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评论>>诗的感情和形象
 
诗的感情和形象
  文 / 谢方生
                     




                ——二o一四年八月二十五曰顺德书香节上的演讲
    
    
    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诗的感情最丰富、最强烈、最纯真、最复杂。所以,人们常说诗是感情的产物。如李白的千古绝唱《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寥廖二十个字,饱含着浓烈的思乡之情,荡漾着绵绵乡愁。人生活在社会上,自然会遇上各种人和事、景和物,经历成功或失败、顺境或逆境,喜怒哀乐,甜酸苦辣,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就是感受,感受既多,叠累在心,人非草木,哪能无情?感而生情,由情而成诗。
  唐代诗人白居易对此作了科学的解读: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杉於歌诗矣。凡是写得好的诗,都不是冷冰冰的,作者构思动笔时,必然心潮澎湃,热血奔涌。郭沫若的名诗《地球,我的母亲》,写作该诗时他在日本留学,那天上今,他在福冈图书馆看书,诗的灵感忽来,激动得坐立不安。他于是走出图书馆,到馆后僻静的石子路上去,脱掉木屐,光着足奔走若狂,乃至率性倒在路上睡觉,真想亲切地和地球母亲亲昵,受她的拥抱。诗与其他文章不同,没有感情冲动,根本写不出来,即使勉强写出来,也是畸形儿,只能算文字游戏,没有生命力。清朝的乾隆皇帝几乎天天写诗,没感融也硬写,他一生留下一万多首诗,但沒有几首被后人记住。这一点我有铭心刻骨的体会。我中学时代开始写诗,读大学时写得更勤,参加工作后仍在不断地写,仿砩自己的生命属於诗,为诗而活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诗坛刮起现代风形形色色的朦胧诗、潜意识流诗、报刊,我一时手足无措,拼命去追赶所谓潮流,结果追来追去,一点诗兴也没有了,对外界事物麻木了,心如古井,波澜不兴。我发誓再不写诗了,象远离毒品一样远离诗歌。从一九九三牟至二oo八年十五六年间,我没有写过一首诗,也写不出诗。
  诗离不开感情,但光有感情还不行,还要形于歌诗,即以形象的、精炼的诗化的语言将内心的燃烧的感情表现出来,才能形成优美的诗篇。一个山里男子疯狂地爱上一个姑娘,爱得天昏地黑,爱得死去活来。他写诗向姑娘表白:我喜欢你,十分地爱你,沒有你我活着没意义,我对你永不变心!"他的话没有错误,感情也是强烈、真实、挚诚的,然而这不是诗的语言,只能算是散文、小说或记叙文的平淡语言,因为其缺乏生动感人的形象,无可视感可触感。而一首写爱情的民歌则不同,哥是喜鹊天上飞,妹是山中一枝梅。喜鹊落在梅树上,石头打来也不飞。作看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的爱具体形象地展示出来,将男子勇敢追求幸福爱情的决心和对爱情的忠贞,描绘得活灵活现淋漓尽致。这是一首好诗!
  中国是诗之国,最早的文学作品就是诗。古人对诗歌形成了公认的审美标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其实这是诗的形象化问题。唐代山水诗人王维在这个方面树立了标杆。他在《山居秋瞑》中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幅恬静幽美的秋色图画中,明显地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羡慕神往的情怀,展现了诗人淡薄功名利禄讨厌官场的人生价值取向。时下,我们一些诗作品位不高,缺乏诗味,问题主要出在诗的形象上面。如一首叫《增城区实验中学新校徽的诞生》的诗:好事多磨历数轮,校徽创意内涵深。实中文化新篇目,引领师生绘丽春。全诗四行,全是抽象的标语口号式的话,缺乏生动感人的诗歌形象。严格地说,这不是诗,打油诗也算不上。欲写出好诗,一定要千方百计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捕捉能准确完美地表达思想感情的形象。我很久就想写一首诗歌颂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的丰功伟绩,苦于一直找不到适合表达对他老人象爱戴敬佩之情的形象,诗写不出来。八月二十一日凌晨五时一觉醒来,我忽然想到儿子、母亲的具体形象,儿子以改革开放举措使母亲青春焕发,过上了体面的生活。我联想开去,这不正是小平同志力挽狂澜,使古老的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生动形象的写照吗?我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打开台灯在微上快速书写,采用象征手法,不到半个钟头就写成了《奇迹一一一纪念小平同志诞辰11o周年》:母亲深夜的声声长叹,母亲苍老贫血的容颜,象锋利无比的尖刀,剌向一个孝子的心田。他流着泪上下求索,走遍了人类智慧的万水千山,找到改革开放的法宝,把中国社会带进新纪元。工厂结束了不产商品产政治,土地告别了不长粮食长谎言,人民有了思想和创造,市场有了地位和尊严。母亲五千年的白发,一夜间变成满头青丝,就象青春少女一般。她矫健地走出老屋,穿戴时氅光鲜,笑得那么灿烂……
  这首短诗,以母亲象征祖國,儿子象征小平,母亲白发变青丝、走出老屋、穿戴光鲜、笑容灿烂等组合形象,象征中国的巨大变化,比较准确、生动、深刻地表达了我对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深厚感情。
  由此可见,感情是诗之灵魂,形象是诗之生命。也是诗的两个翅膀,没有翅膀,诗飞不起来。我们学习写诗,就要抓住感情和形象两个关键环节,扎扎实实下苦功,培养诗的感情,捕捉诗的形象。谢谢各位听我讲诗。
    
    
    
2014/9/2 18:44:12 发表 | 责任编辑:桂汉标
本文共有评论 5 篇︱已被阅读过 604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1976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