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及英德、清远等处因连日大雨倾盆,山坑水猛流直下,高度为向来所未有,以至所有禾稻秋秧、甘蔗果木均淹没。
——1915年7月17日《申报》报道
当记忆中古铜色的背影渐行渐远消逝不见,那首《青石街》却仍然在我脑海中回响……
在雨天,爷爷总爱抚摸一把早已褪色的油纸伞,他说这是他来到这里之前唯一的纪念。他说,好想去青石街,再吃一碗她亲手煮的牛肚面。
“身侧流转的微烟/轻轻敛过/多少的惜别/点点滴滴的牵念/在眸中摇曳……”
“青石街在韶关东堤横街,一条很短的街。那里,每天早上会有清脆的自行车铃声、小食店老板热情的招呼声、吊水上楼的吆喝声、街头排队挑自来水木桶、铁桶碰撞声。我们家是做油纸伞的,叫‘林记’。”
“黄昏雨中的昔年/故事落满/青石板的街/铺散着斑驳深浅/写一条蜿蜒……”
在爷爷的片言只语中,我知道了爷爷的身世和姓氏与职业。那年,爷爷15岁。一场特大洪水冲垮了北江,青石街也没有幸免。说着说着,泪水迷蒙了爷爷的双眼,在他风霜的脸颊滑落。
“纤细的背影/浅香中渐远/直到哪一天/才读懂这段凄绝/……”
那天,他去送伞。是一家小小的面店,一个每次为他最爱的酸笋、牛肚面再加一勺子粉肠的小女孩。小女孩说,你得罪我了,给你加的这勺子肠是苦的——苦死你。爷爷说,等他学会做伞就送她一把漂亮的油纸伞。
“素伞面/洇一句无言/静静消溶在/心头的字里行间/到背影不见/到浅香散远/往事已成烟/随着风轻轻湮灭……”
洪水的突然来临,让人们惊慌失措。大人的叫喊声,小孩的啼哭声,夹杂着暴风雨声,声声刺耳。爷爷拿着新做好的油纸伞,趟着齐腰深的洪水来到面店。面店已经倒塌,水面上漂浮着几块摆放面条的木板。
“古旧青石街/谁唱着离别/踏碎这雨声一片/渐湿了衣衫/谁将纸伞丢在/荼蘼花落尽的时节……”
再也见不到,撑着一把油纸伞的小女孩;再也见不到,那为他煮一碗面加一勺子粉肠的小女孩。爷爷喃喃的低吟,将一层又一层泪水贮存在油纸伞。假如,那撑着一把油纸伞的小女孩,走在青石街上,那淅淅沥沥的雨水一定是我爷爷的眼泪在飞。
“苔满青石街/谁久伫风前/故事在何处隐约/谁流连其间/挽起轻尘如线/理不断雨乱的千结……”
2014年4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