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评论>>关于银河诗集的几篇评论
 
关于银河诗集的几篇评论
  文 / 海内外评论家
  



              ◆银河诗集◆ 

                      作者:幸福的吻(浙江常州)

    清晨吃完早餐回来路过邮箱,见一些广告又裸露着下身晾在邮箱外,如往常一样,一把将它们拿出欲丢进垃圾桶,却发现厚厚的广告中夹着一本书,一抹天宇的淡蓝色闪进视线,白色的字下有着黑色的阴影,这本书是几个月前一位诗人汇过来的,而这本书在路上耽搁了这么些日子,等的我都快将它忘了。
   书的底下还有被折皱的信封,也许是邮箱口太小,信被拆了,罢了,书拿到就好。借着微薄的暖阳,在窗台下翻起了这本被称为“银河诗集”的书。书翻开就是作者简介,还有淡蓝色墨水的签名,作者是个工人,应该说他是个诗人,因为诗人1983年就开始写诗,而诗人写诗的年代我都还没有出生。诗人潘伯顺是个贫穷的诗人,说他贫穷是因为他一生有很多梦想,却都没有实现,父亲也是这样,仿佛怎样努力都见不到希望。
   不是只有才华横溢的人才能写出温暖的诗,潘大大的诗像清晨的露水滋润着城市那些干枯的心灵。不知道为什么,在清晨读潘大大的诗,备感亲切和温暖,读过的诗就仿佛自己经历了很多事一般,不只有风过感怀花落伤心。
   潘大大是个感性的人,他的诗隐藏着他对事间万物的挚爱和惋惜,忧伤时的希望,思考时的迷惘,都让人沉醉在他的感情世界中,为他的赞美而微笑,为他的惋惜而忧伤。随心所欲的诗歌让读者的心对事上万物顿生无法言释的情感。
   诗人总是有感性的敏锐和细腻,潘大大是个善良仁慈的人,他怜惜路边枯萎的野花,他感动铁轨和车轮之间的爱,他羡慕高山和云雾之间的永恒。他的文笔那样平凡,平凡到只要你读一遍你就记得,读一遍就不会忘记。
   花将自己的芳香奉献给草,鸟儿为树林歌唱,月亮用光照亮黑夜,太阳燃烧身躯温暖大地,潘大大的诗温暖整个朝阳。真心的祝愿潘大大如他的诗歌一样能找到打开辉煌的钥匙。
              
 
            ◆银河里我们只是一颗闪亮的细沙◆

                       作者:路影哈得斯

    等了好久,在忐忑中想是不是诗集寄丢了啊?寄出好久还没到。26日回来就看到楼下信箱里厚厚的信封了。我回到家拆开信封,一本淡蓝色的诗集出现在眼前,“银河诗集”我轻轻念道。
    这几天翻阅着诗集,诗集的文字里展现了一个柔美、清新动人的世界。有美丽的日月升沉,有鹰击长空百鸟鸣叫,有少年里偷偷的欣悦……很美很美,那自然的乡村生活在今天离我们如此遥远,如此难得。读着诗仿佛我也能回到没有污染的过去,嗅一嗅那清淡的花香,看一看林荫、山沟、沙河,逗一逗活泼的白鸽。“那黑色瓜子如黑色太阳顷刻越变越大/天空陡然失明那水亮水亮的西瓜瓤如月牙镜”那少年的心在这里一览无遗。真诚的愿望,童真的眼眸,浪漫的意象,构筑了这样一个朴实诗意的世界。
    慢慢的少年长大了,听到了那搏击的潮声,听到中国焕发新的生命力努力成长的呼唤。诗人投身这股浪潮,和祖国一起成长。诗里有一股冲劲,有使不完的力量,这种愿望如同一团火在炙热燃烧,在燃烧之后渐渐去思索、感悟人生、亲情、乡情。勃发的中国每天都在变,诗人用诗意的眼睛去看每天给人带来新奇,看改革带给生活的巨变。
    最喜欢里面朴实的描述生活的诗作,没有诗歌离人的飘渺,却有着平易近人的文字,静静的私语出生活的点点滴滴。
    也许每个人追求的目标愿望不同,那也改变不了这样一个事实:我们都是一群追梦的人。我们的征途是那星辰大海,永远向着未知前进,追求永远不会止步。
祝福诗人,诗人啊永远有一颗充满理想和想象的心~!

                 (作者系武汉大学在校文科班学生)
 

                ◆向诗里寻觅乐趣的人◆

                           作者:张贺建

     有时觉得寂聊,便想再格子之间寻觅一点乐趣。却往往不常有,苦恼反倒多了起来。于是,我对浪漫诗人产生了向往。有时想:自己于诗的缘分极浅,倘若结识两个诗人,岂不是人生一大乐趣?“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年初,分局文协开会,我有幸认识了他。其实,这之前,就早已拜读过他的“芳名”了。一曲《编织》,在我的心里缠绕了六年。说起来好笑,当时读着“你把铁道线抽成粗绒线折成弯绕成团/把孤寂的灯光和孩子的哭声织成憧憬/尽管为他编织不少芳草地了/用棒棒针抽出的新芽长出的草原最新颖”的诗句(载《中原铁道报》1986年12月6日,揣摩到的尽是女性的温柔。因此断定:此诗非女才子莫属!“潘柏英”,好一个不媚不俗的名字!然而当潘柏英出现在我的面前时,他那浑实的体魄和朴实的仪表一下子冲淡了想象中风景。可这一切都不容怀疑,他就是我寻找的诗人呀!
    他起步不算早,三十岁才开始发表作品;诗虽然不算太多,也有七八十首了,有条件的话可以出一本集子了。读了他所有的诗,从中看到他的烦恼和痛苦,更多的,是他那蓬勃的热情和执着的追求。“短暂的相遇/匆匆的聚散/车轮飞旋/如泣如诉/碾不断/我的思念/错就错在/你只知道/朝着一个方向/勇猛驰骋/我只知道/朝着另一个目标/奋力向前”《错车》,“用枕木和道钉/锁住狭窄的缠绵/用理想和信念/共唱铿锵的歌”《路轨》。他的诗,本色语言浓郁,爱情表露含蓄,通体带着几分灵气。在诗中可以看出,他像一条寂寞的溪流,蜿蜿蜒蜒跨涉了近十个寒暑,渐渐流出了气势。我觉得,他一天天成熟了,变得洒脱了,无拘无束了,像一尾金鲤,欢头欢脑地从创作的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朝着龙门跃去。我无意恭维任何一个人,但读了他的诗以后,从心里喜欢。
    他的诗不乏浪漫情调,可他的生活并不浪漫。一间居室,拥挤不堪,连摆放一张写字台的地方都没有。无奈何,他的春华秋实的耕耘只好在缝纫机的台板上进行。就是这片可怜的小天地,也要常常拱手让给他的“小太阳”。我很纳闷:在那令人压抑的小空间里,何以生飞出飞向十几家报刊,六次受到省市级的文学褒奖的精灵?妻子似有不满情绪,人前说他:整天自讨苦吃,自找罪受,干什么不行,干这“赔钱买卖”!他听了嘿嘿一笑,人生的酸辣苦咸尽在其中。谈起作诗之道,他言简意赅:“平生爱好,苦中有乐!”
他曾经在诗中喊道:“我没有开花/也要结果呀……”这时,我愧对弗如了:觅不出乐趣,嗟叹什么苦恼!想来,他也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我愿做普普通通无愧于大山的石子/和无愧于大树的泥土/筑入桥墩,铺入路基,垒入高楼/同样是支撑民族大厦的中流砥柱”(《我没有大学文凭》载《诗之希望集》)。哦,我理解了,理解了诗的苦衷,诗的情怀,诗的追求!
    也许,有些读者对他并不陌生。认识一个人,记住一首诗,有时候会拂去一层忧烦,掬来一捧清新。生活苦中有甜,甜中有苦,犹如他喜欢的笔名——潘柏英。他真实的名字,叫潘柏顺。

          (本文发表在郑州铁路局文协《绿灯》杂志)
 

                 ◆火一样燃烧的激情◆

                                   作者:徐宜发 

     我与潘柏顺彼此相知却未见过面。一天下午,我在办公室突然接到一个陌生人打来的电话,方知他就是工人诗人潘柏顺。我常读他的作品,他也见过我的文章,自然很有亲切感,电话里便聊了起来。潘柏顺告诉我,他的诗集〈银河诗集〉就要出版了,想约我看一下文稿,我欣然同意。
    以文会友。潘柏顺带着他的诗集文稿我们相见。他个子不高,中等身材,衣着朴素,为人憨厚,说话铿锵有力富有激情,很有才华。接过文稿回到家里,我一口气看完了这本即将出版的诗集,在我思想上引起强烈的共鸣。他那对工作的热爱、对生活的赞美、对过去的回忆、对未来的憧憬,都化作优美的诗句,字里行间充满了清香和浪漫,给人以新的启迪。
    他胸中那火一样燃烧的激情,把生活上的磨难酿制成美味佳肴,散发出一阵阵清香。潘柏顺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从小就过着艰苦的日子。从他的诗篇里可以看出,学生时代的潘柏顺兴趣广泛,爱好多样,喜欢音乐,喜爱美术,有着许多梦想。然而家境贫困人口多,仅靠父亲一人工资生活,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美好的梦想难以实现。他聪明懂事,放学就到地里割草,尽自己微薄之力为父母分忧,维持着最低的生活水平。尽管他爱好多样,却不可能在音乐、美术上得到深造有所成就,所以就选择了写作。写作,只要能吃苦,勤奋耕耘就有会收获。潘柏顺在诗中写道:“人生总不会事事如愿。没有当上演奏家,生活却从心田流出歌;没有当上画家,青春却从画中过……。”他没有抱怨,没有沮丧,而是选择了写作的方式来抒发情感、磨炼意志。他说,青年时代是诗的时代,写诗的愿望如熊熊烈火燃烧起来,爱诗如命却很少收获,偶尔也发一两首心里都是温暖的。写诗是一种爱好,欣赏是一种乐趣。从20世纪80年代初,他就以写诗为乐,几十年如一日,写生活,写爱情,写事业,写创作……在他的心目中,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值得回忆,人生就是一首歌。生活是多种多样的,只要用美好的心情面对每一时刻,生活再苦也是甜。他把生活中的磨难写得有滋有味,像是美味佳肴散发出阵阵清香。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苦难是一所伟大的学校。世界上最不幸的是那些没有不幸经历的人。我想,潘柏顺之所以成功就是他经历了生活的磨难。苦难也是财富,苦难给了他智慧,苦难给了他力量。
    他胸中那火一样燃烧的激情,把工作中的艰辛锤炼成无限快乐,激励人们勇往直前。热爱岗位、勤奋工作是我们的人生追求。人生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工作当中有苦也有乐,每个人都要有正确的苦乐观,把艰辛转化为甘甜,工作才会有激情,事业才能获得成功。潘柏顺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一名铁路机械保温段的工人,从他那些《流动的家庭》、《离家出乘》、《流动的思绪》等诗篇里,可以感触到他热爱每一个岗位,用自己的亲身体会抒发这些流动岗位上的快乐情感。“铁道线是条长长的河,保温车是条神奇的船,流去的不是梦幻,流来的是生活多姿多彩的渴盼。”保温车是铁路运输中的特种车辆,专门用来承载鲜活、易腐易损货物的运输。在保温车上的工作人员是全国各地满天飞,车上活动空间很小,生活条件极为艰苦,时间长了难免有一些职工不安心车上的工作。潘柏顺饱蘸激情挥洒笔墨,写出了保温车乘务员的甘甜与快乐,激励大家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在“神奇的船”上书写好人生每一步。列车员的岗位平凡而重要,在这个流动的世界,列车员也有许多不易,他们的付出有时得不到旅客的理解,受了不少委屈。潘柏顺笔下的《列车员》,用辩证的观点歌颂了列车工作人员的平凡而伟大,他们没有苦,没有累,没有烦恼和泪水,只有温馨和笑脸,用真诚温暖每个人的心。潘柏顺是铁路工人,熟知铁路工作,写出了大量富有时代感的铁路作品,刊登在报刊上产生了很好的反响,激发人们斗志,再创新的辉煌。他这颗小小的螺丝钉处处闪耀出亮光。
    他胸中那火一样燃烧的激情,把人世间的感知升华成人生哲理,启发人们感悟人生。诗歌创作不同一般,不仅仅是要有生活的激情,有激情才会有灵感。更重要的是善于发现、善于总结,把生活中的感性认知提炼成富有人生哲理的语言,启发人们心灵感悟。潘柏顺的诗语言精悍,哲理性强,很有吸引力。他在《走出困境》中写到:“死亡并可怕,可怕的是无价值的生命。”人固有一死,这是自然规律,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例外。这是人生观问题,关键是怎样对待生命,如何实现人生价值,不虚度年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潘柏顺从小立大志,发愤读书,长大成才。他能成为诗人是与他的勤奋、对知识的渴求和不断积累是分不开的。他没有虚度自己的年华,有点时间就学习,就写作,把有限的时间用在了创作上,创作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记得有一篇文章这样写到:“有的人利用别人学习的时间去喝酒,有的人却是利用别人喝酒的时间去学习”,我相信潘柏顺是后者而不是前者,他要让生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他在《人生就是追求的一生》中这样写到:“人的一生就是追求的一生。追求中有痛苦,失落中有欢乐。人生就是爬大山过大河。人生有止境,却有爬不完的大山过不完的大河。”生命就是不停地奔跑,不停地追求。生命的意义在于拼搏,为着人类理想这个大目标去奋斗。艰辛中蕴藏着幸福,奋斗中孕育着快乐。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应当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追求。
    潘柏顺是从工人中走出来的诗人,我为有这样的朋友感到高兴和自豪。

             (作者现在为中国铁路作家协会副主席,本文单发表于2009年3月3日《人民铁道报》汽笛副刊)
 
2013/7/30 2:08:34 发表 | 责任编辑:桂汉标
本文共有评论 -1 篇︱已被阅读过 1606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9237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