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评论>> 激荡人生
 
激荡人生
  文 / 杨茉
                   

                

                       ——读《宋子文与他的时代》
 
     宋子文(即Tse-ven Soong,简称T. V. Soong),祖籍广东文昌(今海南文昌县)。1894年12月4日生于上海,1971年4月26日病逝于美国旧金山。他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并先后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取得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后又被耶鲁大学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曾任国民政府中央银行总裁,中国银行董事长,行政院院长,财政部长,外交部长,广东省政府主席。作为宋家长子,宋子文是民国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中宋家的核心人物。他擅长金融财务管理,长期掌控国民政府财政大权《亚洲华尔街日报》更是宣称: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宋子文就可能已经是全球首富了!
    这样一个人,在中国的二十世纪的二十至四十年代,在民国政治、经济和外交领域,举足轻重。而在他颇具传奇色彩的家族中,不仅出现了在民国经济舞台上叱咤风云的宋氏三兄弟,而且出现了在中国百年政坛上缔造辉煌历史的宋氏三姐妹。宋子文,作为这段历史的直接参与者与真实见证人,在这些时日,是经历了怎样的起伏?又是为何几度沉浮?
    翻开由吴景平教授、郭岱君研究员共同编著的《宋子文与他的时代》,细细体察宋子文人生的精彩演绎,寻找他在缔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宋子文与他的时代》作为“复旦—胡佛近代中国人物与档案文献研究系列”中的一本书,共分为“家世与家庭”、“求学生涯”、“从政与国务活动”、“社交游历”、“晚年生活”、“逝世”等六个部分。该书编写得到了宋子文后代的鼎力支持,并通过所收入的近300幅照片、报刊、信函、报刊、电报、聘书、证明文书等图片资料,形象具体且贴近地展现了宋子文所处的时代与社会,较为客观地介绍了他的人生轨迹,折射出他的性格品质。
    显赫的家世,深厚的文化素养,特殊的时代背景,迎难而上的性格特点,共同造就了这个在中国近代史上抒写不凡人生的宋子文:他在孙中山两份遗嘱上签名,他在国民政府中担任核心高官,他直接参与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他在首届联合国大会中担任中国首席代表,他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他却又在晚年毅然远离政治中心移居美国旧金山……
    他的生命历程,就是一幅近代历史的微缩胶片,尘埃之下,留下了太多重要历史事件的印记。一卷发黄的民国史,一张来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悠远的老唱片,在时光的留声机上,缓缓转动。低吟浅唱。
    作为经济学家的宋子文,为推进国家财政制度的现代化和建立国家预算制度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兼广东省财政厅长任上﹐整理财务颇有成绩。同时,他还是中国建设银行的创办者。
    作为外交家的宋子文,在众多重要外交场合、国务活动中努力维系中国的主权尊严和领土完整;1928~1930年间通过谈判收回关税自主权,使中国有权确定关税税率和监督税收;1942年担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后曾与美国国务卿赫尔签订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协定,次年与外国谈判收回各国在华的治外法权;1945年出席联合国大会任中国首席代表,同年6月赴莫斯科与斯大林会谈,8月签订中苏友好条约。
    作为社会活动家的宋子文,广泛结交重要人士,从而为抗战争取到大批援华物质、款项:1940~1942年充当蒋介石常驻美国代表﹐为蒋争取美援﹐第一次获一亿美元借款﹐第二次签订租借协定﹐获五亿美元借款。
   “九‧一八”事变后﹐宋子文曾多次发表演说﹐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坚决抗日,义务出任救国公债劝募总会会长、保卫中国同盟会长。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宋子文主张和平解决﹐并与宋美龄前往西安,同张学良﹑杨虎城及中共中央代表等进行谈判﹐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和国共联合抗日作出了贡献。
    正直的宋子文,宁可辞去财政部长的高位,也不愿满足蒋介石无上限增加军费的不合理要求;尽职的宋子文,严谨踏实,重整银行制度建设;慈爱的宋子文,悉心关爱三个女儿,父爱绵绵;爱国的宋子文,参加大量救国活动,购买大量抗战公债,甚至不惜与蒋介石闹翻……
    月亮要高挂夜空,注定了太阳也有下山的时候。光辉之外,也有阴暗与晦涩。遭遇激流,四面楚歌,腹背受敌。宋子文,他的政治生涯,也有着跌宕起伏。
    1931年,国民党内部发生了一场政治危机,蒋介石被迫下野。为表示与蒋介石共进退,宋子文也辞去了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及财政部长的职位。
    1932年1月底,由于政局不稳,蒋汪实现重新合作,南京政府重新任命宋子文为行政院副院长及财政部长。不久,蒋介石也重新上台,执掌大权。
    1933年10月由于与蒋介石政见不合,力主抗日比剿共更为重要的宋子文,辞去了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及财政部长的职务。不久,孔祥熙悉数接任了这些职务。
    1941年12月与美国方面关系密切的宋子文被任命为外交部长,赴美寻求援华款项及物资,并成功获取高额借款和大量战争物资。
    1947年3月,由于全面内战的爆发,国统区经济全面失控,并引发了黄金风暴,宋子文被迫辞去了自1944年6月起担任的代行政院院长职务。随后又失去了其他一切职务。
    1947年10月宋子文任职广东省主席,行营主任。直至1949年1月蒋介石下野,宋子文辞去广东各职,移居香港。后客居旧金山,直至终老。
    ……
    成也萧何败萧何。对于宋子文而言,他的官场起伏,很大程度取决于他的这些亲戚——妹夫蒋介石、姐夫孔祥熙。一个国民党,多少派系争。说不尽,道不清,难剪理。这是历史的偶然,那么多的必要条件在这一时期堆砌在一起,堆砌在宋子文这个人身上;这又是历史的必然,是旧中国的官僚制度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引发的。
    “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是相互利用、相互斗争的,并非如我等所想,亲如一家。他们的合作,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之上,他们的争端,也不出意料地,因利而起。姐弟相争,叔舅暗斗,貌合的背后,掩盖的追名逐利的神离。当所面对的血浓于水的亲情受到了利益的沾染,作为四大家族重要成员的宋子文,也有自己的痛心。
    一个宋家,三男三女,竟选择了两种不同的政治信仰:宋霭龄,宋子文,宋子安,宋子良以及宋美龄,紧随国民党的权力中心;而宋庆龄,执着地追求着人民民主与自由,远离了家庭。宋子文,一面面对着四大家族的争斗种种,一面与至亲的二姐信仰相背、万水相隔,心里莫不是有着挣扎与痛苦。他不过也是常人,是凡夫俗子,有自己的感情与坚持。
   该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宋子文这一历史人物的形象生活化,让我们得以感受到他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曾经那样真切的存在过,而不是仅仅单纯地属于黄旧的文件、模糊的影像。它予人确切的贴近与真实。
    拜读此书之前,只臆想宋子文是个道貌岸然的大官僚,利用职权之便操纵市场,借此肥私,中饱私囊;只臆想宋子文乃十足大汉奸,大发国难之财,侵害民族工业,反共且与美国狼狈为奸;只臆想四大家族臭味相投,联手投机逐利,狠刮民财……读罢方晓,宋子文学识渊博,知书达理,兢兢业业,严谨踏实,擅于交际,积极反日,寻求美援,是个有民族风骨的爱国人士。此外,对宋子文或是一定时期内世界首富这一观点有了新的认识。
    美国作家斯特林-西格雷夫曾在所撰写的《宋家王朝》一书中称,宋子文拥有多达30亿美元的资产。除此之外,宋子文还被《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为是“地球上最富有的人”。
    但《宋子文与他的时代》一书的编者通过长期的研究,认为,“宋子文绝不是什么亿万富翁。他经常记录自己的股票如何涨跌,对于盈亏显得很敏感,这样的散户心态,正好说明他钱不多。”据介绍,宋子文档案对此有非常清楚的统计与记载。“宋子文曾用钢笔亲笔书写了他自己名下的资产是多少,他的妻子张乐怡的则分开记录。”在档案里,有三份宋子文亲笔记载的个人资产统计,时间分别是1940 年5 月26 日、1943 年7 月19 日和1968 年3 月30 日。其中1968年3月30 日统计的在宋子文名下的资产是1349299 美元,其夫人张乐怡名义下的资产是1125986 美元。到1971年宋子文去世时,加上房产变卖等,他的总资产达800 万美元,扣除200 多万美元税款后,宋子文留给夫人张乐怡的遗产为500 多万美元。     
    宋子文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外界于我之毁谤,毫不在乎;为国家民族之责任,淡然处之。”时间久远,是非难说。但我,似乎开始相信,宋子文,是个有良知有职业操守的高级知识分子,而不再像曾经那样,印象模糊却旗帜分明地盖上坏人的大印。过去,我们习惯性地把一些持有不同意识形态人物“妖魔化”,他们全身都应该的污点,不存在哪怕是一点的闪光之处。而现在,我们学会正确地看待历史,正确地做出判断。不轻易肯定,也不轻易否定,回归到最本质的人性光辉之上。历史的根本意义,不是在于它所经历过的或是记录下的时光,而是在于后人从中读懂并致用的智慧。
    我不否认宋子文在内战中挖空心思为蒋介石筹措巨额军费,为剿共提供了必需的物资保障;不否认宋子文尽管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却依旧提供财力支持等这些事实。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他在近代中国的抗战与外交上据理力争,为国争利的身影。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宋子文的功与过,辩证地分析每一个历史人物。
   《宋子文与他的时代》一书,运用平实简练的语言,以及大量的历史图片佐证,较为清晰详尽地讲述了宋子文的人生之路,向读者展现了一个较为真实、客观的宋子文。若想回望民国世家烟云,听潮起潮落,此书值得一读。
   激荡人生,竟繁华。终老一生,已然昔日梦境。
   这就是,属于宋子文的时代。



2012/11/22 9:53:02 发表 | 责任编辑:桂汉标
本文共有评论 -2 篇︱已被阅读过 576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7890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