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报社回到宿舍,看到桌上有一块印有小熊维尼图案的抹布。淡青的色调充满了整个图案,图案中,小熊维尼正在躺在草地上闲适地把玩着手中的花朵,窗外橙黄的夕阳柔柔地照在抹布上,桌上顿时变得温馨起来。我被这景致吸引,不由得拿起布上的图案细细地观赏起来。看着看着,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想作画的冲动,便向舍友借来了笔和白纸认真地操作起来了。
由于布上的图案的线条比较简单,并无太多复杂的表情需要刻画,不到五分钟,我就把这只小熊的基本轮廓给勾勒出来。粗略的线条直直地躺在纸上,不折不扣地凸显出我并不出众的画技。
说起画,我似乎上了高二之后就没有作画的习惯。但是,为何今天会有如此想画画的兴致呢?在记忆的深海中,我细细地打捞着。此时,窗外的天蓝得很澄澈,宛如婴儿刚睁开的眼眸。白云的周边在残阳的渐渐地映射下,镶嵌着一层淡淡的紫红色,很柔和。蝉声在树上细细地鸣叫,一阵一阵的鸣声传来了夏天的气息。这种似曾相识的鸣声把我引回了下午所呆的办公室。
自从考完试,我的时光几乎是在团委的办公室度过。办公室后面种着一棵棵小叶榕,一到夏天,蝉就粘附在树上,为此蝉声就不曾间断过。在慵懒的下午,我因把手机报所负责的栏目完成了,于是便多出一把一把的空闲时间。百般无聊间,我上新浪刷微博。在微博里,看到一位好友前些日子所作的画,画的是宫崎骏《风之谷》里面的娜乌西卡。整个画面被浅浅的棕色色调重重地包裹着,透出一股压抑的沉重感,娜乌西卡伏在地上,风吹起的发梢,凌乱地散在她的肩的四周。她的眼神很坚定地望着愿望,企图想穿透画面上的黑暗。这幅画平实而质朴,没有太多华美地修饰,但是我觉得它给予我一种深沉的美的感觉。似乎很像把这种感觉永远地藏在心底,于是,起了画画的念头。我想,这应该我回到宿舍想作画的原因吧。
而我真正为画画着迷的时代是我的初中时代。因为常常宅在家里的缘故,看漫画成了我唯一的消遣。看得多自然会有想画的念头,因此二话不说跑到一间破旧的文具店里买来了笔和纸像模像样地大挥手笔来。初中的那几年确实为画画下过很多功夫,我可以为了画漫画放弃许多娱乐,甚至做到废寝忘食的程度。早早地,当天边刚亮起,就在床上拿起笔和纸画起画来,一直画到天昏地暗。尤其在冬天,因为冷的原因,经常不愿下床,就用棉被牢牢地裹住身体,暖暖的被窝慢慢地暖和着我的小手,在寒气十足的空气中,我让能因被我的暖意而不至于使小手冻僵。就这样,这段温暖的回忆,成了我初中时代最富代表性的定格。
其实当时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为画画如此如醉,只知道自己想画,所以就想一直画下去。那是个简单的年代,我因为全心全意地画画而得到了许多纯粹美好的快乐。
原本以为会一直一直地画下去,可是不知为何,当自己到达了一定的水平后,发现自我无法突破现有的技术从而进升到另一个高度时,心中会莫名其妙地恐惧起来,这种恐惧使我作画的激情一点一滴地消退。我记得在蝉声细细响起的夏天里,我会坐在课室里,拿着笔望着窗外的树发呆。我静静地望着树上蝉,蝉并没发觉我的目光,继续不急不慢地鸣叫着。一阵一阵不平滑的响声在我的心中渐渐地激起涟漪,我正在苦恼着如何提高自身画画的技艺。风吹得有点大,鼓起的窗帘撩到桌上。树上的蝉因这风,卷倒在地上了,蝉声突然停止在我无助的一刻。当我终于看到自己再无法突破自我,无法再向上攀爬时,我开始放弃对画画地执着,就好像被风卷倒在地上的蝉一样,我的信念被黄黄的泥土一寸寸地侵蚀了,然后了无声息地淹没在黑暗中。
今天下午在微博上看到朋友的这幅画,勾起我许多的回忆,看着看着,眼睛突然湿润起来,因为我在荒芜的年华里拾到的是更多的唏嘘,想来当初放弃画画真的觉得可惜。世上有许多人的梦想可能是因为自己不能够坚持最初的目标,而逐渐在成长的道路上慢慢地把梦想掉在成长的途中。我是属于这一种人,当年就是无法克服心中的恐惧,从而失去了最初的坚持,于是,我的梦想被埋没在久远的路途上。
重新把已完成的画捧在手心仔细地欣赏,简单粗糙的线条在白白的纸张中,诉说着我曾经拥有的热情。我仿佛能看到时代的自己,那么专注,那么的执着。即使我现在的画画水平可能比不上当初的水平,但是,我总觉得现在的我比放弃画画那一刻的自己要强得多。其实,当你开始为某事执着之时,你的心灵永远比漫无目的追求的人要强。
窗外的蝉声不知何时停止,我站起身来,悠悠地走向阳台。天际的残阳在吐着一丝的醉意,绯红的颜色染尽了天边,我拿着笔,紧紧地握在手中,“我想画”——曾经的信念又一次强烈地冲击着心脏。
这一次,我想我会画到最后的,不管结果如何,因为我只是想画画,正如当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