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散文>>【三十梦寻】五月的性格
 
【三十梦寻】五月的性格
  文 / 梁采云
 


                          ● 五 月 ●

    五月诗社,就是属于五月的。
    五月,百花盛开。五月,有那么多不知名的鲜花和小草,他们在一起,那么盛大,那么热烈。
    五月诗社就是五月的性格,她由那么多有名无名的诗歌爱好者聚集在一起,他们带着花一样美好的梦,带着青草一样的热情,聚集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五月”,汇成一片春天。
    五月诗社是草根的性格。草根的性格来自桂汉标的性格。
    诗友梁红玉在文中这样写她见桂汉标的情景:“拿着手机拨了又放下,放下又拿起”,最后在旁人的催促下才加速拨通电话。这个场景对于许多“五月”的人是那么熟悉,这是许多人经历过的。
    桂汉标所在的城市韶关,虽为粤北山区,却也是前沿广东的一个中等城市,地域上,已让人艳羡,又是一名大诗人,五月诗社的头目,这样的人,自然远在天边,只能仰慕的,没想到离大家这么近,近得如同家人。
   “我们约好在诗社的办公地点见面,当我见到桂老师的霎那,一时紧张的我竟忘了自己的来意。我在想:这是桂汉标老师吗?这就是那颗遥远的星吗?在他身上,似乎没有半点东西可跟诗联系在一起。在他身上,我看到的只有淳朴和慈祥。淳朴得就像爷爷身上的蓑衣,慈祥得像父亲的眼神般。桂老师仿佛看出我了的心思,示意我坐下并给我倒了杯水。然后直奔主题,跟我聊了些我的作品以及关于如何在学校成立诗社的事项以及成立的意义。”
    这是一幅速写或是铅笔素描,真实的描摹。真实。
    桂汉标对于许多年轻诗人来说是朋友、父亲。朴实无华、亲切、慈善。
 

                            ● 圣 徒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桂汉标不是标准的诗人,孤芳自赏、孤僻、自傲、自恋、这些诗人的标签都不属于桂汉标,但他的确又是一个诗人,一点点害羞、一点点孤独、一点点浪漫,再加上许多许多的爱,他就成了一个真正的诗人。
    他说,诗是他的宗教。
    他说,心灵中一个永远的情人——缪斯!
    他说,诗,是我的精神家园,是我生命的存在方式。
    他说,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对于我来说却是:“我诗故我在。”
    “哪怕粗糙,哪怕肤浅,哪怕丑陋,都是从我的血管中喷溅出来的,都是我自己生命体验的独特篇章。我以之诠释哲学边缘的人生,以之倾情于亲山爱水,以之守护心灵的风景!”
    他有一双慧眼,能从山山水水中看到美,也能从钢厂煤矿提炼出诗情。他有一颗诗心,他把诗歌创作引入手机短信,让红段子优美而耐入寻味。
    桂汉标是诗的圣徒,虔诚地匍伏在她的脚下。
    因为有信仰,他快乐、他幸福。
 

                           ● 本 色 ●

    许多写诗的,无论是否写出好诗,也给自己取一个高雅的名字,以彰显个性。桂汉标,这三个字似乎与诗意有点距离,然而,桂汉标却没有把它抛弃,这种超出常规的行为让人不好理解。
    也许是命定,这个名字朴实、直接、一见到底。据说名字会影响性格,似乎有点道理,桂汉标是真实的、真诚的、亲切的,如同他的名字一样本色。
    这人名字注定是要聚拢许多人的。
    诗人叶文福,参加了一次五月诗社活动,在诗坛里浸润了好些天,醺醺然,认定“韶关是诗城”,“桂汉标是诗眼”,写文章时赞美的话堆切得老高。朴实、老实、真实的叶文福对自己写出这样的赞誉之词有点害羞,便拍胸堂保证自己说的全是真心话。叶文福不必拍胸膛作保证的,他说的全是真话,认识桂汉标的人都可以作证。
 

                          ● 坚 持 ●

    他一直在坚持。“坚持”是两个很可怕的字眼,“坚持”意味着一直做着重复的事,桂汉标就一直做着这些事;看诗稿、发展会员、办诗刊、组织活动、写诗评、为会员出诗集。一做就做了三十年。三十年也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特别是重复做同样事的三十年。在这个意义上,桂汉标创造了奇迹。对于创造这样一个奇迹的人,人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敬仰。
    能够坚持,是因为心中有爱,大爱。因为爱,桂汉标把“责任”扛在自已肩上,许许多多的责任,不肯放下。
    他让青年人成为诗人的时候,同时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的人。国家命运、百姓疾苦、生活意义、生命本质,都是他们的主题。外来工、弱势群体、灾区……是他们笔下一再出现的影像。
    无病呻吟、孤芳自赏……不要,都不要。
    心与时代一起脉动,深沉而沉重。
 

                            ● 义 工 ●

    义工,桂汉标最喜欢、最快乐的地方。
    桂汉标的整个生命,都被帮助别人的激情所掌控。他听由它的调度,忙忙碌碌,为所有的人。
    他是一个义工,为诗友们打工、为社会打工、为时代打工。
    “千古奇丐”武训行乞攒钱40年兴办义学。桂汉标30年攒钱办诗社。培养诗人要出诗刊、要出诗集、要组织活动、没钱怎么办?桂汉标想尽一切办法。早年,他所在的市文联有一份杂志叫《南叶》,当编辑的他“以权谋私”,辟出一些版面刊载诗人们的习作。他还有一个“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做法,让诗社会员当《南叶》杂志的校对、编审,这样工钱就让自己人赚了,赚来的钱,全部充“公”——五月诗社的活动经费。
    桂汉标还常常“以文补文”,他与各企业合作组织各种征文、征诗、征联活动,为企业做宣传,激发诗友们的创作热情,赚些活动经费,一举三得。
    他是诗界的武训。
    他的行动感动了老诗人、原省作协副主席韦丘老师,热爱诗歌、对粤北老区有着深厚感情的韦丘老师成了五月诗社的顾问,与桂汉标结为同盟。有了坚实的靠山,桂汉标的日子好过了许多,五月诗社山花烂漫。后来,经韦丘老师的撮合,铭源基金霍英东基金会顾问何铭思先生的推动和策划,霍英东基金会捐款对粤北等地进行了 “文教扶贫”——文学扶贫、老区校园文学夏令营、韶关市中小学生“英东杯”文体竞赛。
    桂汉标和他的诗友们忙得不不亦乐乎,他们连续十多年举行了46届校园文学夏令营,培养了6000多位文艺新苗 ;连续参与协助举办了十多届“英东杯”竞赛,参赛的学生达数万人之多。
    再后来,“铭源基金”对粤北实施大规模的兴教助学,捐建“希望学校”。桂汉标和五月的会员成了“基金”韶关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他们“深切地领会何先生殷切的期望与瞩托,在韦丘老师的率领下,长年奔波于粤北的青山绿水之间……粤北十几个县市分别建起了一至三所铭源希望学校。”从1997年至2008年上半年基金会在“红三角”的大规模“文教扶贫”善举圆满落幕,经韦丘、桂汉标和年轻五月诗人经手操作兴办的希望工程已达五十项!
    那时,桂汉标他们一年中有一半时间在山区奔波,每年行程超过三万公里。桂汉标不觉得苦,只觉得乐。因为他心中有满满的爱要释放。
                    

                           ● 农 夫 ●

    “以农夫之劳作”, 叶文福说。
     桂汉标是农夫、是园丁。
     五月是播种的季节,桂汉标最勤于播种。中学生、甚至小学生,“蹒跚学步”的诗歌爱好者,他以满腔的热情迎接他们,给他们一方沃土,施肥、浇水、除草,不怕辛苦,只要他们愿意成长,他一定会让他们长大,开花、结果。
     一年四季都在耕耘。
     收获来之不易。
     他不停地组织各种活动,采风、联欢、研讨会、比赛、办刊物、出诗集,让诗友们在心灵的碰撞中获得灵感和动力。他用勤奋驱赶人们惰性,他是催稿高手,约稿通知在刊物发、网上发、短信发、电话催、不厌其烦。最早是一般性通知,然后是客气地请、再后来是软硬兼施逼,你不可以找到任何理由推托,没有理由。
    为诗友编专集、为诗集写序之于桂汉标是家常便饭。
    结集出书是创作之路的总结,前前后后若干年的东西翻出来,象清理储物柜,发霉和发黄的东西也得过一遍,清理、筛择、分类,用耐心和耐力与时间较量。
    桂汉标写的序总是几千字,装着最多的信息。
    他为张娟娟诗集写序,“我一边作案头编辑工作,一边再一次重读了她二十多年来写下的大部分作品。”为李献玉散文集写序:“(她)给我发来她近几年创作的六十多篇十多万字的散文稿,诗歌……我第一次这么集中地读到她这些年的作品”。现在的人写序,哪有这样作法,往往翻开书看个几页就拿笔开刀,有的连几页也不看,天马行空写些与书中内容毫不搭调的东西,为了省时省劲。桂汉标这种做法也太对不住自己了,一点名人、老师、掌门人的派头都没有。看他写的序:先写认识过程,再写诗来诗往,再写人家的“前生今世”,再分析作品,洋洋洒洒4、5千字。一直写到凌晨。
    真正是即傻且憨又执着。
 
 
                            ● 净 土 ●
 
    桂汉标的内心深处有一双翅膀,这双翅膀永远张开,向所有走向他的人。他的翅膀大而有力,他愿意也能够把他们全遮蔽在里面。
    愿意付出,乐意输送温暖。他辛苦并快乐着。
    越辛苦越快乐。
    桂汉标很容易被打动。他会为一首小诗感动;会为一个未曾谋面的人的美好感动;会为一个弱者的坚强感动,会为一个在困境中坚持的人感动;会为一段平实的友情感动。
    只要是真心爱诗的人,他都能感应到,一旦被打动,他便伸出温暖的手,或递去亲切关注的目光。好在桂汉标没有美色,没有财富,没有权利,否则很容易被人利用或上当受骗。他只有诗和对诗的爱,所以只吸引那些爱诗的人。
    在桂汉标这里,不以地区、美貌、钱财、地位取人,只看“诗”,看你爱诗的程度,疯狂写诗、狂躁论诗的人常常能得到他的关注和帮助。
    每次开会,都有新的面庞,对于老诗人来说那是“新人”,但在桂汉标这里一点也不新,往往,他和新人已是“老朋友”了,他们已通过许多信,他已帮人家修改过很多诗,或帮人发表过作品。人家的家世他也了如指掌了。所以,有诗友写文章说到有次“五月”庆典活动,“有四五桌文朋,近50位诗友,”“他硬是一个个说下来了,不仅姓名笔名无差,包括工作、创作情况甚至作品特色也介绍得清清楚楚,那超群的记忆力、简直让人难以置信。”桂汉标记性固然好,但是记住这么多大大小小、有名的无名的、重要的不重要的、老友新朋的杂碎之事不用尽心思是做不到的。可以这么说,这是他日日夜夜、一点一滴装入内心深处的。
    每一个人在他那里都一样重要。
    客居他乡的诗友回韶关都有回“家”的感觉。因为韶关有“五月”,有桂汉标。什么时候见到桂汉标都是那么美好,因为他的爱是不变的。你知道他还在那里,知道他的心还在那里,知道五月还在那里,知道他的笑容还在那里,知道他的爱还在那里。
    桂汉标不怕你离开韶关,他最怕你离开“五月”,离开诗,离开“家”。
    叶文福说:“感谢这座诗城。我对汉标君说,我死后,请将我埋在韶关。让我骄傲,我脚下是一方净土。对于我,这就足够了。”
    一个大诗人认定的净土,还会有假吗?
    一方净土。韶关骄傲。

                                               2012年4月30日    广州

                                                                                   
2012/5/2 8:21:49 发表 | 责任编辑:冯春华
本文共有评论 11 篇︱已被阅读过 745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2154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