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评论>>海内外关注五月诗社(之二)
 
海内外关注五月诗社(之二)
  文 / 海内外评论家
            一方净土 
                   ——写在五月诗社成立25周年之际

          •《女子诗报》主编、著名女诗人 晓 音•

  知道五月诗社,是在1988年夏天,一日,四川彝族诗人霁虹到西昌开笔会,他拿出一本诗友编的杂志《林海》,当时我很奇怪,这本归属于广东仁化林场的单位刊物,上面竟然大版大版的发表现代诗歌。因此我认识了这本杂志的主编曾星涌。
  从曾星涌的来信中我知道了“五月诗社”。我把我喜欢的诗寄给“五月”,很快我收到了五月诗社社长桂汉标先生寄来的载有我诗歌的《五月诗笺》。
  第一次读到五月诗社的社刊《五月诗笺》时,尤其是看到这个已经坚持了数年的诗歌创作群体时,我那种感觉到现在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地表达出来。因为当时我和我的几个朋友也正在策划搞一个诗歌刊物,但由于种种原因举步维艰。
  我喜欢《五月诗笺》,不如说我更看重于“五月”这个活跃于广东粤北的诗歌群体。我想:是什么人用什么样的方法,将上百个诗歌爱好者组织起来,因为诗歌而风雨同舟数年如一日?
  1988年的隆冬,我与几个女诗人创办了女性诗歌刊物《女子诗报》。没想到《女子诗报》的面世,是那样的生不逢时,创刊号油墨未干就被文化检查机关冠以“非法出版物”而受到严厉的打击和制裁。那些天因为写那必须深刻,必须要洗心革面,必须要痛改前非的检查使我的心情糟糕到了极点,也正是那个时候,我收到了桂汉标先生对《女子诗报》高度赞扬的来信。至今我仍然记得,在我那个城市五十年不遇的寒冬里,我读到的那些远方朋友的信时,内心里的那份温暖和感动。也正是这些充满了理解和友情的文字,让我和《女子诗报》的同伴们,能一次一次地挺住并坚守住诗歌这一方净土。
  《女子诗报》的遭遇,使我知道了一个诗歌刊物与一个纯粹的诗歌群体在这个一切都商品化和主流化的社会中存在的艰险,由此我对“五月诗社”这个一直坚守着“民间”立场,从不媚俗的诗歌创作群体充满了敬意。
  尤其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不断地收到桂汉标先生寄来的《五月诗笺》和他主编的一套套《五月诗丛》、《粤北文学丛书》、《红三角文学丛书》和《红三角》月报等。从书中那些朴实无华的文字里,我看到他们在诗歌创作道路上坚韧的步伐以及对诗歌艺术的不懈追求。我也看到了作为一个诗歌群体的领导者为此而付出的心血。
  2002年夏天,我带着我多年的好奇在粤北见到了神交已久的桂汉标先生和五月诗社的主力:邓妙蓉、唐小桃、黄海凤、欧运通、冯春华、楚原、罗世雄等。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他们对诗歌的热情和那份纯真使我在与五月诗人们的友情中,多了好多的敬佩之情。也是那些真实的相见,使我从他们身上感知到了:五月诗社之所以能任凭花开花落二十年如一日坚持住一方诗歌净土的原因所在!
  2004年,在香港铭源基金会的鼎力相助和著名诗人韦丘先生的热情支持下,“五月诗社”与《女子诗报》联袂在广东清新成功举办了“五月清新•中国第二届女诗人作品研讨会”。会议上集聚了60多位活跃于当今诗坛的女诗人、学者及当代诗歌著名评论家,国内外多家报刊相继报道了这次盛会。而这次会议更深远的意义是,它向世人展示了在中国当代诗歌史的版图上,民间诗歌社团的力量和独特的魅力!
  今天,在“五月诗社”成立25周年之际,面对这个有着近百位诗歌精灵的创作群体,面对着五月诗社——这个在过去的岁月里,像兄长一样给予了《女子诗报》和我的诗歌姐妹们无限关怀和帮助的诗歌社团,此刻最能表达我内心的是:感谢和祝福!

               2007.3.19于广东茂名光华北

2009/8/30 2:26:16 发表 | 责任编辑:桂汉标
本文共有评论 -2 篇︱已被阅读过 657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4099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