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开始,养成了边洗衣服边听江小北的“声音的味道”的习惯。
江小北的声音总让我想到一个词:充实。
也许,源于他选择的题材,情感饱满、思想自由、灵魂飞扬……
比如我现在正在听的专题:《春暖花开,如果海子复活》。他说:“无数人在他的诗歌里看到他们希望看到的东西:精神、纯真、自由。他永远是个偶像。”
我不是海子的粉丝。
当年第一次知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还是因为胡畔把它演绎成一首歌。
但是,我想我懂得一点,海子的诗。只是,一点点,诗里的心情。
春天,十个海子都复活。他的诗。今天的人的期盼。
海子却永远停留在25年前的那个春天。
明媚的春天,常常成为某些人忧伤的代言词。
是的,亲爱的,你知道,春光太美好,自然会让善感的心灵为之担忧。担忧它过早逝去,担忧它的不可挽留。
诗人,是敏感的预知的。因为看得太远看得太透,诗人容易忧伤诗人容易绝望。
我把诗人的情绪叫作“绝望”。
诸如一把扣在脑袋上的枪,一个闪念之间,枪也许就会响,人倒下时,该是带着微笑的吧?
生活何其强大,何其丰富。可,你不知道,对于某一类人来说,生活会有一个瞬间是空白的,是匮乏的。走不出来,他便选择不走出来了。
不知为何我想起了渡边淳一的《失乐园》。 他们说那是悲剧的结局,我却从来都认为那是喜剧、圆满的结局。死亡不是坏事。死亡是一种成全。
不管它成全的是什么。它都是生活的一种姿态,也可以美好。
在听海子的《日记》:“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有没有人告诉你:一个男子叫出的温情的称呼是“姐姐”,就像一个女孩最娇媚的称呼异性为“哥哥”。
我是听出了柔软。
小北的声音不属于青涩。他是成熟型的带着磁性的声音。但这一声“姐姐”,却着实有亲昵无比的演绎。我把他和海子划了等号。
我在揣摩海子写诗的心情。
他是有个可以亲昵如此的姐姐吗?
不知为何,我把自己放置期间。
是的,很多人叫我姐姐。我乐于承受,也承受了多年。
我有那么多的弟弟,也有那么多的哥哥。
亲昵如此意味的,却屈指可数。不是说人少,而是说时光有限。
我们输给的永远不是人。而是时间。
好吧,“今夜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我只想你。”
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春天,理解尘土飞扬的生活,愿意静下来贴近生活、接纳春天。
诗人说的春天,被代代爱诗的人欣赏、喜欢着、吟诵着。
他永远是我们的偶像。却无比孤独。
灵魂,过于清高,心灵自然就无比落寞。
思维的跳跃可以快到你不可思议。亲爱的,我们却常常不能明白,因为我们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不清真实的东西。
这是人间的春天。我的,2014。春暖花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