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美丽的韶城。
清澈的河水穿城静静地流过,河堤上绿树婆娑,花草斗妍,百鸟争鸣。
六十多岁的爷爷领着上幼儿园的孙子在图画般的武江河堤上,慢慢地走着,走着。天真的幼儿不断朝爷爷提出许多幼稚的问题,逗得爷爷忍不住大笑起来。
突然,天上飘下了濛濛细雨。
“爷爷,天下雨了,咱们回去吧。”
“孩子,这不是雨,是天在流泪。”
“爷爷,你骗人,不是好孩子,天怎么会流泪呢?”孩子天真的眼睛里充满疑惑。
“孩子,天也会流泪,因为不久前,离我们不远的上游有一个解放军战士为抢救人民群众而自己却被洪水卷走,再也没有回来,他才19岁呵,多好的一个青年,我们大家被他感动得流泪,天也被他感动,所以才会流泪……”
爷爷的眼里已是老泪纵横,他给孙子叙述着,叙述着这个感人的故事……
一、他将希望给他人,把死亡留给自己
2006年7月15日
一场百年未遇的大洪灾在洗劫着韶关,大雨倾盆,山洪暴发,洪水象千万匹野马一样咆哮着从山上冲下来,冲下来……
多少村庄被淹没,
多少房屋被冲垮,
多少道路被冲塌,
多少庄稼被冲毁,
多少村民被围困……
奔腾不息的混浊河面上,飘浮着房梁、门板、家具、铁锅、禽畜的尸体……
韶关市广大军民投入了这场抗洪抢险中……
7月15日上午
韶关军分区作战值班室电话铃声又急骤地响了起来。电话中的内容是市浈江区犁市镇中寮村被大水围困,数百名村民生命危在旦夕,现要求韶关市军分区火速派冲锋舟前往中寮村抢救被困群众。
这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因为,当时军分区几乎全体官员已奔赴抗洪抢险第一线,军分区机关只留下几个后勤人员在看家。但群众的生命高于一切,必须无条件地去抢救。带队干部带上有抗洪经验的一级士官贾玉通驾舟前往。
正当二人整装出发时,副班长李大为跑了进来,要求参加抗洪。
“小李,你抗洪经验不足,就留下吧,机关同样缺人。”
“我是共产党员,现在正是在党和人民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一定要参加抗洪。”李大为无比激动,眼泪在他眼眶中打转。
“多好的一个战士呵!”带队干部终于点了头。
当他们三人驾着冲锋舟驶进中寮村时,映入他们眼帘的是汪洋中露着的摇摇欲坠的屋脊上蹲着的等待救援的许多村民。见到解放军的冲锋舟来到,一张张渴望的脸上露出了希望的喜色。呼救声在茫茫的洪水中显得分外地凄楚……
李大为心如火焚,当冲锋舟一靠近被困群众时,他“咚”地一声跳进洪水中。朝村民大喊:“乡亲们,大家不要慌张,一个一个来上船,你们就踏着我的肩膀上船吧!”
就这样,许多群众踏着李大为的肩膀走进了冲锋舟,冲锋舟刚开走不久,露在水面的房顶便倒塌在洪水之中……
水中的飘浮物确实太多,冲锋舟在水中艰难地行驶着,李大为想到还有许多群众在等待抢救,此时可真是时间就是生命哟!他连忙跳下水去推开水面上的飘浮物,让冲锋舟顺利地前进着。就这样,他们将受困群众送到了安全地带,又马上返回去抢救。一次又一次,不知往返了几十次,水中的李大为已是筋疲力尽了。但他仍坚持着,坚持着……
突然,一个浪头打来。一根碗口粗的木头一下子砸在李大为头上,他只觉得头上“嗡”地一声,两眼一黑倒在洪水中,战友惊叫着将他拉上冲锋舟。昏迷中的李大为在战友的呼唤中慢慢地醒了过来。战友要送他上岸休息,他坚决地摇摇头,又纵身跳进了水中。
7月16日晚上
连续两天一夜的奋战,李大为和战友疲惫已达到了极点,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只吃了一个盒饭,放下饭盒就倒在草地上,他们多么地需要休息呵!然而,指挥所又接到了紧急救援电话:村里还有14名群众未转移出来,他们身下的房屋随时会有倒塌的可能,必须马上去救援!
还有什么比群众生命更重要的呢?李大为和战士们又马上投入了战斗。
雨,越下越大;水,越涨越高;浪,越来越急;天,越来越黑,他们咬牙坚持着。将12名群众成功地送到了安全地带。这时,李大为因伤口的疼痛在折磨着他,他眼圈发黑,脸色苍白,嘴唇发紫……带队干部叫他休息,他说怎么样也要坚持到将最后一名群众救出来,要不,他不会安心。
最后两名群众顺利地踏上了冲锋舟。一上舟两名群众激动得哭了起来,口里在不断地讲着感谢共产党,感谢亲人解放军……
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堆顺水而下的木头朝冲锋舟迎面砸来!冲锋舟躲闪不及被打翻,舟上五个人全部掉进了咆哮的洪水中……
汹涌的洪水一个漩涡接一个漩涡,李大为和另一个村民梁建芳被卷进漩涡中,李大为顺势抱住了一根漂浮的木头,而梁建芳却惊慌失措地在漩涡挣扎着,死神一步一步向梁建芳逼近……
这个时候,李大为毫不迟疑地拼尽全力将木头推给了梁建芳,他将希望给了他人,将死亡留给了自己。
梁建芳抱着木头得救了。而李大为因疲劳过度,创伤在身,体力不支而被汹涌的漩涡卷了进去,再也没有起来。雨,越下越大了……
“大为,大为呵!”战友们哭喊着。
“解放军同志,解放军同志!”被救的群众哭喊着。
但是,被洪水卷走的李大为却无法听到人们声嘶力竭的呼唤了。
二、他在洪水中永恒
李大为就这样英勇地牺牲了。年仅19岁,军装在他身上只穿了一年多,党龄也仅有21天。他走时他没有留下一个眼神,一句话。但他用实际行动兑现了他的入党誓词,他用他年轻的生命,捍卫了八一军旗,让鲜红的军旗永远在阳光下高高飘扬!
李大为虽然牺牲了,中寮村580多名群众却安全地脱险了。其中有85名受困群众是踏着李大为的肩膀、踩着李大为的手臂登上冲锋舟的。
李大为走了,中寮村的村民们在河边守着,他们期待着这个年青的解放军会奇迹般地从水中浮上来。一位白发苍苍的九旬老人在水边整整守了三天。老人哭得两眼通红,口里反复地呢喃:“解放军,您回来,您回来呀……”然而,李大为是再也回不来了……
李大为走了,村民们按照当地传统风俗,连续几天为他们心中的英雄烧纸,烧香,磕头,跪拜……他们为英雄祈祷,祝愿英雄在另一个世间中也当英雄……
当李大为的父母来到李大为牺牲的地方时,几十名被救群众不约而齐地跪倒在李大为父母面前,泣不成声……
2006年8月3日,广省军区给李大为追记一等功。
2006年8月5日,广东省政府追认李大为为革命烈士。
2006年12月,李大为被评为“感动广东十大新闻人物”。同月,被列入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央视一套东方时空栏目播出《感动中国——李大为》。
2008年5月,广州军区授予李大为“舍己为民好战士”荣誉称号。
更令人欣慰的是,被洪水冲垮的中寮村全体灾民已住进了新建的新村。他们在这块劫后余生的土地上开展抗灾自救取得了很可观的成绩。每当李大为牺牲的那天,村民们自发地到河边去祭奠他们心中的恩人,告诉他村里的巨大变化。假如李大为九泉有知,他也会感到欣慰的。
李大为,你就安息吧!
三、他在人民心中留下了名字
十九岁的生命,确实是个很短暂的生命。但是一个人是不能用生命的长短来计算的。著名诗人裴多芬讲过这么一句话:“生命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李大为虽然只走过了十九个短暂的春秋,但他在广大人民心目中的却是一个值得称颂值得怀念的英雄!英雄,不是任何人都能当的,每一个英雄后面都有许多动人的故事。从李大为短短的足迹中,我们就可以得到结论……
他出生于湘南山区一个偏辟的小城镇,那里是个革命老区,解放后建有烈士陵园。李大为从小在老师的带领下逢清明节去烈士陵园扫墓。稍大一点,他常一个人去烈士陵园,在烈士墓前久久不愿离去,在作文中他写道长大要当一名解放军保卫祖国。
正因有这个志向,所以他在职业中学毕业后放弃了每月2500元工资开铲车的工作,而选择了进军营。那个时候,在湘南山区每月2500元的数字可是诱人的数目呵,何况他家里还欠着别人一大笔债呢?为还债,他父母亲只好双双外出到广东打工还债。但保卫祖国是更重要的事,为此,他只有向父母表示歉意。因为,他太喜欢当解放军了。
到部队后,他无论工作怎样忙他也总是不懈地学习业务和政治,同时也学习中国共产党党章,他以共产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在入党申请书上写道:“人是要有理想的,我保证当兵就要争取当优秀士兵,入党就争取做优秀党员。”
他是这样讲的,也是这样做的。新兵训练,他以全优的成绩通过。分到军分区总机班后,他日夜不停地学习,不到一个月就学会了有线话务、线路维修两个专业。他工作之余抓紧时间学电脑,连续几个月夜夜熬到第二天凌晨,很快掌握了电脑的许多知识。他身兼打字员、公务员、警备纠察员等职务。他对每一个职务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因表现突出而被省军区评为“优秀通信值勤员”。评选优秀士兵时,他以全票当选。
他到纠察班担任副班长时,带领两名战士上路执勤查假军车,他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被查的假军车主见他年轻便与他套近乎,要他手下留情,并许诺给每个人2000元的好处费。被他严正拒绝,按条例对假军车主进行处罚。类似情况,在他执勤中遇到5次,每次均是按条例处制。
他执法正直,面对邪恶他也嫉恶如仇。一次他见到几个青年将一台豪华摩托车往河里推,他断定这里面定有蹊跷。人民卫士的责任感驱使他走上前去。几名青年依仗人多,恶狠狠地想朝他下手,他毫不畏惧地与他们斗争。在闻讯而来的几个战士协助下制服了这几个人,并顺藤摸瓜地捣毁了这一犯罪团伙。几天后,事主和派出所民警来到军分区,将印有“人民卫士为人民”的锦旗送到了李大为手中。
战友家中经济有困难,他将平日攒下的津贴全部取出来给战友;军区组织官兵向失学儿童捐款,他一下子拿出了二个月的津贴费。
还有……
他就是这么一个人,心里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
李大为走了,然而他舍己为人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人间。
事隔二年后,几个上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放学回家,经过武江河堤,天上飘起了濛濛细雨。
一个小孩说:“下雨了,我们快点回家吧。”
另一个小孩说:“不是下雨,是天在流泪。”
“天怎么会流泪呢?”其它小孩不相信。
“听爷爷说,在离这里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名叫李大为的解放军因抢救人民群众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那时他才19岁,所以天也被他感动而流泪……”
是呵,李大为的事迹,不仅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也感动了苍天!
李大为,你永垂不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