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菁菁校园>>一次成功的作业设计
 
一次成功的作业设计
  文 / 遥桥




    常阅读到国外(尤其是美国)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如何有创造性的文章,如,小学生也作研究性的作业,让学生自己选题,自己到图书馆查资料或自行试验,然后写出研究论文或试验报告。
    我一直很想模仿着做一次。阅读了《永远的白玫瑰》一文后,我突然有了灵感。
   《永远的白玫瑰》写的是德国电视台举办的“德意志俊杰”,评选德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十大名人。德国公众的热情与正直以及该文作者(研究德国文学的中国学者)十分感人,我想,我们国家也经常评这个“十佳”,那个“十大”的,就是从未评过“中华俊杰”,我何不把此变成一项作业呢?
    评选“中国历史十大优秀人物”,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资料,又可以在阅读资料的过程中开拓视野,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于是,我在统一的寒假作业之外,又布置了这项作业。
事实证明这是一次成功的作业设计。
    首先,学生表现了极大的兴趣。
    平时就十分喜爱语文的谭畅同学在完成这项作业的同时,还额外写了一篇随笔,她写道:“在寒假众多作业中最感兴趣的便是 ‘中国十大优秀历史人物’的评选,所以首先了完成了它。”
    平时总是应付语文作业的涂亦伸同学把这项作业称为“最值得回味的语文活动”。他说:寒假作业“评选中国十大历史名人”是我感觉最有意思的一次语文活动。刚刚接到题目,我便欣喜万分,题目太适合我了,这是我最认真做的一次作业了。
    我还了解到,为了确定这十个人,同学们还通过网络等形式探讨磋商过。
    其次,促进了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学习贵在肯思考,思考才是学习的硬道理。
    谭畅同学就从候选人的性别、身份、民族问题三个角度作了思考;
    涂亦伸同学则认为,“中国十大历史名人”应该是一些对中国历史有着重大影响力的人,应该是一些政治人物,因为政治才是影响国家的进程﹑影响民族的成长;
    张诗芸同学在评选活动结束后,发现其中没有明朝人:  “从表面上看,明朝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没有唐朝的‘世界第一强国’,没有宋朝的忠国烈士,没有元朝的广阔疆域……”,而这一思考,促使在此后的阅读中,有意识地关注明朝的优秀人物,结果她发现了“于谦”,写出了《石灰一般的于谦》的佳作。我在这篇佳作的后面批注:袁崇焕也是明朝的优秀人物,可以查查他的有关资料。她果然去查了,而后写出了另一篇佳作:《英雄难当》。这实在叫人惊喜,这项作业对她来说,竟是一连串的收获,我把它称之为“滚雪球式学习法”。
    还有不少同学在生活杂记或作文中反映出这次作业对自己学习的积极影响。
    正是在这些思考中,学生不经意间学到了不少知识,提高了思辨能力。
    涂亦伸同学对这次活动的总结让我深感欣慰:“我觉得这一次的语文活动涉及的面很广,历史﹑政治﹑语文等等,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大局观,人物要贯概古今﹑贡献要影响后世,不能局限在一个小范围内。这些都需要广泛的知识做基础,加上对中国历史的整体了解才能做到。这可以体现同学们对课外﹑课内知识的了解,是众多活动中最有意义,当然也是最好玩的一次。”
    作业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学生不讨厌题海战术, 要让作业吸引学生,必须在设计形式和内容的“新”和“趣”上下功夫,“新”能让人注目,“趣”而有用则让人忘返,学生若能在“新”与“趣”中作业,就会乐此不疲,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附学生体会文章◆

●附文一:

          ●评选“中国十大优秀历史人物”随想●

                              谭 畅

     在寒假众多作业中最感兴趣的便是“中国十大优秀历史人物”的评选,所以首先了完成了它。这项连名字都直截了当带了“历史”两字的作业怎么会算作语文作业呢?常听说“文史哲不分家”大概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疑问,也因此得出了一些感想。无论想得对不对,暂都记录下来,应算是意外的收获。
    我评出的十个人物分别是:老子、孔子、秦始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李白、成吉思汗、毛泽东。第一个问题出来了,十个人中只有一位是女性。在着手做这项作业前心里已经盘算了十个名额该怎样取舍,当时压根就没想起武则天。动手写下三四个名字后发现没有一位女性,实在有失公平。在脑海中思索古往今来的著名女子,首当其冲的当然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接着又陆续想起一些,但都不合适。掌过权的女性,向吕后、慈禧,都被人们所不齿,怎可算“优秀”?四大美女不仅容貌美丽,还牺牲自己成全了别人;但在历史记录中,除了王昭君稍微有点个性外,其余三人怎么看都像任人摆布的玩偶,连独立人格都没有。才女,比如蔡文姬、李清照;有贡献的女性,比如文成公主、宋庆龄……她们都很优秀,但位居前十仍嫌不够资格。再没有了。十大优秀历史人物中到底只有武则天这一位女性。人们对武则天最常用的评价就是“心狠手辣”。那当然了,在男尊女卑的社会,在权力的中心,不会玩心计耍手段怎么可能登上人人觊觎的皇帝宝座?五千年,不也只出了一个武则天吗?
    在我确定十个名额前现在网上查了一番,一些网友评选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总是皇帝泛滥。于是我和自己说尽量少弄几个皇帝上去,结果发现做不到。有一阵我想到了张骞,张骞通西域贡献挺大,可以考虑啊。又一想,这是汉武帝的主意啊,张骞相当于一个执行者,功劳不能都往他身上堆。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很优秀,该算他吧?可他对人们的影响多在思想领域,思想领域已经选出了老子、孔子、李白,人数够了,屈原的建树与他们三人相比似乎差了一点。再说,如果屈原算,那岳飞、诸葛亮、陶渊明这些活在文人精神顶层的人物都该算,那思想领域占的比重也太大了一点。把思想领域的三个代表人物除去,另外七个人不说是皇帝,但都是领袖级人物。到底是因为他们贡献大才成了领袖,还是因为他们是领袖才能作出大的贡献?我实在理不清楚。不过可以明白的是,如果谁想单枪匹马作出点非思想领域的贡献,估计挺困难。(贡献大不等同于优秀,但从历史角度看,一个人的优秀也算不上优秀。)
    还有就是民族问题,这是由成吉思汗引发的思考。成吉思汗以及他的后代创建的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凭这一点,成吉思汗该算吧?但是,认为成吉思汗是民族败类的人数众多。版图大不就是侵略的地方多吗?假如中国当年抗日战争失败了,现在日本的版图也挺大的不是?同样是侵略战争,我们不也把成吉思汗奉作民族英雄吗?现在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做法不觉得那么不可理喻了。我们那样憎恶日本人当年的侵略,难道那些人民们就不憎恶中国人当年的侵略吗?不过时间间隔久一点罢了。为什么没有算岳飞,除了前面提到的一点理由外,还因为他是抗“金”名将。既然说“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那这宋金交战就和搞内讧一个性质。现在人们说岳飞也只说“爱国民将”不说“民族英雄”,把这种眼光再放开一点,看到全球,成吉思汗和岳飞有共同点。不过我胸襟还没有这么开阔,国与国间的界限还看得很清,成吉思汗做的事情确实都算是“民族”行为。至于是不是“英雄”行为我就说不清了,我说清了也不算数,所以还是将他纳入了中国十大优秀历史人物。
    

●附文二:

               ●值得回味的语文活动●

                               涂亦伸

    寒假作业“评选中国十大历史名人”是我感觉最有意思的一次语文活动。
    刚刚接到题目,我便欣喜万分,题目太适合我了,下面从几个方面介绍我的过程。

    一﹑前奏

    为了准备这次活动,我可谓是煞费苦心。看了很多的书籍﹑电视,以便更多地了解中国的人物,重新认识了中国的发展,与其中的曲折,了解了很多的人物﹑事件,对很多的“知识空白”进行了填补,也算是一举多得了。更重要的是,让我了解到了许多人们很少提到的﹑知道的人物,比如说曾国藩,当初我在构思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这个人,只是无意中我看到了他所著《曾国藩家书》,了解了曾国藩这个人,才最终将他列入了本次评选。

     二﹑评选

    中华上下五千年,英雄辈出,从中要选出10个最富影响力的人固然不是件简单的事。所以在动笔之前,我曾为评选哪十个人发过愁,也曾经与一些同学探讨过,发现他们大多数都选择了李白﹑杜甫﹑屈原等文人墨士。但我并不这样认为,“中国十大历史名人”,当然应该是一些对中国历史有着重大影响力的人,而李白﹑杜甫﹑屈原等人显然影响力不够。我并不是说他们不行,他们的确有很高的成就,不过只是在各自领域里罢了。我认为这十个人应该是一些政治人物,因为政治才是影响国家﹑影响民族的。经过一番斟酌,我最后选了:①孔子②毛泽东③孙中山④秦始皇⑤邓小平⑥唐太宗⑦成吉思汗⑧孙武⑨曾国藩⑩武则天这十个人。

     三﹑搜寻资料

    我对这十个人,了解得都不是十分仔细,凭空要我写出两千多字恰当的评选资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需要对他们进一步了解。这一步与第一步是不同的,“前奏”是了解中国的历史,增添文章的逻辑性,并且对“评选”有一定的帮助;而这一步是对每一个人物的历史﹑经历﹑成就﹑贡献作较详细的了解,为最后写文章打好坚实的基础,拿出证据,才能让别人信服嘛。为了很好的完成这一步,我查阅了很多的资料,历史书就不用说了,还有他们其中一些人的著作与记叙他们的书籍,还有一些电视节目,就当是增长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四﹑写作文 

    这一步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就是将掌握的资料筛选,搭配好后写下来。但是有一点要提一下“这一次作文是我最认真的一次了……”
    我觉得这一次的语文活动涉及的面很广,历史﹑政治﹑语文等等,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大局观,人物要贯概古今﹑贡献要影响后世,不能局限在一个小范围内。这些都需要广泛的知识做基础,加上对中国历史的整体了解才能做到。这可以体现同学们对课外﹑课内知识的了解,是众多活动中最有意义,当然也是最好玩的一次。
 

●附文三:

            ●石灰一般的于谦●  

                     张诗芸
   
     老师在寒假布置了评选“中国十大优秀人物”的作业。前几天最后的十强终于出炉了。我不经意的发现,上面似乎没有明朝人的踪影。从表面上看,明朝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没有唐朝的“世界第一强国”,没有宋朝的忠国烈士,没有元朝的广阔疆域。一般讲到明朝,只会想起朱元璋的残暴和东厂锦衣卫的捕风捉影,这些印象也不是好的。这几天,我看了一本书,让我认识了一位可以上榜,一位在这个混浊朝代的英雄——于谦。
    在这之前,我对他几乎没有多大印象。他是一条硬汉,因为不肯向当时掌权的太监王振行贿而被关押了十年。在这十年之中,他从未低头服软,天天大骂王振,直到他被迫放出于谦为止。在明朝最危急的时候,大半个江山即将落入蒙古人的手里,而二十万精兵已经死于他们的铁骑是之下,粮食供应不足,也先(蒙古人的首领)几乎濒临城下。在这么多的压力下,于谦挺身而出,训斥那些为了逃命而建议迁都的人。他是一个文人,却在武将都退却的时候创造了奇迹。打退了蒙古兵,保住了京城,保住了皇上,保住了大明的领土。
    最让我佩服得不仅仅是这些,而是他那比其他人快一步的紧密思维,即使是在嫉妒紧张和混乱的情况下也能冷静的作出判断。于谦并不是一个冷血的人,但是他能在文武百官,甚至皇上都被某种情绪冲昏了头的时候,依然那么沉着。王振死后,长期被他欺压的文武百官在大殿上将他的同党,一个锦衣卫的高级官员打死。这时候,他们只有愤怒,皇上只有恐慌,于谦却没有参与,快速的对形势进行了分析。在皇上想逃跑的时候,与前拦住皇上,说:“请殿下下令文武百官无罪。”原来站在一边的锦衣卫想为他们的上司报仇,只是皇上在一边不好动手。若皇上下令百官无罪,锦衣卫也就不能伤害他们。如果当时于谦不在场,可能这些官员就没有办法踏出大殿一步了。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一个石灰般坚强,沉着的英雄。
 

●附文四:

           ● 英雄难当 ●

                    张诗芸

    中国五千多年的辉煌历史,出现过不少的英雄,用他们的精神和功绩在历史的画卷上添上了浓厚的一笔。从最初的奴隶制社会夏,到最后丢尽中国人尊严的清,每一个朝代都抖建功立业,被后人所赞颂的英雄。可是,这些伟人虽然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最后的结局确实非常凄惨。许多英雄都被奸诈的小人所陷害,满门抄暂,身首异处。像岳飞,袁崇焕,文天祥等,都是死于非命的英雄中的一小部分。
    为什么这些曾经名扬四海的英雄,最后却含冤而死?一个为国家流血流汗,弛聘沙场的伟人,他们的功劳妇孺皆知,这些事实都抵不过奸臣的谗言?对国家忠心耿耿,却因为统治者的昏庸而被敌方杀害。我有点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站出来当英雄?难道他们没有从之前及其教训,知道皇帝的猜忌和小人的妒嫉,最终会将他们送上断头台。这仅仅是因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记得以前的老师曾经说过,好人是难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不尽力去当。同样 ,英雄也难当,你有时候必须忍辱负重,承受着不被人理解的痛苦,为国家效力。但是还是不断有人为了国家挺身而出。你能想象一个没有英雄的世界吗?人人都贪生怕死,只想过安稳的日子,这样的国家一定会灭亡。真正的英雄,不仅仅是看他的功绩,还要看他有没有这种精神,明知是冒着死的危险,还是要去做。为什么?不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万人景仰,而是希望自己的人民不再过动荡不安的日子,能看到百姓安居乐业,不担惊受怕,即时刻能最后一无所有,也在所不惜。
    英雄,不只是古代那些将领官员,还包括那些为了我们现在美满生活付出的人。英雄难当,但是这个混浊的世界上还是需要有正直的英雄。



 
2013/1/4 12:36:33 发表 | 责任编辑:桂汉标
本文共有评论 1 篇︱已被阅读过 660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7529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