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散文>>哦,家乡的那座小桥
 
哦,家乡的那座小桥
  文 / 周嵘

     家乡有一座小桥。
     小桥是用石块垒起的弯弯有如半月的石拱桥,石缝中的石灰清晰可见,顽强的小草从石缝中挤出来在风中轻轻地摇摆着,桥下的河水清澈如镜,小时候,我们一群小伙伴经常站在桥上观看水底畅游的小鱼和水面上倒映着桥的影子,那高兴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桥的两端有数棵老梅树,茂密的枝叶似乎遮盖了整个桥面,所以,这里又成了村民们夏天乘凉的好地方,大家在这里摇着大葵扇天南地北的讲着三国、水浒和一些新近发生的事……人人脸上写着的是无比的惬意。
     听奶奶说这里原来是一座独木桥,村民们行走在桥上时均小心翼翼,但还是有过小孩过桥时掉下河的事例发生。每逢涨水时,汹涌的洪水就会将木桥冲垮,水退后村民们又在河上忙碌地搭桥,就这样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想在河上架一座牢固的桥成了村民们的一个最大的心愿。
     后来,在族长的号召下,村民纷纷集资要在河上架一座石桥,年轻的爷爷毫不迟疑地卖掉自己心爱的耕牛将款全部捐了出去。
     没想到族长却玩了个捐款被偷的把戏,村民们望着被撬坏的铜锁个个目瞪口呆,而粗中有细的爷爷却看出了是族长的阴谋,爷爷一怒之下将族长打下河中,便只身一人浪迹天涯……
     为了生存,爷爷受尽艰难困苦。一个机会,他去吃粮当兵,后来又进了讲武堂。他参加过讨袁战争、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一个毛头小伙已成了一个战功累累的标准军人。但他心里依然惦记着家乡的那座桥……
    南昌起义失败后,爷爷回到了家乡。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请来工匠与村民们一道在河面上架起了这座石拱桥。虽说这座桥几乎花完了爷爷的所有积蓄,但他笑着说为了完成这个心愿,值得!
     从此,河面上就有了这么一座造型别致并且又牢固的石拱桥。扛锄的老农、荷篮的村姑、挑担的后生、骑车的牧童……在桥面上悠然地过往。红日初升,一抹朝霞照在桥面上,桥头的农舍上空袅袅炊烟在晨风中冉冉升起……多么美丽的一幅农家乐哟!
     三十多年前,我穿上了军装,离家时恰逢天降细雨,爸爸在桥头送我,他谆谆叮嘱我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为国效力方是男儿本色!我含泪告别了爷爷,走出好远,回头一望,爷爷还站在桥头的那棵老梅树下朝我招手,我的脸上顿时湿漉漉的,有雨水,也有泪水……
     二十多年前,我回到了家乡,爷爷已经过世两年。奶奶说爷爷在病危时不让通知我,怕影响我的工作。他还要家人们将他埋葬在离村庄不远的山岗上,他要永远看到这座染有他心血和汗水的石拱桥,更要看到每天从桥上走过的村民,看到他们脸上流露的笑容,看到他们的幸福生活……
     后来,我也经常抽空回家乡去探望亲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乡也在不断地变化,原来村庄周围的一大片土地全被政府征用,大概是因为需要吧,村前的小河从上游就被改道,小河已变得干涸,没有了以往的旖旎。村里人因口袋里有了钱也纷纷到公路旁建洋房,村庄也顿时寂静冷落起来。桥上已失去了昔日的热闹。只是偶尔飞来几只老鸦停在桥头的老梅树上干叫几声,其叫声令人伤怀。如果用“枯树老藤昏鸦”来形容此情此景最恰当不过了。不知躺在山岗上面对小桥的爷爷此时又是什么想法呢?是为眼前的荒凉而感到失落?还是为乡亲们过了好日子而高兴?
     时间是可以改变一切的,但改变不了的是回忆。每个人心里都可能有属于自己值得回忆的东西。尽管古老,尽管没多大价值,甚至平庸,但它毕竟是一个人在他走过的生活轨道里经历的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所以到现在我仍然忘不了故乡的那座小桥,忘不了我那坚强的爷爷……
2009/9/6 12:23:33 发表 | 责任编辑:冯春华
本文共有评论 -1 篇︱已被阅读过 558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6115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