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除了作为民族思想交流,文化继承,信息传播等极重要的社会工具外,本身又形成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明珠,还为世界文化艺术增添了异彩。
作为文字的象形,不是要把事物全部画出,而是要突出事物的特点,因此,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美如高山险劲,苍松挺立,白云飘逸、舞姿柔媚等也渗透在文字当中,从而形成了意境,神韵、情趣等书法的艺术要素,黄庭坚观船夫荡桨悟笔法,怀素看公孙大娘跳浑脱舞后得真知,就是这个道理。
在浩如烟海的心摹手追者中,涌现了不少书法家,他们无不为了追求完美的艺术境界而呕心沥血,人们所熟知的张芝临池,池水尽墨,钟繇以手画被,布被戳穿,智永退笔成冢……。这些无不渗透着书家对书法艺术真道的执着追求。
正因为这样,当我们欣赏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时,那浓淡协调的墨色、匀称美妙的结构及遒劲生动的笔法而唤起高雅的情趣,并能让人体验到丰富的情趣,从中得到愉悦的享受。书法中充满的动态美,是其它艺术不能取代的。王羲之的尽善尽美,颜真卿的遒婉严整,欧阳询的险劲、苏轼的天真烂漫,米芾的八面出锋等等,无不在书法的漫漫长河中闪着熠熠的光辉。无怪乎唐太宗临死之前不惜一切将王羲之的墨迹全部埋入陵墓作殉葬品。
“言为心声,书为心画”,“言者,心之迹也”,这都表明,通过一个人言迹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爱好、修养、精神状况等,即,“书品视其人品(清.李健《书通》)。”因此,练习书法,可以对以上诸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所谓“修身养性”,王羲之说:“凡书贵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右军书法》)。”所谓“意在先”,“预想字形”。跟气功中的“意念”“运气”乃异曲同工,运丹田之心气到手腕到笔端,从而全篇贯通,一气呵成。同时,练习书法可以培养恒心和毅力,正因为如此,历来书法家都性情高雅,多是长寿老人,可见书法具有艺术之魅力,体育之功效。
一帧好的书法作品悬挂于斗室之间,给人以庄重、典雅的感觉,顿使满堂生辉。五颜六色、各种书体的招牌更是繁华都市的一道风景。现在书法的普及教育愈来愈多,更多的人将其视为一种业余爱好而乐此不疲,书法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更显示出其独有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