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堡城卖荒凉,
绝地苍狼遗粗犷;
影视传奇名海外,
大漠豪情张贤亮。
这是我在我的旅游诗集《踏歌中国》对西部华夏影视城的赞叹!按张贤亮自己说,华夏影视城是他的立体文学作品,除了影视城之外,还有老银川一条街是他的另一个立体文学作品。
当然张贤亮的平面文学作品影响更深。《灵与肉》、《绿化树》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是张贤亮自传体伤痕小说的三部曲。描述了灵与肉的激烈较量。《绿化树》的男主人公章永磷,一个劳改农场服刑的右派知识分子,只身面对着三重饥饿:严重的肠胃型饥饿、性饥饿和精神饥饿。前两者属于肉,而第三种则属于灵。
早在50年代初读中学时他就开始文学创作,1955年从北京移居宁夏,先当农民后任教员。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因发表诗歌《大风歌》被划为“右派分子”,押送农场“劳动改造” 长达22年。1979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恢复名誉,重新执笔后创作小说、散文、评论、电影剧本,成为中国当代重要作家之一。
张贤亮曾三次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1980年的《灵与肉》、1983的《肖尔布拉克》、1984的《绿化树》),多次获得全国性文学刊物奖,有9部小说改编成电影电视搬上银幕(《牧马人》、《黑炮事件》、《肖尔布拉克》、《龙种》、《异想天开》、《我们是世界》、《男人的风格》、《老人与狗》、《河的子孙》);
华夏影视城位于银川市城西北郊空旷的荒野上,有两座古代城堡遗址,即镇北堡古城,现为华夏西部影视城所在地。
沿城公路边古城堡称为“明城”,是建于明代弘治年间的一所驻扎边防的兵营,于清代被地震摧毁。清城是“明城”颓塌后在乾隆年间修建的。1961年,在此附近南梁农场劳动的张贤亮来这里赶集,他穿过位于古堡北边的树林,进入旷野,远远地被清城所震撼,古堡虽塌而气势犹在。他平反后将镇北堡写进了小说《绿化树》中,在书中称为“镇南堡”,并特别指出最适合进入电影镜头。
他调入宁夏文联后介绍张军钊拍《一个和八个》,摄影师是张艺谋。又请谢晋拍他的小说《灵与肉》,在此取景(即《牧马人》),两座废墟与电影电视界结缘。1992年底,在张贤亮的集资、组织、策划下,华夏西部影视城于1993年9月21日正式开业,成为中国西部电影的标记,“一片荒凉,有文化妆点成奇观;两座废墟,经艺术加工变瑰宝”,迄今为止,已拍摄了《黄河绝恋》、《黄河谣》、《牧马人》、《红高粱》、《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绝地苍狼》、《大漠豪情》均取景于此。
“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并非夸大其词。近年来又增添了著名影片《刺陵》《锦衣卫》与《越光宝盒》等,现有各类影视片场景140余处。华夏西部影视城是近年来新开发的集影视拍摄与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新景点,城内有昊王宫、德明殿、夜落隔王宫等建筑,在影视一条街上有茶馆、小庙等极具西北风俗的背景,展厅内则展示了大量的服装道具以及拍片时的剧照。
现在,影视城已成为拍摄西部风光的优良基地,被誉为东方好莱坞。是银川市首家5A级旅游景区,被评为“中国最受欢迎旅游目的地”和“中国最佳旅游景区”,并被宁夏回汉乡亲誉为“宁夏之宝”,是中国文化产业成功的典范之一。
作为一个作家,张贤亮通过创办经营镇北堡西部影城,积累了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出“文化是第二生产力”的论断,以镇北堡西部影城的成功,证明了文化在科学技术之后也是产生高附加值的重要手段,为我国加强文化产业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另一类范例。
自2010年初开始,张贤亮先生以个人名义每年捐赠150至180万元对宁夏贫困的患者实施“救生行动”。近年来,救助患者达到百余人次,他关爱弱势群体的行动在社会中起到了巨大的反响。对于自己的员工,张贤亮先生永远使用人性化的管理并严格要求,教育他们对于需要的帮助的人永远要伸出援助的手,每一个人做人都要学会感恩!
2014年9月27日,张贤亮因病驾鹤西去,但这个西部大侠客留下的平面与立体的文学作品,将与世长存!
2014年09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