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气壮山河的诗句,是冲天大将军黄巢写下的。提起黄巢,凡是有点历史知识的人均会知道他是一个杰出的农民起义领袖,他不服朝廷的苛捐杂税,不服地方官欺压百姓而揭竿起义,老百姓纷纷响应,使起义队伍在很短时期内就壮大起来。虽然由于种种原因黄巢起义后来还是失败了,但他的名字一直流传下来,留在老百姓的心中……
但是,黄巢曾经在粤、赣、湘三省交界处扎营布寨与官兵殊死搏斗的事大概知道的人就不会很多了。笔者前段时间曾几次到过粤赣、湘交界黄巢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在品味着曾经是铁马金弋,杀声震天古战场的同时也领略到了这个地方令人叫绝的风景。
这个地方湖南汝城人叫汜水山,江西崇义人叫万时山,而广东仁化长江人则称之为万紫山。她的位置就在三省交界的中间,故有“一脚踏三省”,或“鸡鸣三省闻”之说。从仁化丹霞山山门乘车往湖南方向到三江口往右拐到热水温泉便是,全程68公里。
这个地方是次原始森林,山上林木茂盛,水清如镜,深山里居有畲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密林中偶尔现出砖房和草房在烟云中时隐时现,其景确为叫绝,真不乏“白云深处有人家”的诗意。
这里还有十里竹海,翠绿的竹林在风吹动之下卷起阵阵绿浪蔚为壮观。一条崎岖山道在密林中蜿蜒向上,眼看前面就是尽头,但一拐弯一条山道又出现在眼前。如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放在这里也相当地恰当。这条路还是当年中央红军长征时走过的路,置身于此,似乎见到身揹斗笠,脚穿草鞋的铁红军在这里艰难地跋涉,杆杆红旗在风中招展。“山上山下,风卷红旗如画。”伟人的诗句给人们展现的雄壮画面在此便可体现。
沿山道走去,一路上有好几个瀑布,一个比一个雄伟,特别是最后一个瀑布更令人叫好。当地老百姓将此地称为飞水寨。李白先生如果到过这里的话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名句也许会留在这里。与笔者一块爬山的人民大学旅游系邓老教授说这里的风景可以与井冈山的九龙潭媲美。而且这里空气特别清新,六十多岁的邓老教授爬了一个多钟头的山,胸腔里没有一点压迫感,甚至没有出汗,没有气喘。老教授感慨地说这里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
黄巢战斗过的地方是在海拔1700多米高的山上,这山三面峭陡有如刀切,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上山,在山上设一关卡便有一夫挡关万夫莫开之势。故这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令人称奇的是这么险峻山上的山顶居然有一大块平地将近有万亩之阔,上面没有树木、只是芳草萋萋有如蒙古大草原。当地的农民在农闲之时各自将牛赶到此处,牛在深草处吃得腰圆膘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一幅北国图画在这里再现。
在深草中仔细寻找,可见断缺的墙基和分散的残灶,这是当年黄巢军队留下的。望着这些遗迹,就使人想到一身戎装的冲天大将军黄巢手握三尺龙泉佇立在城垛上遥望着长安的方向想着挥师北上直捣长安将统治者赶下宝座,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一阵风刮过,吹乱了他头盔上的红缨,撩起了他身上的黄色披风……
您若再往下看就可以见到白云缭绕中的层层梯田,那重重叠叠的梯田从山脚螺旋式地排到山顶。春夏一遍绿色,深秋一遍金黄,身着各色衣服的村姑在田里忙碌……多美啊!真有如一幅绝美的田园风情国画。
如今,这个地方正在被开发成为旅游点,原来的山道已扩大砌上石块成为节节石阶直达瀑布。另一条盘山公路正在修建,到时游人可乘车而上到古战场欣赏完高山草原后便可步行红军路观赏一路瀑布群和十里竹海。在青山绿水,竹海飞瀑之中穿梭行走,真有人在画中走之感,多久地惬意哟。
朋友们,您们有兴趣么?不妨去走走,去时千万别忘了带上您的相机,在这里您会拍摄到您满意的画面,留下美好的记忆。您更会觉得不虚此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