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桂汉标同志:
感谢你们诗社,每期的出版物都赠送给我。每期我也必定翻一翻,你们做出了很好的成绩,令人高兴。
读了总第十三期的《五月诗笺》,我更加高兴,因为,男子汉们上来了,而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在北江似乎更多地只是出女诗人。
具体地说,我指的是欧运通同志的组诗《老区印象》,有较深沉的思想,有不少精彩的独具慧眼的诗情,最主要的是有一颗滚烫的心。如今,许多歪门邪道的“理论”全指向了“淡化”,教年青人去游戏人生,远离社会。忧患意识这个文化国宝,反而遭受嘲笑和调侃。不过,欧运通之诗,还可以写得更精练一点,更完整一点,更振聋发聩一点。希望他细细咀嚼,慢慢消化,然后扎扎实实生出自己的强壮肌肉来——体现着阳刚之气的肌肉。
祝全体朋友们进步、成功!
公 刘
1988.6.28
(二)
汉标同志:
访美两月,刚回来,读到你的信,《韶关日报》(编者按:指刊载公刘去年六月给五月诗社来信的那一期报纸)亦已收阅,谢谢。
你们如此严肃、慎重地对待我的那封信,反映了同志们的确不是“玩”诗的“玩家”这一事实,令人高兴。目前,我国诗坛上,之所以存在着不少恶劣流风,关键正在于并不真正把诗当作事业——不仅是属于个人,同时也属于社会的事业。
感谢各位的理解。让我们共勉:尽最大的努力,作应有的奉献。
敬礼
公刘
1989.1.19
太忙,“五月诗丛”还来不及读,以后一定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