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回不去的那些年少时光》有感
暑假,女儿学校安排家长也要做暑假作业:要求与孩子一起看完《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长篇小说后各写一篇读后感。我抽空看完了桐华写的这本青春小说,感动之余,欣然落笔。
---题记
读完了桐华的青春小说《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后,罗大佑的歌曲《追梦人》刹那间又飘过我了的心头:
让青春吹动了你的长发让它牵引你的梦,
不知不觉这城市的历史已记取了你的笑容
……
作者借着罗琦琦的传奇故事,叙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期,从小学、初中到高考后一段段难忘的经历:少女罗琦琦叛逆桀骜。在学校,她周旋于老师、同学、作业、考试之间;受挫后,又留连于游戏机房、歌舞厅等小混混斗殴纵情的社会。友情、爱情一时模糊了她的双眼……
从琦琦身上,我看到了独立和自强:从无条件让宠于妹妹,到受尽老师刁难时的独自面对;从考试失利后每天清晨起来朗读,到次次名列年级第一;从班里文艺晚会的策划,到被清华录取的高材生。“当一个女子既美丽又坚强时,她将无往不胜”、“千万别放弃,有了第一次放弃,你的人生就会习惯知难而退。可是你克服过去,你的人生则会习惯迎风破浪而前进!”这些话既是对她成功的注脚,也是对所有青少年的鼓励与鞭策!
小说成功刻画了一系列老师的形象:小学势利的数学赵老师,对无权无势的琦琦进行无情的抨击、污辱,从此琦琦便流落到游戏机房、歌舞厅。幸运的是,来了一个高老师,她喜欢笑,从不责骂学生,对坏学生更耐心,从此琦琦的人生亮起了一盏明灯。但愿这样的老师越来越多!更有初一英语老师兼班主任 ――“聚宝盆”崔老师,自琦琦叫了他一声外号后,调位置、走廊罚站、操场罚站轮番侍候。但愿有此怪僻的老师能闻过自新!最讨厌流行歌曲中“我爱你”的教导主任这个形象也让人过目不忘,显示了作者深厚的生活功底。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影响非同一般:琦琦的爸妈只关心妹妹,而忽略了她的存在;张骏的父母长年在外,打架斗殴、交女友等便成为他的家常便饭。许小波的爸爸早逝,他只好在歌舞厅打工,后被人诬陷贩毒而被开除学籍。相反,神童陈劲基于良好的家庭氛围,顺利考上了清华。这些案例,让我们做家长的不得不掩卷深思!
桐华对早恋下了重笔:张骏以皮相和绯闻扬名校内外;琦琦在外寻找精神寄托恋上张骏;葛晓菲单恋乐手王征,却被歌舞厅的混混轮奸,最后离家出走;许小波被开除后,为了琦琦的前程绝然与她断交。这些无不折射出家庭、社会、学校等对早恋的推波助澜,歌颂了少年之间的纯真友情,也对早恋的青少年敲响了警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是我的年少时光,小说里我依稀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高考之后蓦然回首,短暂的青春期已一晃而过,我才发现一切不能重来!
前几天,我应邀回到母校,分别给考上重本的大学生、贫困生频发奖学金、助学金,父母官也给我们每位捐款人回赠了青花瓷的纪念圆盘。当看到一张张青春的笑脸和白发苍苍的老师,泪水不由地湿润了我的双眼!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著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席慕容在《青春》这首诗发出这样的感叹!时光匆匆,切莫让年华付水流;岁月如梭,更莫使金樽空对月!否则等到了我们这个年纪,悔之晚矣!
看我看一眼吧莫让红颜守空枕,
青春无悔不死永远的爱人!
让流浪的足迹在荒漠里写下永久的回忆,
飘去飘来的笔迹是深藏的激情你的心语。
我想,罗大佑的《追梦人》不仅是对逝去作家三毛的怀念,更是对那一去不复返的青春的惋惜和追忆!
努力吧,追梦的少年!珍惜吧,这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2014年08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