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粮……”这首歌唱出了东北被日本侵略者侵占后,东北人民虽被迫流亡,但依然在沸腾的一颗颗爱国之心;也唱出了生活在黑土地上人民的坚强。在韶关,我认识了一位从东北这块黑土地上走来的女性,她的坚强,她的胸怀,她的善良无不给认识她的人留下深深的印象……
她从东北南下之时是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姑娘,南下广东时不是为了来淘金,而是与千万个北方青年一样,怀着一颗来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闯一闯世界,开拓视野,领略这改革开放城市的风貌……
来广东不久,她确实被这个美丽的城市吸引了,当然,其中还有一个吸引她的原因就是她在这里遇到了她心中的白马王子,丘比特的箭将两颗心穿在了一块。夫妻二人恩恩爱爱,公公婆婆待这来自东北的媳妇也疼爱有加,没多久,她们的爱情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小生命的来到更给这和谐的家庭又带来许多的欢乐。那时候,她的脸上整天是阳光灿烂。
古人曾有过“乐极生悲”的俗语。没想到,这个令人诅咒的事情竟然会降临在这个幸福的家庭里。先是公公因病去世,没多久,他那相敬如宾的丈夫又突然撒手西去,婆婆因打击过度突患病而被送进医院,病情一天重过一天,经诊断是癌症。
这真是灾难重重哟!这巨大打击竟降在一个弱女子身上,苍天是不是太残酷了一点?
从此,她每天要照顾小孩,又要照顾患病的婆婆,还要养家糊口……笑容从她的脸上渐渐地消逝了,过度的打击和操劳使她娇好的身材变得消瘦不堪,生活的重负、精神的打击……真不知道她那瘦小的身体怎样经受得起。
每天,她忙完一天的工作和家务时,已筋疲力尽,到深夜,面对孤独的灯光,看到孩子熟睡的模样,她忆起了过去的岁月,那是多么令人陶醉的日日夜夜哟,只可惜太短暂、太短暂了。而现在只能够“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暮色烟光殘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宋代词人柳永与赵会各自的半首蝶恋花就是她当时的写照。想到这些,她不禁沧然泪下……但她不敢哭出声来,她怕她的哭声会吵醒正在熟睡的婆婆和小孩……
她远在东北的父母得知她的处境,曾数次来电要她回去,她不答应,她说她怎么放得下重病的婆婆呢?老人丧夫丧子已够痛苦的了,如果她一走叫老人怎么活?也有朋友劝她找个人,但又有什么人能接受她这种条件和处境呢?婆婆虽说身体有病,心里还是相当明白的,婆婆老泪纵横地对她说:“孩子呵,你还年轻,不要为了我而太委屈了自己,你将我送去福利院吧,少了我这个累赘,你再找个人就方便多了……”
婆婆的心事她知道,老人是为了她而忍痛做出这样的决定。多好的婆婆呵。“您别说了,我怎么舍得丢下您,就是再苦、再累我也会坚持下去与您在一起……”
“孩子,你……”二人抱在了一块,泪水染湿了衣襟。窗外,飘起了濛濛细雨,老天也似乎为她们流泪。
如今,这仍然在为着这个家默默地操劳着,挣钱为婆婆治病,挣钱给小孩读书……见到小孩听话,学习成绩优良,见到婆婆精神状态不错,她疲惫的脸上又挂起了久违的笑容。
当夜深人静之时,她偶尔也会偷偷地哼上几句:“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她在思念故乡的爹娘……”
哦,讲了半天,还不知她的姓名呢?她叫张洋,是韶关一个房地产公司的售楼小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