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书籍,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增广贤文》之于我便是如此。
——题记
远在二十年前,我还只有八九岁的时候,父亲拿了几本启蒙书籍让我熟读,其中有《增广贤文》和《千家诗》以及《弟子规》等,当时书中有些字还认不全,读得似懂非懂。但在众多的启蒙读本中,我最喜欢的还是被人们称之为“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中提到的前者《增广》。该书中的很多句子,却是在那时就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以至于后来的这二十年成长过程中,它都一直影响着我。那些熟悉的句子,时不时的浮现在我的眼前,伴随我逐渐成长,教会我为人处世。
●学习:惜时如金●
《增广贤文》,与它初相逢,我只是一个知识有限的小学生。在我求学的年代,这本书就伴着我一路成长。对于当时还处于学生时代的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当然是学习知识了。关于如何正确的面对学习方面,书中有这样的话告诉我们要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少时光学习,即“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从书中让我知道了自己一定要好好的珍惜少年的学习时光,因为任何人都是无法重复穿越时光隧道的。属于我的少年时光也一样,只会如流水般一去不复返。
当然该书其中与之类似相关联的警句还有很多,像“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因受着书中这些关于珍惜时光,努力学习的名言警句影响,所以求学过程中的我总是很努力的学习,珍惜时间尽可能的多去阅读各方面的课外书籍,以此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交友:见贤思齐●
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在漫长的人生路上,交友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合部分。如果幸运的交到了良师益友般的诤友,有他们的指点,往往会让我们自身变得更加的完善。而如果不幸的交到了恶朋佞友般的损友,则可能会给我们的生活上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与困扰。关于怎样对待交友及学习方法,书中有这样的话告诉我们,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即“择其善者而从,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虽然最早是出自孔子的《论语‧述而》,但《增广贤文》所呈现给我们的就是这样,把诸子百家散发着智慧光芒思想的句子,总结在了全书中。
当然书中类似相关的句子也是不少的,像有“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栽树要栽松柏,结交要结君子。”等。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他的优点和缺点,如果是优点我们就向他们学习并看齐,如果是缺点我们就扬弃并自省。我们只有不断的向他人学习,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提高与完善自我,这样下去,我们的人生才会过得更加的充实而有意义。
自省慎独,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日常生活中在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方面,我们应该“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一个人静坐的时候,多想想自己有哪些方面的缺点或是过错,闲谈的时候不要提别人的过错,不要去议论他人的是是非非。像曾子一样“吾一日三省吾身。” 多作自我反省,自我检讨。
●待人:谦恭有礼●
人们常说,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强中更有强中手。我们每一个人,相对于浩瀚的宇宙,都不过只是沧海一粟罢了,该书中如是说“勤俭持家富,谦恭受益多。”告诉我们待人要谦恭有礼,谦恭者受益,自满者招损。
全球众所周知的牛顿,就是十分谦虚的一个人,他在临终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不知道世人对我怎样看待,但是在我看来我只不过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孩子,偶尔很高兴地拾到几颗光滑美丽的石子或贝壳,但那浩瀚无涯的真理的大海,却还在我的面前未曾被我发现。”
古今中外前人所倡导的谦恭待人,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自己自从踏出校园,走入社会之后,我所面对的也就不再是老师和同学,而是老板与同事等。学校生活是单纯的,因为彼此之间没有物质与利益的冲突,但社会上的上下级或是同事之间就不一样了,因为彼此之间有了物质与利益的冲突,所以人际关系相处起来就相对显得更为复杂一些了。
在职场中的这些年,我始终以《增广贤文》中所提到的“行事存德,莫问前程”的心态,谦恭待人的来与周边的同事和上司或是下属来相处,我们大家之间的关系也相处得非常的融洽。在自己的生活圈子之内,能帮助到别人的事,只要是我力所能及的,我都会去做。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相互的,一如“敬人者,人恒敬之”一样,同事朋友们也都回报给我以帮助与尊重。
“行事存德,莫问前程。”台湾慈济的证严上人曾经说过:“人间有两件事是不能等的,那就是行善与尽孝。”谦恭待人,多做好事多积德行善,不去问自己的前程,以不问收获,只问耕耘的豁达心态去待人处世。与人为善,最终福报自然会返回到自己的身上。
●处世:无愧于心●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有时候不管我们做得如何,总会有一部分人觉得我们做得满意,而另外一部分人会觉得我们做得不满意。为人处世之间,虽然我们不可能样样事事都尽如别人的意愿,但是我们却可以尽心尽力的去做好我们手中的每一件事,让自己能做到问心无愧。只有这样,即使别人一时不理解我们,但是我们自己的心中也是坦然与安然的。而关于处世如何在人与我之间找到平衡点,书中也有这样的句子让我们读来心安,那就是“岂能尽如人愿,但求无愧吾心。”
自从在该书中邂逅 “岂能尽如人愿,但求无愧吾心。” 这句话也便成了这些年我一路走来的座右铭。为人处世时凡事求个问心无愧,多站在别人的立场设身处地的去考虑问题,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持家:勤俭节约●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踏入社会参加工作八年之后,我也娶妻结婚了。随后也有了我们的孩子。已为人父的我,始终没有忘记书中有关持家的警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从俭朴到奢侈是很容易的,从奢侈到俭朴就很困难了。所以我们也总是勤俭持家的来过着我们一家的小日子。
持家过日子,从长远来看,我们在生活上应该不求奢侈,勤俭节约,做到细水长流,只有这样,才会生活得更加的稳定与顺利。时下社会上有些被称为“月光族”的人则不然,他们挣一个花三,月月光,过了今天不去想明天,甚至透支信用卡,超前消费,这些都是一种很不明智的行为,这样不但会给自己的生活增添许多的忧虑和烦恼,而且会给自己添加了很大的生活压力,这样的生活方式无疑是不可取的。
关于持家方面,书中还有很多警句,像“勤俭为无价之宝,节粮乃众妙之门。”等这些都是值得我好好学习与深深反思的。
当然,该书中还提到了很多涉及到各方面的知识,在这里我只是截取了书中在我的成长路上我认为对我影响相对较深的“学习、交友、待人、处世、持家”五个方面来略微的谈一谈这本书在我成长路上对我的影响。其实,书中所言的基本上都是诸子百家前人阐述的经典,很多内容都值得我们细心的去阅读与用心的去学习,并学以致用的贯穿于我们人生的始终,从而中受益。
成长路上的这些年,无论是行走在求学路上,还是奔波于工作职场中,我都一直把《增广贤文》带在我的身边,不时的拿出它来阅读与温习。尤其是对于书中所言的“行事存德,莫问前程。”这句话,我是深以为然的。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我也始终坚信着:与人为善,终得福报。
我常常惋惜于像《增广贤文》这样好的图书,在我们这些80后的求学年代,没有正式纳入学生的启蒙教材推广学习,这让很多人没有机会读到这么好的书籍,实在是一大遗憾。同时我也很庆幸,父亲让我以阅读课外书籍的形式,读到了它。
如今,我也已为人父,我想等我的孩子再大一点的时候,我也会效仿当年父亲待我般,让孩子用心的来读一读这本让我百读不厌而在我看来非常值得一读的《增广贤文》一书。我想,在我过去成长路上的二十多年人生当中,它深深的影响着我,在我未来的二十多年,甚至是四十多年的人生当中,它还将继续并长期深深的影响着我,伴随我的一生。
写于2014年3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