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近十二小时的旅途,经历三次转车:广州→梅州,梅州→寻乌,寻乌→东江源村。颠簸的尽头,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三标乡东江源村。
寂寥的黄昏,泥泞的村道,稀疏的村落,泥砖黑瓦。眼前的东江源村,却是有莫名的熟悉。
轻烟裊裊,乡音温厚,寒暄亲切。凝结在空间里的距离感,在瞬间冰释,这就是所谓的缘分吧。
萝卜猪骨香菇汤,花椰菜炒肉片,炒萝卜干,青菜炒腐竹,焖鸡尖……阿姨的轻唤,叔叔的笑脸,大圆桌,小方凳……柔黄的白炽灯下,心中溢满的,都是家的气息。
我们有了新名字,小蚊子,小猪,小虾,小羊,小老鼠;我们进驻了新的家,有叔叔,阿姨,还有小娟。我们一点也不陌生,我们一点也不疏离。驻扎在石子岌,我们开始了,东江源村的新生活。
公宣组的团聚终于在下午得以实现了。来自江西义工,两个腼腆的男生,终于得以一睹真容。或许是由于尚不熟悉的缘故吧,交流中始终感到局促,彼此都不那么放松。陌生是必然的,现在唯有寄希望于大家,能够早日进入状态,做好工作。
第三届东江之子,加油!
二
今天整理出一个算式:
栽种三年+剪枝除草+除草洒药+用心呵护=个大皮薄、果香四溢的东江源脐橙
吃罢早饭,我们这几个脐橙超级fans,在叔叔的带领下,挥舞着果树剪,浩浩荡荡地向村口的橙园进发了。繁茂的果树,整齐地分布在园子里,空气很是湿润。叔叔说,要把老枝剪了,以便长出新枝。我们艰难地在一堆绿色混杂的枝叶中寻觅,小心翼翼地剪去一些。直到结束,我们勉强完成对两三棵果树的修剪。望着遍布山野的果园,心中暗暗思忖,叔叔要花多少时间才能把果树都修剪完呢?工作量大大的吓人……
美味的脐橙,源自辛勤汗水的浇灌。今天的脐橙,分外甜。
……
下午开始了在东江源村的第一次入户调查,也是我们公宣组的第一个大project。地点定在石子岌,也就是我们自己的“根据地”。根据事先踩点所得情况,我们分为四个小组,其中,波波、凌建与我被分为一组。我们组需要对四户人家进行调查。或许是时间段的选择失误,我们的访问对象只有一户有人……真有点出师不利的feel,1/4的概率,真是够打击人的。唯一有人的那户人家,接受我们访问的是一个大四师姐。对于我们改善村子里环境的做法,她给予了由衷的肯定。此外,她着重强调了政策与实际利益的重要性,建议我们从当地村民的角度思考,宣传效率与推广效果会大大增强。
定点公宣的横幅在村委旁的空地上拉起,海报也贴起来了,星星他们严阵以待,可是等了许久都没见到上前围观的村民。于是春丽拿起大声公,走到刚放学的小学门前,请来了一大群小学生,措手不及吖。那个场面,一个词,壮观!各位东江之子使出浑身解数,开始了“孩子王”的体验……虽然大家的应变速度足够迅速,但是,我们不得不告诉自己,预案没做是多大的纰漏……
今天晚上的例会,终于见齐所有义工啦!人齐好办事嘛!结果研究,我们决定公宣的下一站是村里最偏远的两个小组——高寨和若竹坑了。今天是小试牛刀,明天会是大展宏图吗?
三
由于要去踩点的缘故,今天“逃避”了农活体验。不知道叔叔家的果树心里会有多庆幸,居然脱逃了我的魔爪,哇咔咔。
公宣的乐乐、我。加上摄影组的芳颖和小北,四个人一大早就走在进山的泥路上了。晨早的空气,湿润而清新,那个神清气爽吖,忍不住多呼吸几次。黄泥很不客气的在山路上肆虐,走起路来像只兔子,左一下右一下的,倒是平添几分生趣。
终于到达高寨了,只见房屋集通通建在村道的左边,右边则是河流,标准的依山傍水。在河边的屋子我们遇见了何萍,一个外出打工归来的姑娘。她很愿意地带我们走遍整个高寨,指出每家每户的方位分布,予以我们很大的帮助。
在高寨的宗祠前,我看到了六七条柱状的石条,上面还刻着字。难道是传说中的古董?依稀辨别出几条石条上的刻字:皇清道光十八年、皇清光绪七年……后来问了谢大哥,他说这是祖上留下来的,旧时每出一个大官,宗祠前就会有一个石条……看不出吖,小小一个高寨,弹丸之地居然卧虎藏龙,英才辈出呢!
当我们完成高寨小组的民居分布图,时间已晚,唯有和传说中秀美的东江源瀑布说声沙扬娜拉了。
下午的入户调查在何萍的协助下顺利铺开,四点左右已经把有人在家的村户扫光,于是按照小组事先的预案,大部队又向大山深处的若竹坑小组进发了。
若竹坑的村居十分分散,还遭遇了恶狗。当地的村民不太懂普通话,结果很是依赖凌建的翻译。结果一路走下来,我和栢伟基本上是在陪坐。
当暮色低沉的时候,我们踏上归途,即便身疲,心仍乐悠悠。回荡在山间的歌声,是最好的证明。
四
从今开始,大部队兵分几路,各司其职。入户调查这项工作,就只有我们公宣组独立承担了。我们选择了樟畬进行入户调查。
今天我们又找到了一位村民来协助调查:张大哥。他真的是一个很热心的人,不单单帮我们翻译,还为我们提供了调查路线设置的重要意见。
几天走下来,发觉自己能把当地的客家话理解得七七八八了,心里的那个兴奋……星星牌春联开始热销了,心中的雀跃尽写在脸上……
路不是白走的,问题不是白问的,辛苦不是白费的,经验出来了:
一是要走群众路线,可以利用当地资源,来促进我们工作的开展。
二是要做好预案,事前多设想几种可能出现的状况,并且想好解决方案。
三是要画好各小组的民居分布图,以便大家高效地找到各自的调查对象。
四是要选择正确的时间段,尽可能避开村民务农的时段,保证一定的调查样本的数量。
五是要明确调查不是只局限与调查本身,不要把大纲里的几个问题问完一轮就以为完成任务了。应该根据实际调查对象的类别,作出科学的调整,对留守老人及家庭妇女采取宣传的手段,深入浅出,先让他们了解东江之子的项目,再逐步推进工作。
六春联作为探访的礼品深入人心,既实用,又讲求心意。
……
明天,大部队要像合力征服东江发源地——桠髻钵山。好久没爬山了,是时候活动活动筋骨了。桠髻钵山,我来也!
五
早上下楼,就看见饭桌上一盆老面包子。久违了吖,话说还不是一般的久。赶紧拿一个,咬上一口,香菇猪肉陷的,唇齿留香。一口气吃了三个,阿姨的手艺,自然没得说的。吃了还不够,还要拿,装上几个上山去了。
好吧,走了一大段泥泞的山路,才被告知还没到达山脚,OMG。好不容易终于正式开始爬山了,脚就开始无力了。爬山的过程就不细说了,手脚并用,哪管它姿势有多丑,只求稳。反正连滚带爬,连摔带撞,以至于后来我都麻木了。衣服裤子上的泥印很真实地记录下了曾经发生过的一切。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于是便有了路。鲁迅先生的话,在今天我是亲身体验了。累是自然的。试想,在一座陡峭的大山里,树木葱笼,踩在脚下的尽是松针活落叶,路在何方?路,真的就只在脚下了。我们顺着前人的足迹,踏出我们的步伐,走出自己的路。
泉水叮咚,清风拂面,山间静寂,心有灵犀。掬泉自饮,心随风扬。伫于顶峰,俯瞰万物,有所得,心自在……
和星星、乐乐、志霖一块认种了一棵树,平生第一次吖!呼啦啦!然后呢继续我们的调查,拖着疲惫的脚步。陂头吖,三面排吖,我们又来送春联啦。
……
蚊子姐因故要“撇下”我们,赶回广州了。本来我们一行五人一块儿住在小娟家的,现在只剩下我们四个了。临走时,她给我们每个人一个大大的拥抱,可是,我居然笨到忘了跟她说声一路顺风什么的……唉,我开始膜拜自己了。
今晚终于有机会认认真真的仰视东江源村的夜空,我看见了好多好多的星星。夜里终于有些不一样了,不像在广州的夜里,沉重的黑幕,闪烁其间的只剩下飞机的亮光。
晚安,东江源!
六
居然就二月了。时光流转飞快。
快到今天要开始清理河道垃圾了。
来到东江源村的第六天,我穿上胶鞋,生疏地使用火钳和铁锹拨弄河道中的垃圾。或许,我从未设想过,会有这么一天,我会跟这些最脏、最臭、最恶心的垃圾来一个亲密接触……
可是,我做到了。我忍受着令人作呕的异味,站在冰冷的河水中,打捞着顽固的垃圾……
我看到了,在我身边,我的同伴们,身上的坚毅:
建秋挽起裤脚,只穿一对拖鞋,就探入冰冷的水中,碎石玻璃在他的脚上不客气的留下痕迹……
志霖虽说穿了胶鞋,可是河水依旧从胶鞋里的缝隙渗进去,不一会儿,两只鞋便灌满了水。他把鞋里的水倒光,又担起扁担,把装满垃圾的簸箕挑到岸上去……
乐乐立于河中,大力挥动着锄头,把层叠堆起的垃圾来个各个击破……而后又奋力推起超负荷的垃圾车……
阿霞埋头苦干,灵巧的运用火钳挖出一件件垃圾……
……
油然升起的感动,缠绕万千的思绪。我们奋战了一个上午,河道仅仅清理了十余米……这让人倍感震撼:一时倾倒的方便,却是万分艰难的清理。
临结束时,看见张大叔在河边清洗一只宰杀好的小狗,有所惊诧。后来方知,那是罗记所钟爱的“杨丞琳”。那日环教结束,他们仨眼睁睁地看着它化作饭桌上的四盘菜,心中怅惘……叹之。
唉。希望“北极星”、“棉花糖”能躲过这悲惨的遭遇吧。
七
按照既定计划,今天继续清理垃圾。选取的河段是村民平日洗衣的水渠。
为了加强我们的宣传效果,以及促进中小学生对垃圾处理的认识,小强建议我们将中小学生带到河道清理的现场,给他们上一堂实践课,让他们懂得垃圾清理的不易。
大家一拍即合,马上和环教组的义工协商,安排中小学生在课间来现场观看我们清理垃圾。
我们公宣组的组员早早就下河了,投身于伟大的垃圾清理事业中,那真是热火朝天吖。栢伟也来帮手,真是如虎添翼。十点左右,环教组的义工就率领着成群结队的“童子军”赶赴一线,围观我们的清理大行动。
孩子们按照年级,分批下到岸边观看我们的清理。我突然萌发一个想法,要是我们能在保证他们安全的基础上,让他们也积极参与垃圾清理,使得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清楚的认识,这种亲身经历的方式,可是要比仅仅是隔岸观火的效果要好得多了!日后有待深究吖!
根据后来环教组的反馈,很多孩子都有所触动,纷纷表态不仅自己往后不再乱扔垃圾,还会劝告家人也不再乱扔!这达到了我们预想的效果。心里的那个欣慰吖。
在全组义工的共同努力下以及其他组义工的大力协助下,石子岌、高寨、若竹坑、樟畬、三面排、陂头等六个小组的入户终于完成啦,距离成功只剩下最后一步,这个小组便是——桐子凹了。
其实有点不顺利,实际村户数与之前了解的存在较大差异,然后居住的又分散。我们这小组,成功做了三户,时间却是花费了不少。唉,踩过点的与没踩过的区别就是大……
感冒了,全身无力,头也昏昏沉沉的,两腿走起路来像灌铅似的。真是弱不禁风吖!之前还以为自己是钢筋水泥混凝土,哪知道……唉,赶紧快点好!
八
计划没有变化快。根据当前的宣传效果,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决定改变原计划:我们不再继续进行河道的垃圾清理,而是做一件更实际的事——在高寨小组建一个垃圾池。
今天星星终于可以不用再夜以继日地写春联了,午饭后公宣组全体出动,出席高寨垃圾池的奠基仪式暨建设启动典礼。
锄头、铁锹、铁铲齐齐披挂上阵。在与村领导的商议过后,我们决定将村中的一块空地上作为垃圾池的选点。刨土挖沟填平,运用手中的工具,开垦一方荒地,赋予其新生。
垃圾池的总工程师及总设计师贺包工头的英明领导下,在小强的科学指导下,在小北手中的DV的监督下,各组员分工协作:男生搬大石头、女生搬小石头。劳动人民最可爱!公宣组组员最伟大!
汗水与智慧的凝聚,成就了我们劳动的结晶。
奋战一下午,造福百村民。民心工程吖,明星工程吖!
我们创造的,是一段历史:不仅仅之于东江源村,还之于每个义工。
这是,东江源村有史以来第一个垃圾池;这是,我们每个人第一次建垃圾池……
或许,在我们的生命中,它,不单单只是一个垃圾池,而是,我们人生的一个重要褶皱……
即便,这个我们亲手建造的,活着黄泥的石制简易垃圾池,将在不太遥远的那一天,将被水泥红砖砌成的垃圾池说代替,但是,它一直都在……
在我们心里,它是一段记忆,一座丰碑。
……
回去的路上,终于揭开东江源瀑布的面纱了,一睹其真容!
无论你隐藏得多隐蔽,however,蒙娜丽莎也有今天,呼啦啦。
绿树环绕,瀑布高悬,潭水清澄,碧波荡漾。如此美景得之非易。吾等甚醉于此,良久,乃去。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话说,我咋就没看见烟雾缭绕呢,自言自语,自问自答,信口胡诌曰:想必是瀑布不够高的缘故吧。
九
今日获悉:昨日吾等亲力亲为之垃圾池,被小强赐名:还清池。寓意是再清楚不过的。把这名儿翻来覆去念上几番,还清池,华清池,上清池……杨贵妃都出来了。浪漫主义泛滥吖!连垃圾池都和泡汤池都同日而语了。小强与星星亲赴高寨参加命名大会,星星亲自为之题目,可见其突出地位,各界皆反响热烈。
今天宅在谢大哥家一整天,无非两件事:挑照片与制作明天分享会的ppt。
好吧,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原来我们公宣组这么伟大吖!
我们做探访调查,足迹遍布全村七个小组,逢户必入,逢问必答……
我们为宣传垃圾分类与有机农业,画海报,设游戏……
我们送春联,给每户村民带去祝福,星星甚至写下了超过250幅春联……
我们清理河道,不畏寒冷,不畏脏臭,不畏倦累……
我们建造垃圾池,给无处安身的垃圾一个停留的家……
我们发掘客家文化,用相机记录发黄的岁月留痕,讲述曾经的故事……
我们寻找技工与木工,为展览室的建成做准备……
我们制作树牌,香港林、新婚林不再难以寻觅……
我们绘制东江源村村居分布图,为今后的工作开展留下宝贵财富……
……
有谁能做到每日午饭后马不停蹄进山入户?
有谁能在寒冷的早晨下河清理垃圾?
有谁能挥动锄头,花费一下午来为千里之外的村民建一个垃圾池?
又有谁能在夜以继日地写春联来不断满足村民的需要?
……
这是小强某日例会上的激情讲演,这是我们公宣组工作的真实写照……
我很骄傲!
因为,我做到了。我是公宣的一员!
十
最后的日子,永恒的铭记。
分享会伊始的视频,那些水声、狗吠、牛的呢喃,那些亲切的笑脸,那些熟悉的身影……青空如洗,蔚蓝萦怀,树影摇风,风移影动……
电影即将散场,流水依旧人不再。
分别总太快,措手不及。
一路泪光闪闪,直到初中组学生表演手语《感恩的心》之时,台上台下,泛滥成灾……
眼红红,心戚戚。话不舍,难分离。
相聚总太短,一恍十天飘过,仍觉昨日方至。
……
中午大家尽情畅饮,多少人忘情地醉去……
彼此相互搀扶着,一家家去道谢话别……
坚持看最后一眼东江源瀑布,哪怕跌跌撞撞,双眼迷离……
恍惚中想起很多的细碎:
婆婆,那个慈眉善目的塞给我一大把番薯干的婆婆,那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番薯干……
公公,那个大声读出我送给他的春联的公公,他还告诉我上下联的位置放反了……
阿嬷,那个叫我一起用手炉烤火的阿嬷,泪眼目送我们离开的阿嬷……
小娟,天天义务陪我们做入户的小娟,我总爱拖着她的手……
小霞,那个每天带着弟弟上学的小女孩……
还有不知道名字的小女生,送我很多漂亮的橙子……
……
想起汽车开动窗外奔跑追逐的身影,想起午后迷蒙的雨雾……
聚也不是开始,散也不是结束。
我们的缘分只写了序言。我们还有正文需要抒写。
再见,我们会再次相见。这不是我们唯一的交集。
……
细碎的雨点,打在我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