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在平原长大,山在我的记忆里是一片空白。在我的思乡梦中,站在田垅上,看远处天与地相接的地平线处,升起袅袅炊烟。
及至后来在武汉,常和几位同乡一起去爬市内能爬之山:龟山、蛇山、磨山、珞珈山,大概是同样来自平原的原因吧,正如南方人看雪,体验另一种风景。
毕业来到南国这座山城,在我所住宿舍楼前远远望去,一带苍山环抱。傍晚,西天的彩霞收敛起最后一丝笑容的时候,远山黛色的影子在天暮下显得幽深、旷远,于是,一种欲念涌上心头——我要爬上那座山,看看山那边是什么。
在一个有阳光的下午,我独自穿过小径,穿过树丛,登上了那座山的山顶。放眼望去,是群山环抱下一座小城,就像绿林中一块白色的伤痕。更远处依旧是山连着山,人们便如蚂蚁般在这块土地上行色匆匆。
山,给了我一种沉重的感觉。
(二)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经飞过”,四度春秋挥霍得无影无踪之后,我来到武陵源,当汽车从大庸驶向索溪峪途经百丈峡时,从车窗里,我已惊诧于武陵源的美了。
(三)
站在天子山观景台上,看四周山峦包围着一片群峰,这个风景区名曰“西海”,“海底”便是一群拔地而起的雄奇山峰,仿佛一座座鳞次栉比的高楼,这不是一座城么?
我们上黄石寨是从反方向上的,走到半山腰上,有一群操武汉口音的人下山来,我用家乡话顺口问:“山顶好不好看?”——“不好看,都是山”。
我们不就是来看山的么?
山,是我向往的那种感觉——庄严肃穆但不乏空灵飘逸,少了沉重,多了灵性。也许正因为如此,赋予人们丰富的想象,一座座山峰,一串富有诗意的名字:千里相会,仙女献花、西天取经、天书宝匣、南天一柱、定海神针、猪八戒背媳妇……
(四)
我见到了一种花,红色的,在绝壁上兀自灿然地开得势无忌惮,姹紫嫣红,身旁脚下全是冷冰冰的岩石,她从石缝里探出来,在那里幽然地美着,在莽莽苍苍的树和石的海洋里显得孤艳清高,陡然而生一种凄绝的美。
(五)
中午时分,我们到边腰子寨的山顶,雨停了,天开始变得开朗,山里的雾尚未收起,我们便身在去雾之中了。四周白茫茫一片,仿佛一口乳白色的大钟将我们罩住,竟一时喘不过气来,寻不着方向,宛如孙悟空登上九霄,脚下的山头宛如置身于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小舟。
雾气慢慢散着,开始出现近处山顶的轮廓,浮于空中,时隐时现,虚无飘渺得如同梦。连日来梦里真里都神游于云雾飘绕的青山绿水间的我,身心竟被涤荡得如此空灵。
这不是我一直向往的境界么?
但事实上呢?站在山的面前,我无言了,现实正慢慢地啃吞着仅有的一点超然,面对万丈雄心和工作的不充实,更多的是浮躁,曾久久搁置的笔,提起来竟是万分沉重。
我终于无法超脱。
(六)
金鞭溪像一条散漫的玉带绕于群山脚下,清冽无染的泉水于乱石嶙峋中一路奔波来到“水绕四门”,因为有了水,山林顿增许多灵秀。
然而我们却无从寻找她的源头,许多美丽的东西不该追究来自何处。
(七)
到底将武陵源比作一个少女了。
“天悬白练”瀑布是她飘逸的长发,洋溢着青春,群山万壑是她美丽的身段,金鞭溪是她裙脚的金边呢!透着芳香,透着灵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