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散文>>赵伟民——一个民营企业家的“道德情结”
 
赵伟民——一个民营企业家的“道德情结”
  文 / 草根蚂蚁
 



     
 



                   ●赵伟民的“道德血液”●
 
    工作关系,曾经接触过几位当地的民营企业家,这些人几乎都是从“地面”一步步走上台阶的。无论他们的企业做得多么大、多么成功;无论他们事业的脚步是站在“半山腰”,或是在顶峰,他们几乎都保持着原来的本色。赵伟民就是这样的人。
    近几年,鹤壁“邦太”,鹤壁“非凡”,鹤壁赵伟民,这些名词反复出现在当地的媒体,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鹤壁人的“热词”。在网络上随便查了一下,“河南省百佳慈善家、鹤壁市双拥模范、鹤壁市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鹤壁市十大功勋企业家、鹤壁市优秀政协委员、鹤壁侨联副主席、鹤壁工商联副主席、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个人、河南省新长征突击手、河南省百位慈善家、鹤壁驻马店商会会长”等等,这些条目蜂拥而至,似乎成为了一个金色的光环。但是,熟知赵伟民的朋友们都知道,他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他还是那个没有忘记本色,在鹤壁摸爬滚打几十年的伟民;那个曾经当过兵,吃过苦,受过累,曾经品尝过失败的苦酒,挺着腰杆儿、咬着牙度过难关的伟民;那个不忘过去,古道热肠,不见利忘义,每一个脚印都踩出铿锵音符的、敢于迎着风雨“唱大风”的“硬汉子”——伟民。
约见赵伟民很难,不是因为他“有钱”了,而是因为他很忙。上午十点多,赵伟民来到他位于鹤壁新区河南帮太食品有限公司的办公室。
    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晚上工作到深夜,当晨曦破晓,他才能安宁的入睡。他喜欢这种达到极致的感觉,“累——就痛痛快快的累,睡——就安安稳稳的睡。”
    这种被别人视为“不良”的习惯,并没有影响他良好的工作状态。一进办公室,他立刻和他的那台庞大的“机器”对接,他既是按钮,又是发动机,有时也是螺丝钉。不管在什么位置,他都能够精确运转而动力十足。今天也是如此,在员工面前,充满自信的他精神饱满,器宇轩昂,两道浓浓的眉毛像两根横梁,上,支撑着“千钧之重”的额头;又像一片浓荫,下,遮盖着双眸里两潭清澈的碧水。
    眼前的赵伟民依然是浓浓的驻马店乡音,依然是一付谦逊朴实的神态。
    那年,稚气未脱的赵伟民应征入伍,穿上军装到鹤壁当了一名武警战士。对他来讲,命运不是风筝,而是“铁流”。军队这个大学校不仅培养了他,而且不容选择的把他留在了鹤壁。1985年,赵伟民退伍,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年月,面对改革大潮汹涌澎湃的新形势,赵伟民没有犹豫,他果断的把多少人羡慕的“铁饭碗”抛在脑后,赤手空拳的走上一条坎坷崎岖的创业路。
    他很快就融入到鹤壁这个移民城市的生活中来,他有了自己的小圈子,有领导、同志、朋友、兄弟。他开过小饭店,经营过药品,办过汽车修配厂,做过沙发,干过贸易公司。无论干什么,他都有一股韧劲,再小的生意,他都会认认真真的当做大事来办。他的“奋斗史”就是一部洗练灵魂的“活电影”,痛苦和欢乐交织,失败与成功擦肩,希望同失望共存。
    他坚信那些古人们传承了几千年的美德:“吃苦耐劳、一诺千金、自强不息、知恩图报、忠诚简朴、锲而不舍、助人为乐”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信条,成为了赵伟民一生的“道德底线”。
    转眼快30年过去了,回首往事,赵伟民有太多的感触,每当问及他的感想,而今识尽愁滋味的他总是笑笑,他已经进入到了淡定的境界。对他而言,往事不是烟云,他的人生历程才是一笔真正的财富,他深埋在心里,秘而不宣。而他的前程也未必就是金光大道,但他“向前走”的信心从未动摇。
    这些年,他的事业越做越大,先后创立了鹤壁天力水泥有限公司、鹤壁非凡食品有限公司和河南帮太食品有限公司。企业的规模由当初的几十万,发展到几百万、几千万、几个亿,他在亲手创造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舰”。
    “凭一个道字做事,凭一个德字为人,凭着道德二字去做事业”。几十年来,他就是靠道德二字来支撑,鼓励他在一步步向上攀爬,用道德二字来指引他的人生方向。
    鹤壁天力水泥有限公司是一家起死回生的老企业,是他考量自我能力的“试金石”。鹤壁非凡食品有限公司是他进军国际的“排头兵”,其主打产品秋葵食用油、谷物饮料等已经成为高端食品保健的“先行者”。河南帮太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8.6亿元,已经上市,主要生产全营养绿色谷物早餐食品,成为了国际知名的“谷物早餐第一品牌”。作为鹤壁企业的一个样板,一个代表,一个窗口,赵伟民明白,他肩上承载的不只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企业的重担,他要为一个城市去奋斗,这是他的义务,他的梦想,是一位民营企业家的良心所在。
    
                   ●赵伟民的“道德企业”●
 
    赵伟民的心里有一架自己的天平,一边是事业,一边是良心。他常说:“一个好的企业,必定是一个有利润的企业,盈利是任何企业的刚性,但要取之有道。”他心里清楚,一个讲道德的企业,生意必定红火,一个讲道德的企业,必定会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2001年,赵伟民做了一个惊人之举。位于鹤山区的市水泥厂改制,这个存在多年的国有企业已经是强弩之末,没有资源,没有资金,没有新技术,没有新产品,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烂摊子。很多人避之不及,赵伟民却孤注一掷,他投入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又通过向亲戚朋友借钱、向银行贷款,筹措到300万元资金,成为了这个“老大难”企业的新主人,企业更名为天力水泥有限公司,更新了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这个在偏僻的山坡上“等死”的水泥厂又开始了运转,300名工人又回到劳动岗位,1000余名职工的生计得到了解决。天力水泥公司被评为鹤壁市诚信示范企业,水泥产品多次被评为“省优产品”。企业起死回生,最让赵伟民欣慰的不是自己的成功,而是让一个沉重的社会负担成为了希望,企业职工又有了依靠,他尽了一个企业家应尽的社会责任。
    赵伟民说:“企业家是企业的领头羊,是企业的生产行为、经营行为和市场行为的决策关键,企业家的道德人格关系到企业成长与社会的发展。”因此,作为企业家,身上必须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具有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高尚的民族品德,才能强化企业的道德和责任意识。
     投资水泥厂,赵伟民就成为了水泥厂的人,他没有急于甩包袱,大换血,抽资金。而是自觉的把命运和水泥厂所有员工拴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由此,他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鹤山区的人,他不能忘记那块被称作“北大荒”的地方,即使是到现在,他的企业不仅仅在鹤壁,在河南,甚至要走向世界,他依然是鹤山区的企业家,担任着许多鹤山区的社会职务,为鹤山区做了很多工作。
    水泥厂“咸鱼翻身”,有人说,赵伟民“一炮打响,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他并没有被这些溢美之词所迷惑。
     感觉敏锐的赵伟民早把目光投向一个更加广泛的领域。
     鹤壁辖有三区两县,这里是传统的农业耕种区,俗话说,浚滑收,顾九州,就是说以浚县、淇县等地为中心的广大地区自古就是产粮区,有着得天独厚的食品工业生产基础。民以食为天,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发展食品工业前景十分广阔。
    多年来,鹤壁市一直都把食品工业发展当做“重头戏”,在大力发展“三农经济”的同时,建立了“食品工业基地”。但这些水平企业大都生产传统食品,缺乏与国际接轨的高新产品。
    赵伟民清楚,干农业产业绝不能随大溜,搞内耗,眼光要向外。他有自己独特的视角,他看准了一个新兴的食品品种——即食谷物片和谷物清汁饮料。
     将食品原料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直接加工成为片状即食物,既不损坏食品的营养,又卫生方便。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国人已经开始接受这种“舶来品”。
     “三农产业”、“绿色食品”、“新兴产业”、“环保产品”,诸多的因素都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符合民族工业发展的需求,符合鹤壁当地产业规划的条件。
     “关键是改进,要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赵伟民反复思考,他南下北上,多方考察。他发现,目前国内谷物片市场主要被美国的家乐氏、德国的亨利以及雀巢等国外巨头把持,而拥有巨大的成本优势以及原材料优势的国内企业,并没有进入谷物片市场。
     果断的赵伟民于2003年创办了非凡食品有限公司。他开始时研制、生产当地特产冬凌草茶叶、冬凌草饮料、淇河三珍等系列产品深加工食品。由于产品对路,非凡食品公司的效益不断上升,并荣获了两项专利,其中黍米金系列酒的研发还获得科学技术成果荣誉证书。很快,非凡食品就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总资产达到了1800多万元,安排就业100多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跨出第一步,赵伟民运筹帷幄,又迈出第二步。2009年,河南帮太食品有限公司成立,公司总投资8.6亿元,以小麦、大米、玉米等为原材料,主要生产谷物营养早餐产品。五谷杂粮是普普通通的粮食作物,帮太将它们研发成了中国谷物早餐——即食谷物片和谷物清汁饮料,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帮太食品可谓是国内第一家谷物片生产企业,帮太食品一进入市场,很快就得到消费者和经销商的认可。
     帮太食品建厂投产,促进了当地的“三农”建设,推了农产品深加工,延长并丰富农产品生产链条,增强农产品附加值,进而在根本上惠及农民。由于产品、项目对路,受到了国家、省、市的高度重视,被定为省“8511”投资促进计划项目,市重点建设项目,鹤山区重点引进的招商项目。
     接着,赵伟民又力拔头筹,敢为人先,在国内率先生产秋葵系列产品,在国内保健食品行业掀起了一场“秋葵热”。秋葵这一起源于非洲的蔬菜植物,有“植物伟哥”的美誉,但保鲜和提取植物精粹是产业化生产一大难题。帮太在省内大面积种植秋葵作物,集中精力攻坚,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成功提取出黄葵植物油和口感舒适的秋葵功能饮料。
     以帮太食品为代表的民族新兴食品工业异军突起,引起了家乐氏、亨利等国际食品巨头的重视和不安。谷物片的发明厂商美国家乐氏,在帮太食品设备供应商的带领下,曾先后三次派员前往公司洽谈合作代工事宜;而另一家德国食品巨头亨利集团也曾派员洽谈收购。
     赵伟民介绍:“家乐氏派出了其中国区的营销总监,希望能够包销帮太的所有产品,条件是必须打上他们的标签。”赵伟民当场拒绝,中国人的产品就要打中国人的品牌,伟民不当别人的附属物。对于自己的企业能够引起全球食品巨头的“青睐”,赵伟民既欣慰又担心。“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中产阶级日益形成,谷物片这样的营养食品消费市场会越来越好。特别是新一代年轻人饮食结构的改变,大家保健意识的增强,使得国内外市场和发展空间巨大,我们不舍得拱手将市场让给外商。”赵伟民雄心勃勃,他希望能够带领自己的企业开创中国第一谷物片品牌。但是,他也有思想准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实力雄厚的外来企业的介入,食品行业的竞争会日益激烈。
     目前,帮太已经形成了科研、种植、生产、销售一条龙体系,建立起帮太食品的营销和推广团队,在河南、广东、深圳、江苏、山西、河北等省市建立了销售网点,开始在国内大、中城市的商超、KA连锁、餐饮酒店、商务会所、百货便利店等细分市场铺货,帮太产品已经成为健康保健食品的代名词,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鹤壁是一个小城市,但鹤壁是一个贯通全国的交通要道,有发展农业产业的深厚基础。以帮太等食品企业为基础,鹤壁的食品产业集群就有七个,成为了名符其实的食品大市。
     对于“道德企业” ,赵伟民这样理解,一个企业就像一个人,他要融入社会,融入生活。企业也是如此,一个企业的成功,有赖于方方面面的支持。比如帮太,它既是鹤山的,也是鹤壁的,是河南的,更是中国的,是帮太自己的,更是中华民族的,根在这里,就要生长在这里,把感恩和回报都留在这里,这才能体现一个“道德企业”的价值。
 
                        ●赵伟民的“道德利润”●
  
     赵伟民不止一次和他的管理层交流,他说:“一个流淌着道德血液的企业家,获得的每一分利润不应以牺牲员工的利益为代价。有一些企业家把利润装进腰包,自己花起钱来一掷千金,却舍不得在企业安全环保设备上进行投入。员工每天在工艺落后、环境恶劣、监控滞后、个人防护简单、危险四伏的工作环境中,能快乐得起来吗?即使他们收入再高,也谈不上幸福。”要让员工在“幸福企业里快乐工作,”是赵伟民的目标。在帮太,我们看到了一个新兴企业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看到了“帮太精神”的张力和闪光点。
    宽阔、洁净、井井有条,每一个进入帮太的人都会感觉到优美的环境,良好的氛围与人性化的企业文化相交融。生产车间采用了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监控手段,自动化程度高;员工的防护用品严格执行国家发放标准,并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体检,使员工们能够真正工作安心、生活舒心,幸福指数自然得到提高。
     赵伟民对企业员工总是关怀爱护,无论新老员工一视同仁。他常说:无论什么人,进入帮太,就是一家人。为让干部职工适应新业务的发展,公司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经费用于员工培训,帮助大家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加强政治教育和传统道德教育。在工作中,他总是以身作则,凡是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率先垂范,作好榜样,得到了广大员工们的拥护。十几年下来,公司没有一个职工下岗。他要求工会对员工的家庭困难想尽办法给予解决,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每年,他都要通过工会组织的职工思想状况调查,以及各类职工座谈会了解和听取职工们对公司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管理和经营措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各有所得。在帮太,人人都能找得到自己的工作坐标,人人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向,人人都有自己的未来希望。
     赵伟民始终坚持在部队上留下的优良传统,不显摆,不浪费。在生活中他是一个质朴的人,一个善良的人,职工们对他的评价是“古道热肠”,他不能看见别人有困难,看见,就一定会伸手帮忙。帮助的“帮”,也是帮太的“帮”,每天都会有很多人来找他,有搞宣传的、推销产品的、孩子找工作的、父母住院经济困难的等等,他总尽力提供帮助。在水泥厂时,有一些年老体弱的职工,不适应水泥厂繁重的体力劳动,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到新区时,他没有忘记带上他们,安置在帮太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即使企业再艰难,资金再困难,他也把他们当亲人看,从没有半点怠慢。        赵伟民常常被媒体宣传,人们见到他总是穿一件蓝T恤,连电视台的记者们都劝他,“这一次换一件好一点的衣服,肯定能为赵总添彩儿。”赵伟民说:“我就是一个简单的人,假如我真的有点色彩的话,那也是企业的色彩,是全体职工的色彩。”的确,赵伟民的形象来自于良心,来自于奉献,来自于站得直,走得正的作为。
    和他头顶的那些光环相比,他更注重一个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他乐此不疲的投入到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和慈善活动中。
     当过兵的他至今仍把自己当做战士,他是省、市双拥先进个人。几年来,他累计向驻地部队官兵捐款捐物10余次,先后支援鹤壁市消防支队建营水泥200吨;安排100余名退伍军人在自己的企业就业。 “我也当过兵,咱们永远是战友,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这是赵伟民对战士们常说的一句话。20多年来,他的心没有离开过军营,新兵入伍训练是很苦的,有些新兵受不了,赵伟民就来给他们讲老一辈革命家从军当兵的故事,语重心长地开导他们。战士们训练或参加劳动时,经常把衣服弄脏弄破,赵伟民委托爱人给战士们缝补、拆洗。为了让战士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他动员自己所在的社区群众自编节目,到部队演出。
     对于赵伟民来讲,感恩、回报不是什么大爱,是他的良心使然,应该做的事。他安排30多名残疾人在他的企业工作;向市社会福利院孤残儿童捐助钱物1万余元;向淇县辛村小学捐物2万余元;向淇滨六中捐钱捐物2万余元;2009年为山区贫困大学生捐资3万余元;2010年为玉树灾区捐资8000余元。今年四月,团市委和鹤壁网联合举行鹤壁市第四届青年歌手大赛,赵伟民得知消息后,亲自来到比赛现场,向组委会捐赠款物,支持青歌赛的举行。他的善行是一点点,一次次积累的,这些数字他不愿意一一记住,更不愿意如数家珍般的给自己写一本“功劳簿”。就像谁也无法计算大海里有多少滴水一样。这是他企业的“道德利润”,来自于海,归之与海,不能以金钱的普通价值观来衡量。
    “我认为,企业家赚钱回报社会是理所应当的,一个人的财富再多,归根结蒂都是属于社会的。”赵伟民把他对财富的认识经常挂在嘴边,他说:“钱财如粪土,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卡耐基讲,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财富如水,自己喝,几口就解渴;家中有一杯水也就够了;假如有了一条财富的河流,那就应该与他人分享,让财富流向社会。”这就是赵伟民,一个民营企业家关于“道德观”的阐释,他要以此来实现自己的梦想。那么,他的“道德情结”、他的“道德血液”、他的“道德企业”、他的“道德利润”又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启示呢?
2014/2/17 2:27:12 发表 | 责任编辑:冯春华
本文共有评论 -1 篇︱已被阅读过 711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5057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