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的一个周末,我们慕名游览了山东省沂蒙山区的地下大峡谷、荧光湖、天马岛风景区。
一到景点门前,导游就指着远处的一座小山说,你们看那座山像什么?我们还没回过神来,导游介绍说那叫龟山。眼前的这个湖叫天马湖,这里是临沂市莒南县县的地界。我们必须从这里坐船走几十分钟,再沿着湖边的泊油路慢慢走,才能到天马岛。
我一看湖面并不算大,怎么还让坐船啊?谁知,游船行驶了几十分钟才到岸。原来天马湖是狭长而弯曲的,我查了一下资料,天马湖大约二十平方公里呢。游船在镶满群岛的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穿行,乌云也跟阳光躲起了猫猫,湖面和群岛的颜色也在时不时地发生着变化,一忽儿银光闪闪,一忽儿黑幽幽的。湖面好像不是一个整体,一处浊黄,一处幽绿。远处的小山,半边光灿灿的,半边则是黑幽幽的。这种奇特的景观,给天马湖增添了不少神奇的色彩。
上岸后,顺着湖边的泊油路走了大约半小时,才来到天马岛山脚下。虽然那天是多云,但八月的气温还是挺高的。刚爬了几处台阶,就累得满头大汗的,我用湿巾不停的擦拭,凡是走到有山泉水的地方,就赶紧洗把脸。即便这样,还是感到上气不接下气了。于是决定让儿子跟他们几个男的先跟大部队爬山去,我和同伴则爬爬停下来歇一会儿。边爬边歇,边歇边爬,虽然落下好远,但山顶的美景一直吸引着我们。于是时不时的向返回的游客咨询爬到山顶还需多长时间?在得知上去的路程比下山的路程要少一些时,便增加了我们爬上去的决心。看着山顶的索道口已在不远处,有了目标,便有了动力。我们边爬边说着,快到山顶了,快到山顶了。但是山路不同于平原,看着很近,爬起来却觉得很远很远。
儿子随他们向上爬的时候,怕我累,把我的背包背在了他身上,我的负担轻了很多。谁知由于体能消耗过大,出了很多汗,随手拿的矿泉水已经喝完了,衣服兜里一分钱也没装,口很渴,也不敢说,手机也忘记取出了。那个窘迫劲儿就别提了,都说一分钱能难倒英雄汉,更何况我还是个弱女子。还是同伴体谅我,问我,你喝水吗?我说我一分钱也没了,没钱买啦。她埋怨道你咋不早说?我给你买呀。我当时羞得哟,直恨自己,为啥不想着把钱包带在身边?三块钱一瓶的矿泉水,算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补充了体力后,我们相互鼓励,一起加油,终于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后,慢慢爬到了山顶的索道口。我们再也不敢去山顶的其他景点了,因为导游限着时呢,况且已是下午的五点多了,又怕耽误大家下山的时间,就坐在索道口那里边打电话边等他们。我们站在山顶上,不免感叹:海拔六百多米的天马岛已在我们脚下了,真没想到,我们居然爬上来了。为了节省下山的时间,坐缆车是我们最佳的选择。
缆车掠过天马岛的上空时,我忽然发现,下面有些山头上的灰白色石头,石纹极像飘动着的马鬃,那些山石就像一匹匹奔驰的战马,像是在印证这里曾是先烈们报国杀敌征战沙场的所在地。马鬐山的山之雄,石之奇,峰之峭,景之秀,在国内外实属罕见,故有四奇、四怪、四秀之说。真是不虚此行。
四奇者:芦苇长上马口石,银鱼万条游天池,天蟾绿背红肚皮,山顶黑土不见底。
四怪者:马鬐四方像天台,山顶倒比山帮矮,十万巨石天外来,陕北山丹丹遍山开。
四险者:七十二道鹰愁涧,钻天鹞鹰飞三天;八十一座擎天峰,峰峰高耸入云端;千丈悬崖如刀削,猴子见了也胆战;万仞绝壁倒卷帘,神仙看了也心寒。
四秀者:三面碧水四面山,流泉飞瀑挂山川,云海蒸腾托红日,古松老藤伴月眠。
第二天,吃过早饭,直奔荧光湖而去,荧光湖在沂水县城南19公里的时密山下,是一处著名地下萤火虫洞神秘世界。 沂水地下萤光湖旅游区是一个特大型地下暗湖岩溶洞穴,该溶洞形成于约0.65亿年至2.3亿年前,全长1200米,萤光湖面积25000平方米,240000立方米,洞体规模宏大,各种岩溶景观千姿百态,洞中地下湖水量充沛,碧水长流,清冽甘美,幽深莫测。洞内不但有大量的钟乳、奇石等奇特景观,而且还生活着一种萤火虫,这种萤火虫仅在阴湿的岩洞中寄居生存,布满在洞顶犹如晴朗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成千上万,形成了一种奇妙的景观。成千上万的萤火虫附于钟乳洞壁之上,象无数闪烁的星光在穹顶间闪烁,密集成一片灿烂绒绒的星际,头顶的萤火虫就像一条华丽无比的钻石项链,又象是四季变幻无穷的奥妙星空,从而形成了沂蒙特有的自然奇观,置身其间,你会惊叹它的神奇,忘记了水道的寒冷,使人浮想联翩,流连忘返!先在景区内品尝了当地的香甜的西瓜后,又穿过了狭长而阴凉的蝴蝶谷,梁祝化蝶的雕塑,既形象,又让人充满幻想的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导游风趣地说,夫妻来出游的,可以在这里留影,以印证白头到老的决心。到了荧光湖的洞口时,导游郑重的嘱咐大家,洞内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大家坐在船上,千万要小心,手要握紧船帮,快出洞口时,我们发现,洞内有一条绳索通往洞外,船工就是顺着绳索向前顺水滑行的。怎么样?中国人有智慧吧?
出了荧光湖,用过午餐,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来到了地下大峡谷景区。该峡谷在沂水县城西南八公里处的龙岗山下,全长六千一百米,现已开发利用的是三千一百米的游览景线。该洞形成于二十万年前,由巨大的喀斯特裂隙发育而成,是我国的特大型溶洞之一,也是江北第一长洞,被誉为“中国地下河漂流第一洞”。进了景区,先坐十多分钟的观光车,让你体验在山中如飞一般的乐趣。接着就来到坡度较大的一千多米的狭长的弯弯曲曲的地下大峡谷洞口处,洞口摆放着许多供游客乘坐的两人坐小船,船上既没船桨,也没有船舵,人只需坐在刚能通过峡谷的小船上,就这么顺着一米左右宽的山谷向下滑,大约经过三四十分钟,小船在既惊险又刺激的感受下慢慢靠岸了。这正是“千米沟壑一闪过,唯有峡谷地下河”
返乡途中,那首经典的抗战老歌《沂蒙颂》还在耳边回响……“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心向共产党,红心迎朝阳,迎朝阳。炉中火,放红光,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 炉火更旺 添一瓢沂河水 情深谊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