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世界日报》推出专辑贺五月诗社32周年◆
菲律宾最具影响力的华文大报《世界日报》,从2014年5月15日至月底,将连续隆重推出诗文作品专辑,庆贺粤北五月诗社成立32周年。这是该报文艺副刊主编、已故著名华文诗人云鹤先生夫人、东南亚著名华文作家秋笛女士主动为五月诗社组稿编辑的。让我们对秋笛女士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华文诗人笔会的众多师友表示诚挚的感谢!感谢他们对五月诗人一以贯之的热情关注与支持!感谢他们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友好交流互鉴所作出的努力和奉献!
以下为5月15日首先推出祝贺专辑之一的内容(样报电子版)——
●夢是唯一行李●
——中國廣東五月詩社簡介
郭魯文
五月詩社是粵北新時期新詩創作的中堅,作為近三十年來穩定凝聚的新詩社團,已經形成了粵北「五月詩社現象」,具有明顯的地域性本土化整體藝術風格:從民間對主流現實主義作新詩追求,它政治上自覺主張弘揚社會主義的主旋律;精神思想上堅守革命的現實主義和人文理想;藝術創作上堅持多元化現實主義傳統;以「忠實於生活,忠實於個人內心感受」為主要創作理念;實踐活動上重視社會關注現實,與本土現實生活結合緊密;詩人修養上講道德操守,講責任感使命感。而詩社活動整體內涵豐富,外延廣闊,具有突出的泛新詩大詩歌活動的運作現象特徵。
先後有近百位中青年詩人參加的五月詩社成立於1982年5月。從成立那天起就定下每隔兩週舉行一次例行活動的規定,至今已風雨不改地堅持了二十九年。每年還不定期舉辦大中小型結合的觀光采風、作品研討、讓新詩更廣泛走向群眾的「詩歌活動日」、文學夏令營、與外地詩友聯誼等活動。其中1998年、2002年、2004年、2006年和2007年,曾先後舉辦了有來自海內外一百多位著名詩人作家、專家學者參加的「』98詩的北江」、「第一屆紅三角詩歌節暨五月詩社二十週年」、「五月清新·全國第二屆女詩人作品研討會」、「山海相約·南沙珠江文化論壇暨第二屆紅三角詩歌節」、「第二屆東南亞華文詩人大會」等大型詩歌文化盛會。五月青年詩人葉才生創造性地在全國率先進行「新詩進入課堂」的教改實驗,取得實質性成果,被列為全國教科研課題,由廣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六冊的《小學詩意讀本》。五月詩社大力推廣「新詩進入課堂」的成功經驗,在廣東仁化縣扶溪九年制學校、乳源縣民族實驗學校(九年制)、廣東韶關市曲江區小坑銘源希望小學、大塘中心小學、南雄市珠璣中心小學和韶關市第九中學等學校都取得了顯著成果。有的學校已由出版社出版了學生詩歌選集。
五月詩社培養了大批年輕的詩人作家。目前已有中國作協會員五名、廣東省作協會員三十八名,詩社女詩人佔了將近一半。五月詩社社刊《五月詩箋》(廣東省內刊登記證「粵內登字F第10536號)已出版整整202期。並已先後出版詩集一百多部,還有數十部散文小說評論集。先後有二百多人次獲省市以上各類文學獎項。其中1989年花城出版社出版的詩社第一部合集《五月 多夢的季節》是廣東省慶祝建國四十週年文藝評選的唯一獲獎新詩集;唐德亮的詩集《荒野》獲廣東文藝最高獎魯迅文學獎;社長桂漢標與錢學森、余光中等同獲第二屆霍英東獎金,並從四十萬元獎金中捐出十五萬元設立了五月詩社基金。另有五人獲廣東新人新作獎,兩人獲全國「冰心獎」;女詩人李獻玉譜曲、演唱,另一位五月詩人劉德謙作詞為廣州市鄉村和大學生村官創作了近百首村歌,其中的一首《王子山之歌》獲全國第二屆村歌銀獎併入選「全國十佳村歌」,《西南村之歌》與《鹿頸村之歌》獲優秀歌曲獎,李獻玉並於今年一月中旬應邀到人民大會堂演唱自己創作的獲獎村歌。葉才生的長篇紀實體組詩集《還看香山》獲廣東省「五個一」工程獎。新加盟五月詩社網絡詩人冬原的長篇敘事詩《高原走來的女人》是近些年國內詩壇鮮見的優秀長篇敘事詩作品,最近被出版社選中,作為重點作品出版。由菲律賓瑪寧寧.明克蘭特文學基金會舉辦的面向全球的瑪寧寧.明克蘭特青年詩歌大獎,已經連續舉辦過多屆。其中第一、二、四、五屆該獎中文組的唯一獲獎者,分別是五月詩社推薦的青年詩人葉才生、陳斯媛、潘偉麗、陳曉燕;陳蔚、張惠潮獲提名獎。陳斯媛還曾應邀於2007年9月20日赴菲律賓馬尼拉出席頒獎典禮和進行文學交流活動。2010年廣東省詩歌最高獎——首屆廣東省大沙田詩歌獎揭曉,五月詩社榮獲唯一的「民間團體獎」。授獎辭指出:「 五月詩社是廣東乃至全國新詩社團的一朵奇葩。它僻處粵北而20餘年長盛不衰,出作品、聚人才、傳文明,具有鮮明的地域性藝術風格和自覺的現實主義精神。它在實踐中關注現實,在詩人修養上講操守和使命感,使整個詩社的活動內涵豐富外延廣闊,形成了獨樹一幟的「五月詩社現象」。
從1995年至2008年6月,在詩社顧問、著名詩人韋丘的帶領下,五月詩社骨幹承擔起霍英東基金會和銘源基金在紅三角老區實施大規模「文教扶貧」善舉的具體工作,推動捐建了包括小學中學和大學二級學院在內的五十項希望工程。組織舉辦了超過六千名大中小學生參加的四十六屆校園文學夏令營;編輯出版了「粵北文學叢書」「紅三角文學叢書」八輯和中英對照「紅三角詩叢」三輯共一百五十多部文學著作,2012年為慶祝五月詩社三十年編輯出版了包括數百萬字的三部合集和二十部個人詩文專集。並帶動和協助組織推動紅三角地區一百多個校園文學社團和縣市兩級青年文學會的發展。
在霍英東基金會和香港銘源基金於2008年6月結束對紅三角「文教扶貧」善舉以來近三年時間裡,五月詩社的 正常活動依然依靠自身的力量繼續發展,且不斷有新人加盟,從最初的十多人逐步擴大到如今骨幹老中青詩人一百多人,還有數百名各省市區和海外的「五月詩箋網」網友經常登錄發表詩文作品。五月詩社與時俱進,老中青詩人繼續耕耘。「五月詩箋」網站的改版開通,預示著詩社進入一個發展的新階段。「五月詩箋網」吸引了海內外眾多詩人和新詩愛好者加盟,全國各省市區幾乎都有詩人上網發表新作,海外的越南、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等地的華文詩人在詩網發表了大量作品,推動了海內外華文詩壇的交流發展。泰國《中華日報》、菲律賓《世界日報》、越南《西貢解放日報》等海外報分別推出五月詩社作品專輯和評論。其中泰國最具影響力的華文大報《中華日報》副刊每半個月推出一個「夢是唯一行李——五月詩箋網作品專輯」,至今已連續刊出三十多個五月詩歌專輯,發表了五百百多首五月詩人的新作。目前「五月詩箋」影響正在不斷擴展。五月詩箋網在沒有政府一分錢資金支持的情況下,依靠五月詩人自身和社會愛心慈善力量的支持,繼續舉辦全國性的征聯、題照詩競賽、兒童詩競賽、徽文學徵文、「夢想空間」獎勵文化旅遊徵文等群眾詩歌文化活動,還與廣東移動韶關分公司成立了紅段子創作基地,最近還創辦了曲江茶文化協會,上線開通了「茶禪韶州網」(www.ccszw.net),大力推廣茶禪文化,正在為社會文明建設作出五月詩人紮紮實實的一份貢獻。
2014年4月17日
■五月詩社作品選(1)■
●社會新字典 (組詩)●
桂漢標
▲ 網 ▼
這個字 曾攪動
被凍僵的泱泱詩河
多少浪花驚駭迸濺
幾十年激流奔湧
似乎悄無波瀾
淹沒了每一個角落
雨絲風片 雷鳴電閃
乖乖聽命於
慾望和智慧的編織
天地人緊密勾連
剪不斷 理還亂
最是法網不能鬆懈
手拉手吧 任憑
每一寸時空都被經緯
網羅不了的是心的呼吸
▲ 閃 ▼
夜黑風高 一道
喚醒的希望
果決殺出了黎明
月籠山野 一點
飛舞的螢光
潤了枯萎的浪漫
這是一個疾速的時代
網絡上遛?一瞬間
僅初見便敲定喜宴
明暗飄忽 想
遮掩躲避 偏偏
呈現於迷你小小說
信奉人生如閃吧
做一顆流星
發出自己的光芒
▲ 切 ▼
不見荻花秋風 不聞
潯陽江頭琵琶聲
長憶嘈嘈切切情懷
詩仙磨針時 曾想否
對酌山月 挽蜀道
磋成天降銀河千古絕唱
而今 網洋恣肆中
輕蔑一聲 幾許
不屑 自信 決絕
歷史如切 螺旋狀
總在摩搓中上升
盲目割斷難近天道
萬類本切鄰 心切切
悲憫彈撥深深愛
切音一曲壯歌行
▲ 雷 ▼
抖顫冷云 春訊來了
撕碎旱火 甘霖灑了
大地傾聽最悅耳的音響
三月蕩漾柔柔溫情
叫亮一個愛的姓氏
生活發出最剔透的笑聲
凌厲 何時變軟了
隆隆而來的 竟被
無厘頭扮成時尚小丑
調侃吧 自樂樂人
傾吐絲絲的無奈
雷翻不了世俗的心
最可惡 廟堂之上
雷鳴瓦釜 唾沫橫飛
真該萬鈞雷霆怒掃一空
▲ 被 ▼
古樹斷枝 嫩芽如淚
閃閃 濕了豪宅風雅
多少根葉呵 痛埋深山裡
金籠鸚鵡 玉環偑腳
彩翼撲楞楞 「幸福嗎」
舌尖捲動總是「辛苦嘛」
生靈各有自己的呼吸
憑什麼聽命於一尊
越俎代庖本源自私心
寧要一寸痛感體驗
不羨十尺快樂虛飾
尊嚴 從來不靠賜予
被感覺 被平均 被固化
歌舞昇平的當今時世呵
期待掀開你的蓋頭來
▲ 微 ▼
飄呵小水滴 遇上微塵
緊緊糾纏著 霧與霾
大都市 脫不開一片渾濁
城外溪頭薺菜花 笑了
纖纖縷縷 光炫手機
瞬時間 春綠了江南岸
時空激流滌盪 浪花
每一朵都那麼細微
再細微也有自己的脈搏
這是探幽入微的時代
微博、微信、微視、微電影
說不完的伯爵鉑金薄荷糖
每一種呼吸 每一次心跳
在同一片云中相交相融
夢呵 彰顯於無邊的寥廓
2014年3月22—26日凌晨
●方寸之間(外兩首)●
周 曦
從掌心方寸
流浪到指尖方寸
最後 名與姓
在方寸間安寧
▲ 青桑 ▼
當我走進春天
你還能認出冬天的我?
你是否仍躲在無聲的黑白裡
假裝不曾經歷四季
你看見我春夏的果實
秋冬的蜷縮
卻未發現
時光的足跡悄無聲息
▲ 這個三月 ▼
這個三月春風蒙上了黑面
天空垂著冷冽的淚
我沒有看見春天
幾把彎刀刺破黑夜
零落了一朵朵玫瑰
一場噩夢驚慟了春城
這個三月馬航370客機
迷失了天空、陸地和大海
至今沒有露出春天的臉
在生命的春天裡告別
春天的生命。還沒有說別離
離別就已經啟程
這個三月一盞盞燭火
點亮了世界。顫慄的春天
依然春暖花開
【原载菲律宾《世界日报》2014年5月15日“文艺”副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