踩着自行车,
自我平衡中新的探求
驶向工矿、乡野、林海……
风雨中,心手相牵,
在体验中执着、在欢笑中释怀,
惶惑得以解剖、意念得以打磨。
生命在山道上过磅,
思想又增添了重量;
漫山的杜鹃,装点
每一个贫寒普通的日子;
一群充满童真的苦行者,
将信念、意念、俗念、甚至妄念,
以遴选过的文字,在激情烈火中,
烧成洁亮的灵魂标本。
更有标本意义的,诗歌节
为丹霞热血浸染的老区,
高扬起“红三角”的大旗!
哦,从文教扶贫到经济圈,
这般红的诗意的区域,
历史展示了新时期的希望
诗行,写在50所希望学校,
写在46届文学夏令营,
多少青少年的泪花心花,
向日葵般朝向未来的太阳……
是的,诗的太阳给了我们洗礼,
卑微中冶炼出了彩虹的炫丽;
诗的风骨架构我们的人格,
面对强势和挫折不再顫顫惊惊。
高山之颠有我们诗的瞩望,
一马平川有我们诗的驰骋,
纷繁世界有我们诗的诠释。
这,便是我们的诗社!
在我们的生命年轮里,
刻下了三十道永恒的印记!
如今,诗社走进了荧屏,
继往开来的队伍,依然,
在那艘红色龙舟上集结。
老友新朋,同舟共济,
当然不排斥各思各想,
诗,在包容的航程上,
正驶向永不衰老的梦想……
时间法规了生命的长短。
我们的生命,
却因为五月,由诗作了
不留遗憾的演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