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暑假,是个读书的好季节!
这日,我懒洋洋地躺在沙发上,顺手从茶几上拿起本教育专业杂志《师道》,翻开,一篇《优秀教师都哪里去了》映入眼帘,便勾起了我阅读的念想。
这篇文章写的是作者到农村老家走了一趟,发现家乡小学、中学的教学质量不容乐观,农村大学生数量不增反降,与城市的教育拉开的距离越来越大。于是,作者探寻原因,经过一翻调查得出:乡村优秀教师都在追求高收入,大多选择调往城市,安心留在农村中小学任教的优秀教师凤毛麟角。“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难以吸引优秀人才执教,直接影响到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造成一些孩子无法踏入大学的门槛。”作者把这一现象的归因全指向优秀教师追求高收入而流失所导致!
果真如此吗?
笔者身为一名教师,在农村这片教育领地上一站就是十几年,对农村教育状况可谓了如指掌,可却不赞同该作者的说法。不知道作者是经过了一番怎样的调查,也不知道作者所指的农村究竟是哪个地方,让他如此一棍子把农村与城市的教育落差只归因为优秀老师的流失!
据我所知,农村教师大部分均能安教乐教,中途离岗调往城市追求高收入者寥寥无几,相反近些年来因为教师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吸引了众多大学生返乡考取教师职位,其中不乏重点大学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回来任教的人数也在每年递增。笔者所在的学校属山区小县里的乡镇小学,去年一名华南师范大学本科生徐丽华辞去城市的繁华,返回家乡加入本校教师队伍,被学校安排担任三年级英语。当大家都认为这是大材小用,为她而惋惜时,没想到丽华微笑着告诉我们:是她要求从三年级起步英语开始着手,一直带班到六年级,并恣意地认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把握整个小学的英语教学,才能更好地服务班里的孩子!
如此,既然农村不缺优秀教师、也不缺敬业爱岗教师,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村学校教学质量低下?笔者不由联想起发生在不久前的一次家访。那是一个叫莉莉的女孩,聪明可爱,可就是不爱写作业,家庭作业几乎都是空白,后来还常常迟到,为了探求原因,几次电话联系家长,可都没有办法联系上,最后决定到她家走一趟。正好身边有一个同事认识她的家长,趁着晚饭后散步的时分,同事把我带到了莉莉家,这是一个卖鱼的小铺,她对着坐在小铺门口乘凉的三十来岁的男子介绍到:“这个是莉莉的班主任,她想跟你聊聊。”
“哦!”一副漠然的表情,没有请我坐下。
“您好!”我见旁边有张小凳子,一边跟他打招呼,一边自个儿坐了下来。一直明白农村孩子的家长向来对老师不怀敬意,可是面对这么直接的冷漠,心里还是有些许的意外与受伤!
笔者刚坐下,男子不容我发话,便开始了滔滔不绝。从他的话中,笔者知道莉莉近来有偷家里的钱跟伙伴一块在上学路上买零食;知道莉莉放学回家后把书包一扔便跑到邻居家玩去了;知道莉莉的父母是一对忙养鱼卖鱼的大忙人;还知道无论莉莉做错了什么事,家长都问:“难道你们老师没有教吗?”
整个交谈过程,家长几乎没有留给笔者发言的空隙,就这么一口气儿把对孩子的抱怨统统蹦出来。无需我再说什么,莉莉所有在校表现,答案均出来了。此刻,让笔者头疼的不再是如何教育孩子,而是该怎样跟家长沟通,达到相通的教育方式?
这,绝不是个案!
“教育是老师的事情。”确实成了绝大部分农村家长的共识,他们要么对孩子教育不过问,要么干脆双双外出打工,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为零,是农村孩子面临的教育处境!再看城市的中小学校,老师只需要在校讯通上或者QQ群中发布有关任何的教育活动,哪一次家长们不是纷至沓来,唯恐落后怠慢了孩子的成长?
呜呼,家庭教育的城乡之别乃天壤之别!.农村学校升学率低下、农村孩子的出路在何方?只有引起了农村家长的重视,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共同与学校携手,才可还孩子们一个看得见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