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洛阳五章 ◆
 
 作者:周良沛
 
 
 2013.5。17-5.21来洛阳赏花,写诗多首,经周老同意将他6月2日发表在香港大公报上的《洛阳五章》分享于此。
 ——孙杰
 
 
 
 ●龙门石窟●
 
 石崖横亘千米,
 青山被它往下直削,
 脚下伊水,龙门龙脉。
 
 远眺,千个黑洞,
 无数神秘的符号,
 无数穿越时空的窗口。
 
 云拂,如云空的莲座,
 无数石窟神龛的部落;
 击破石山沉重的,坚实的,铁的沉寂。
 无数的无名劳工,在这石的蜂房劳作;
 雕凿的艺术所辉煌的佛,
 从香火到众生之中复活……
 
 石雕如人,迎客谈心对座,
 石雕高大雄伟,守护我们精神的城廓;
 袒胸赤膊的力士,刀法粗狂野气,
 卢舍那,东方的女神,美于唯一的一个;
 她微笑闪亮的艺术,永恒古今的渗透,
 关怀众生的微笑,祥和人世的哲学……
 
 流不断劳工血汗的伊水,三万佛像的雕凿,
 八万劳工匠人,打磨七百多年的前后,
 面对她,激发我无限想象的空间,
 是万年也结束不了的艺术创作。
 
 艺术的圆满,圆满自身,
 劳动者的神工,塑造自我,
 民族的艺术,艺术的民族,艺术的家园,
 劳动的人民,人民的劳动,创世的劳作,
 自信睿智、大勇于任何欺凌、侵略,
 顶天立地的屹立、民族伟大的自我……
 
 
 ●牡丹(之一)●
 
 蜂拥看牡丹的路上,挤得路堵水不泄,
 我来洛阳,缓步从容,看望诗人孙杰;
 烽烟之中,冲锋在我前面的一个背影,
 重逢于战火击下多少遗憾的万复之劫……
 
 其时,他若谈牡丹是精神奢侈的沉沦,
 在那猫耳洞,一个个隔绝世界的洞穴;
 生命饥渴于水、粮,断了补给的待毙;
 凶险的炮火,已经夷平洞中的孤绝。
 
 待毙的虚弱,勃发求生之力可斩钢断铁,
 闷热得一丝不挂,仍像推入油锅油煎;
 祈愿山风入洞,吹醒待毙的生命,
 走出洞穴,有穿上裤子的尊严。
 
 放下,为了拾起;不说,是为永记,
 背影中的战火,映红长空绽放牡丹的画面,
 你看他多美,就有多美,
 你看他多庄严,就有多庄严……
 
 
 ●牡丹(之二)●
 
 仿佛观潮,涛涌浪啸,
 迫于临危威逼的惊愕;
 铺天盖地,满眼牡丹,
 视力所及的天涯海角。
 
 复瓣又复瓣,层层叠叠地开放得洒脱,
 壮硕似假,是不像别的娇艳、妩媚的娇弱,
 真真假假,以假乱真,假中识真,
 更见她的真于自洁的磊落……
 
 不是骄奢于富贵的世俗,
 不是艳丽于豪门的造作,
 花晕朦胧于光幻的闪烁,
 挺立她落地洛阳的品格。
 
 平易的亲近,高雅的若即若离,
 是美之深邃于真的不可捉摸……
 她不懂圆我一个,是圆咱大颗,
 一个梦中美于人生的苦苦求索;
 
 同我每日的粮食每日的建造,
 交错于每日实实在在的奔波……
 
 
 ●东周天子驾六●
 
 惊奇,掘出埋在地底的周代古墓,
 其实,今天成了明天,自己同样入土;
 平民百姓无王威,出土却非文物,
 千年后开发拆迁,却难免掘出暴露。
 
 墓穴里天子六骑出行的排场,
 仍在散发王权作威的尸臭,
 陪葬的豪车、骏马的奋蹄,
 如今只留下化石的白骨。
 
 只有恐惧活埋的皇犬挣扎狂吠,
 绝望灭顶的形态,还有保留,
 生前它得宠于摇尾乞怜,
 入土天子要它陪葬同福。
 
 哪像无权无钱的平民百姓,
 一生清苦、清白、一无所有,
 何况无需像狗,摇尾邀宠,
 施暴也无法要我陪他覆没。
 
 人老该走,无需挤于有限的空间,
 虽非文物,难避拆迁深掘的暴露,
 可是亡魂不惧光天化日之下的坦荡
 自信从来不是金钱、霸道、权贵的奴仆!
 
 
 ●天池飞来石●
 
 山顶一泓池水称为天池,
 山的顶峰,当称天顶。
 
 石立天顶,如轻轻飞来,飞云飞托,
 镇山,压顶,又危临深渊的万分险恶;
 
 安危、祸福、生死旦夕于一线之前后,
 警悟人生无常,惨烈沉浮毁誉的拼搏;
 临渊不立正、立定、立稳双脚,
 稍偏即毁,长恨一落千丈的堕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