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五月诗社社长桂汉标的一封信
桂汉标同志:
您好!
这次北江诗会,的确是次诗的盛会。蒙您和五月诗社朋友们的热情相邀,我得以躬逢其盛,深感荣幸,特致谢忱!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坛诗界主要面临两大冲击:一是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二是西方文艺思潮的冲击。我对广东诗界包括五月诗社朋友们始终怀着深深的敬意,就是因为你们身处改革开放的先进地区,经受住了这两种强烈冲击的严峻考验。市场经济大潮几乎使一切都被物化,人心普遍私化;而你们坚持自己的精神追求,坚守一方诗的净土,丝毫不为所动。西方文艺思潮引起广泛思想混乱,唯西方马首是瞻竟然成了时髦;而你们能以开放的学习心态,借鉴西方而又继承传统,没有迷失自我。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你们的路子走对了,实在可敬可佩!
这次诗会,集中展示了你们16年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一批青年作者崭露头角,大量诗文著作公开面世,《五月诗笺》小报连续出版100多期,5个永久性“粤北诗(画)廊”定期刊出粤北作者的优秀作品,还有不少文学新人获得了“五月诗歌奖”及“粤北校园文学奖”……所有这些,都与著名前辈老诗人韦丘同志的直接指导、大力支持和您的亲自组织、具体领导分不开。你们不仅为韶关市的精神文明建设,而且也为我国的诗歌事业做出了宝贵贡献,功不可没,碑在人心。
我在“文艺讲座”上提出,贵州有个绥阳“诗乡”,广东韶关完全可以成为“诗歌之城”,即“诗城”。这里既有诗的传统,又有新的诗风。我想,假如能够围绕“诗城”,脚踏实地开展一些“硬件”与“软件”的较大建设,“诗城”是会名副其实地成为我国独具地方风貌的特色城市,并将以此走向全国、跨入世界。
当然,这就必须有关领导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努力加以开发的,仅靠五月诗社断难成功。
不知北江诗会有否制成录像带?如有,能否求购一盒?盼告售价,当即汇款。其他与会诗友大概也会欢迎,愿意购买的。
再次向您及韶关市各位领导、所有诗友表示诚挚的感谢!韶关的美丽风光与友好人情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中!
1998年5月10日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