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要做到“三好”,这“三好”分别是中心好、材料好、文采好。一篇好的文章,就好比是一个完整的人,文章的中心就是人的思想,文章的材料是就是人的血肉,文章的文采就是人的服饰。笔者就怎样的才是三好作文和如何写好三好作文在此浅议。
一、中心好
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是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的贯穿全文的核心;是提纲挈领的道理;是作者在文章中努力通过各种细节来阐明的中心议题。是理论深度、情感深度的综合表现。可见,中心思想在一篇文章中的地位是极高的,作用是巨大的。一篇文章如果没有中心思想,那这篇文章就好比是一个没有思想的狼孩了。
既然文章的中心思想那么重要,那么写一篇文章怎样才能够把好中心思想这一关呢?笔者认为作文时应该做好以下几点:一是中心思想要正确。正确是文章确立中心思想的根本保证。二是中心思想要专一。“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人愚。”一篇文章只能讲一个理,抒一个情。三是中心思想要新颖,文章需避“俗”求“异”。 四是中心思想要深刻,不能讲人所共知的肤浅的道理。五是中心思想要巧妙。立意要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角度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平中见奇。六是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要善思,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开阔自己的视野,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
二、材料好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再好的中心思想,也只能通过文章的具体内容表现出来。即使文章的立意再好,没有足够的材料作支撑,也是无济于事的,就像一个人一样,没有足够的血肉,就不会是一个健康的人。一篇好的、具有说服力的文章,必须要有充实的材料。我们常说的“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意思。
譬如《愚公移山》这篇文章,为了说明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只要具有坚忍不拔的决心和充满必胜的信心,踏踏实实、坚持不懈地努力做下去,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把理想变为现实这个道理,作者运用了愚公移山这个材料,把这个道理体现得淋漓尽致了。而毛泽东主席在中共“七大”作闭幕词时,也用了这个材料来表现中国共产党人坚韧不拔,带领中国人民挖掉两座山,改变中国一穷二白落后面貌的精神。
因此,一篇文章一定要用充实和恰当的材料来表现中心思想。平常要多积累素材,而且要在积累材料中要善于观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理、物,从中猎取你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
三、文采好
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认为:“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雕缛”就是修辞和文采。他又说:“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孔子则认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诗人杜甫更是大声宣言: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见文采之重要。
既然文采在文章中的作用也是那么重大,那么,什么样的作文就算是“有文采”呢?一般认为,词语生动,语言优美,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即是有文采了。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使文章显得有文采。一是讲究词汇,即词语生动,可一字传神。二是巧用修辞,能使语言生动、形象,文采斐然,增强文章的审美含量和文化内涵。三是选择好句式,可以使语言准确、凝练,连贯,具有韵律美从而增强表达效果。四是丰富意蕴,使文章“意不浅露,语不穷尽,意深旨远,耐人寻味。”
因此,只有达到中心好、材料好、文采好的三好文章,才是好文章,就是好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