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的妈妈四五十年的生活里没有“你”,我的二三十年的生活里也没有“他妈",这么看来,最少有二三十年,我们没有彼此一起生活过。从结婚那天起就又多了一个妈。本身又是两代人,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生活习惯,想要到一起,生活在一起,难。
在二十多年前,新婚的我第一次随老公回老家见婆婆。血酱鸭是我老公老家的名菜,我也特爱吃鸭,老公的妈妈——我的婆婆一早就在集市上买回一只鸭,血酱鸭血很重要,杀鸭拔鸭毛很费劲,但婆婆很快就做了一锅香喷喷的血酱鸭。吃饭时,婆婆将鸭腿夹到我的碗里,还说这是他们当地的习俗,媳妇第一次上门都要吃鸭腿。然后又一边叹息:“买的鸭就是不行,以后还得自己养一群。”私下里,我很是不以为然,就为了吃顿血酱鸭,犯得着费事养群鸭吗?
可婆婆却说到做到。第二年开春,婆婆真的买了一群小鸭回家。从此,婆婆变得更加忙碌了,在小县城养鸭也太难为她了,每天要把鸭子赶到河边去。种地、种菜、喂鸡,另外,还要喂一群鸭,每天无论多忙,婆婆总要将鸭赶出去河里,放鸭。在婆婆的精心照料下,这群小鸭长得一身毛色油光水滑。
到了夏天,县城的鸭贩子一看到婆婆家的那群鸭子,他们的眼睛就亮了起来——不用说,这样的鸭只要买到手,转手就能卖出高价。但任凭他们开出多高的价钱,婆婆只有两个字:“不卖!”
果然,快到中秋时婆婆就打电话催我们回家,待我们一到家,婆婆就亲手做了血酱鸭,令人百吃不厌。可惜,回家总是来去匆匆,在家根本住不了几天。临走,大包小包的行李中,除了老家的土特产,还有那一只只的卤鸭和卤豆腐。我曾用老家婆婆养的鸭做了一份血酱鸭招待好友,直吃得她们嘴角流油胃口大开,将鸭肉吃得丁点不剩。“太美了!从没吃过这么好味道的鸭肉!”一边吃,她们一边打听哪里买来的鸭;而我,骄傲地回应道:“这是婆婆牌血酱鸭,独此一家,无处可买。”
当我在城里享受空调的清凉时,婆婆却在县城顶着烈日放鸭;然后,在我们回老家的时候,用鲜美的血酱鸭招待我们。从我多了一个妈开始,不管我们什么季节回家都能吃上市场买不到的血酱鸭。
老家只要有人来韶关婆婆都会捎来一只只的卤鸭和卤豆腐,还有她亲自做的血酱鸭。那一刻,我的心里充满了感激与温暖……
我母亲去逝快十年了。但在这个世界上,我多拥有一份最朴素最深情的一种母爱,那就是——养一群鸭等我回家的婆婆的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