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听完章红的《一个孩子在这个世界上要承受多少东西》后关注《我的父亲,罗穆路斯》的。
《我的父亲,罗穆路斯》是根据作家雷蒙德.盖塔的自传体散文改编的。十一岁的雷蒙德跟随父母亲移居澳大利亚一农场,过着极端贫困的生活。母亲是个住在爱情里的女子,受不了贫穷苦闷的生活,长期不在家。她爱上了父亲的朋友米邱并生下了女儿苏珊。生活并不能满足母亲内心繁华盛大的愿望,她不能担当妻子与母亲的身份,让深爱她的两个男人都背上了隐忍的忧伤,米邱以自杀的形式决绝的离开……
章红从一个孩子的角度解读影片,读出了沉重读出了一个孩子内心的卑微与渴望。有些成长温暖,有些成长不。
我搜索影片来看,分两次看完影片。才一开始,我就爱上了艾瑞克.巴纳饰演的罗穆路斯。那温情的眼光是摄人心魂的利剑,洞穿人心。我一下子打翻了章红的解读:“这部影片每个出场人物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最令人难以忘怀的,不是片名中的父亲罗穆路斯,而是那个十一岁的儿子,雷蒙德。”
影片一开始,父亲用灯光温暖冻僵的蜜蜂,儿子屏声凝视,父子俩送回暖的蜜蜂飞翔……我预感父亲生的温暖爱的强大。
果不其然,罗穆路斯在整个影片中都是用沉默的方式爱得艰辛爱得强大。妻子的外遇、情夫的到来与死去、苏珊的出生、妻子最终的死去,被一个只在照片上见过的女人欺骗……他一次次的包容一次次的坚强挺住,迎接生命的创伤。
巴纳真是个高手,一个眼神就能诠释一切。我最动情的是影片中弗朗卡.波坦特饰演的克里斯蒂娜第一次出现时,父亲的目光,尤其是当她带着雷蒙德跳舞时他的眼神,那是何等的深情!他对她的爱,隐藏在内心的最深处,隐藏在皮箱的那一摞信件中。米邱与母亲回来同住,父亲送米邱去车站,回来时,飞镖的摩托车把父亲的痛苦表露了,换来一只脚的受伤。为了让孩子能跟母亲在一起,父亲送雷蒙德去米邱家,托雷蒙德带给米邱的信里竟是一摞钱,他爱的是何等的隐忍与大度!母亲第一次自杀时父亲的着急与慌乱,母亲死去时他驼起的后背把苦痛弓成凝重的伤疤,他一直在原谅着她的一切放纵,却怎么也无法原谅她的死去。也就是那么一瞬间,父亲老了。
生活还得继续,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为了接回苏珊,他准备重新开始生活,可没想被照片上的那个女人骗了。我看到那两个画面时内心波涛汹涌:一个画面是父亲给苏珊制作婴儿床,抚摸婴儿床他刻上的苏珊的名字;另一个画面是他得知被骗后给房屋订十字架的那一锤锤沉闷得要爆炸的声音。父亲是鼓起多大的勇气才卸去母亲留下的伤悲、准备重新开始生活的啊,哪知绝望来得如此凶狠!
可至始至终,导演都没过多的对白,没有浓情渲染,一切都是通过时空的切换、沉默的方式表达。没有伤悲的沉重,更多的是爱的厚重。即便在罗穆路斯精神崩溃住进疗养院的时候,仍旧是淡淡的格调,我不得不佩服导演对情感、光影的调度、把握的分寸。有评论说影片是一首弥漫着淡淡忧伤的散文诗,耐人寻味,让人看了感同身受。
章红说那么多的苦痛是不应该被一个孩子看到的,是一个孩子脆弱的心灵难以面对的,他的生命是带着创伤成长的,但是他的人生还是回暖了。回暖,因为他的父亲罗穆路斯。 罗穆路斯,多么强大!我想影片想要告诉我们的便是爱的意义了。爱,可以是宽容,可以是牺牲,更可以是坚强。
Mom's never here,but you are,always are,and always will be。
2013-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