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评论>>薪火传承,诗化人生
 
薪火传承,诗化人生
  文 / 本网通讯员




          ——“天涯共此时•薪火传承暨五月诗社三十周年”开幕式发言选刊


             ◆市委常委、秘书长  陈波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来宾、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天涯共此时•薪火传承暨五月诗社三十周年系列活动”。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前来参加系列活动的海内外诗人、艺术家和与会的老中青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五月诗社成立三十周年和韶关市新生代产业工人作家协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
    韶关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慧能的哲理和智慧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九龄的名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大江南北和全球华人中广为传诵。近代历史上,陈毅元帅在梅关所作的《梅岭三章》,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奋发进取、与时俱进。
    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改革开放春潮涌动的1982年初夏,粤北新时期诗歌创作的中坚——五月诗社成立了。五月诗社秉承九龄风度和现实主义诗歌传统,以“出作品、聚人才、传文明”为宗旨,自觉弘扬社会主义的主旋律。三十年来,五月诗社培养了大批诗人作家,先后有两百多人次荣获省市级以上各类文学奖项。先后出版诗文集两百多部,并长期参与“文教扶贫”“希望工程”等公益事业,为提升社会文明作出了贡献,在海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近期,在团市委的领导下,青年文学会联合五月诗社、韶关市青少年宫开始实施粤北工人作家培养行动计划,并成立新生代产业工人作家协会,这为韶关市正在建设的粤北经济强市注入了文化血液。产业工人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是中国经济奇迹的创造者。年轻一代的产业工人不仅仅追求物质的满足,他们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及对幸福感的需求也更加强烈。新生代产业工人作家协会的成立,为青年工人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多读书写作,提高综合素质,实现自我价值拓展了新的美好前景,也将促进社会管理的创新和文明城市的创建。希望各级团组织和各界有识之士都给予热情支持。
    最后,祝愿韶关市文明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谢谢大家!


                ◆广东省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主席周崇贤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文友:
    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共青团广东省委,广东省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祝贺韶关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正式成立!同时,向在南国诗坛上坚持了三十年的五月诗社,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目前,全国至少有三亿产业工人,他们的精神诉求和心灵需求,不容忽视。安顿好这个庞大群体的心灵,就是保证了社会和谐的基础。富士康“十三跳”表明,现代产业工人的心灵诉求是多么的强烈,而灵魂的问题只有文学才能解决,这个心灵的高度,再多的物质,也无法抵达。可以说,文学(文化),承载了三亿产业工人的情感世界,是三亿产业工人的心灵鸡汤和精神支柱。
    去年10月,由团省委倡导成立了广东省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现在已经开通了广东省青年产业工人文学门户网站;创办了会刊《黄金时代》文学杂志(上半月);举办了“成长与梦想”大型征文活动,以及产业工人文学创作培训班;请来了高校、新闻界、出版界的名师授课,强力提升青年产业工人作者的写作水平。上述举措,引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纷纷大篇副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
毋庸置疑,产业工人的精神世界,需要文化的滋养和引领。成立青工作协,可以说是政府与产业工人之间的桥梁,和谐社会的润滑剂,将会为稳定社会发挥巨大作用。这在当前大环境下,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目前,从国家到省,对产业工人群体可以说空前重视,强烈的政治信号告诉我们,不做好这方面的引导工作,以文化人,将影响到国家发展。而要是谁率先做出反应,把这个群体重视起来,做出影响和成绩,谁就将获得社会的赞赏和历史的尊重。
    今天,韶关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正式成立!这也是我省成立的第一个市级青工作协。我相信,在韶关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团市委的直接指导下,在粤北深厚的文化底薀中,在广大产业工人饱满的青春激情里,韶关青工作协,还会创造出更多的“第一”!
    我希望,韶关青工作协的全体同仁,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引导青年产业工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推动以“阳光心态,奋斗人生”为核心价值的广东青工文化;唱好党的政策,与“幸福广东”共同成长!
    希望青工作家们,以乐观坚强、 锲而不舍的心态直面困难;以理性平和、从容淡定的心态关注社会;以勇于担当、知恩感恩的心态回馈广东;以锐意进取、勤奋敬业的心态面对工作;以宽容豁达、善良谦和的心态关心他人。以榜样的感召力,消除社会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最终培育出具有时代影响力的广东青工文化品牌。
    最后,祝大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文学,改变了我的命运(发言稿)◆

                             尹玉林

尊敬的各位领导、
尊敬的各位老师、
亲爱的工友们、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很荣幸作为一名新生代产业工人代表,在这里发言。首先我要感谢在座的领导给了我展现自我的机会。感谢五月诗社和青年文学会多年来的培养。再次感谢你们!
    回顾我的成长历程,可以说是文学改变了我的命运。 
    2000年初,高中毕业的我 ,因为家庭的贫穷 ,放弃了继续读大学的机会。来到了山清水秀的异乡韶关。成为千千万万打工族的一员。打工的旅程里,不甘平庸的我拿起了手中的笔 :利用业余时间。在韶关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报刊上发表了上千篇文章,并多次在省内外征文中多次获奖,还被吸收为市作家协会会员,圆了我的作家梦。还有,我不断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进入了领导的视线,使我从一名基层的外来工,逐渐提拔成长一名高层管理人员。先后担任过高级文秘、办公室主任、大队长、企业报总编、学校校长、副总经理。
    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在业余时间里。我的差异就是这个枯燥而又充实的业余爱好——多读书并学习文学写作。当别人还在扑克、麻将、花前月下挥霍时光的时候。我却喜欢挑灯夜读,吸吮知识养分,并把自己在打工过程中酸甜苦辣的深切体验,尝试着变成一篇篇诗文习作。当看到自己的文字变为铅字时候,有时梦里都在微笑。
    我今天的进步,是通过文学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结果。如果没有这个业余爱好,我可能还是一名平庸的打工仔,不可能在这里与那么多海内外名家相聚,探讨文学和人生。当然,我离一个真正作家的梦想还有不短的路要走。但是,有各级领导的关心、有各位文学前辈老师的指导,更高兴今天团市委倡导成立新生代产业工人作家协会,为我们拓展了继续前行,不懈追逐梦想的广阔空间。我一定能与更多的外来工青年一道,学以立德,学以成才,为自己、为社会、开创一个新的美好未来。年轻的朋友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 在新的起点上 ◆

                            袁忠岳

    五月诗社成立20周年的时候,我来了,并承诺30周年社庆的时候再来。我很高兴,今天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30年的时间不算短,从新诗诞生至今,全国没有一个文学社团打破过这个记录。五月诗社不仅在坚持时间长度上首屈一指,而且在文学收获和社会贡献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我在《诗路驰驱三十年》一文中用了3个形象来比喻五月诗社,以表达我对它走过的普通而不平凡的岁月历程的认识和评价。
    第一个形象是聚义厅。这个“义”是诗,桂汉标说过:“诗,是一种宗教。”五月诗社是由于“诗”聚到一起来的。对诗宗教式的虔诚和对诗化人生的不懈追求,把他们凝结成一个能担道义的整体。30年来,他们不离不弃,不松不散,一直保持着创社时的基本队伍不变,即使人已远走他乡,心仍牢牢地系拴在五月诗社上。之所以能这样,除了大家都信奉诗外,还因为有一个能团结带领人们“替诗行道”、“开采太阳”的聚义厅首领。他能想能干有人格魅力,能把个人的存在化为集体的存在,把个人的想法追求变成全体社员的思想和行动。他就是——桂汉标。五月诗社30年来能够长盛不衰,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和业绩,盖因他在。
     第二个形象是梧桐树。只有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五月诗社就是给韶关和红三角地区引来金凤凰的梧桐树。没有诗社在,全国著名的广州老诗人韦丘不会来;没有诗社在,韦丘在东江纵队的老战友何思源先生不会来;没有诗社在,何思源先生在香港的挚朋好友霍英东先生不会来。这先后飞来的金凤凰给粤北地区带来了文学的繁荣和普及,给湘赣粤三地带来了50项文教捐建项目,给这一片土地带来了红三角经济区的愿景建设规划。桂汉标说:“信仰指引着灵魂飞行。”这是在诗的高度和爱的广度上的飞行。五月诗社的飞行打动了金凤凰,引得它们一个接一个地飞来,为这儿的文学,为这儿的文教,为这儿的经济,纷纷在这片红土地上作巢,造福人民,造福地方。
     第三个形象是播种机。诗社的主要任务自然是出作品,出人才,这方面他们一点也不含糊:200余册作品集,200余期诗刊,200余人次国内外各种文学奖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社长桂汉标与钱学森、余光中同台获领的霍英东奖。他们有5名中国作协会员,40余名广东省作协会员。不过,他们并不满足这种小范围的以诗会友,他们要会友的面广得很,要联系的天地大得多。他们的诗刊发到全国,他们的网站联系世界,他们举行过5次全国性或国际性的大型诗歌活动。至于小型的诗歌文学活动就不计其数了,光诗歌夏令营就举办过46届,参加人数达6000以上。此外,诗歌进校园,进课堂,作讲座,搞征文,评奖,朗诵,表演等等,带动了100多个校园文学社团的发展。他们走到哪儿,就把诗的种子撒到哪儿。他们就像播种机一样勤奋努力,他们关心青少年,他们为未来忙碌着。在他们的人生路上,如汉标所说,“梦是唯一的行李”。这不,今天韶关市新生代产业工人作家协会成立,又是他们的一个梦,一个美好而又有意义的梦。所以,30周年不是终点,他们又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别看诗社元老们现在都已是五六十岁的人了,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和大家一起再驰驱它30年。

                                【2012年6月16日】


2012/6/21 21:37:34 发表 | 责任编辑:桂汉标
本文共有评论 4 篇︱已被阅读过 1029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4187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