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无故效颦席慕蓉《有月亮的晚上》一 文,只是前两日睡得着实有些早,许是过 于忙碌,身体疲乏了吧!以致于让我错过 了两轮最是圆满的月亮。今日中秋佳节月 圆夜,可不能再错过了。
人累了,总喜欢独处一室,让疲乏的身 体得到片刻的放松;心累了,总喜欢手捧 一书,让倦怠的心得到片刻的安宁。
席慕蓉在《有月亮的晚上》一文中写 道:“在这样的月夜里,很多忘不了的时刻 都会回来,这样一轮满月,一直不断地在 我的生命里出现,在每个忘不了的时刻里。”
这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让我想起儿时那些个有月亮的晚上。
十四年前的我的家乡,几座低矮的木 制瓦房惨淡地躲藏在大山之间、树林之 中。环境倒也清幽、纯净、一片祥和。春 有山花、夏有鸣蝉、秋有硕果、冬有瑞 雪。那时,还没有通电,有一盏煤油灯, 都要一再节约着使用。灯芯总是挑得很 短、很细,米粒般大小的昏黄的光还不足 以照亮四壁。于是在夜里,窗户总是开得 很大,只为等一轮明月。
淡淡的月光从窗外照进来,浅浅地映在房间的泥地上,投下柔柔的光辉。 在这样有月亮的晚上,我和母亲、父 亲总喜欢围坐在炉边,听母亲唱歌,听父 亲念诗。
“酒干倘卖无,酒干那倘卖无,酒干倘 卖无……”美妙的歌声就在这月夜响起,仿 佛在我耳边跳跃,又绕上房梁,穿过瓦 缝,挂在了杨树梢上,那儿还有一轮如今 夜般满盈的月亮。《酒干倘卖无》是我儿 时学会的第一首歌曲,当然,老师便是我 的母亲。
我咿咿呀呀的跟着母亲一句一句地 唱,倒是不记得用了多少个这样有月亮的 晚上了。不过,我终于还是学会了。至 今,我依然能够清楚、完整地唱完这首 歌。“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 家哪里有你,没有你那有我……”母亲,没 有你,哪有我?假如你不曾养育我,给我 温暖的生活,假如你不曾保护我,我的命 运将会是什么?哪里还有十四年后的我?
母亲,盈盈月光,请允许我掬一杯最清 的,敬于您。
父亲是高中毕业生,在那时我的家乡,已算得是大知识分子了。母亲教我唱 歌,父亲就必然要我学几首诗,说这般才 称得上“才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 月,低头思故乡。”愕然发现,是什么时候 我竟与这月结下了不解之缘?也许就是从 父亲口中吟出这首诗的时候吧!不过,那 时的我并不懂得这首诗的含义,只是觉得 它比我们幼儿园那些书报上的句子更加朗 朗上口罢了。
父亲念一句,我便跟着念一句,还学着幼儿园老师那样摇头晃脑地一句句念完,父亲说:“嗯嗯嗯!有点儿学诗的样子了。 ”母亲就在浅浅的月光中微笑着看着我和父 亲,而今想来,母亲那时的眼神,是那么 深情啊!这样的场景,只适合发生在这样 有月亮的晚上,月光浅浅、淡淡,要是有 了白炽灯,倒还破坏了气氛,失去了那般意境。
从父亲那儿学来的诗比我以后小学那几 年学来的还多,上小学时,语文老师教的 诗,我基本都会,只是有许多都不解其意 了。语文课的老师也常夸我厉害,我总 是红着小脸,用青涩的声音回答:“我爸爸比我还厉害呢!”
如今的我,也总喜欢提笔胡诌几句,对 于诗歌更是由衷的热爱,这怕是也与父亲 有关吧!
父亲,曜曜月华,请允许我掬一杯最 浓的,敬于您。
时过境迁,十四年后的今天,我独处 一室,手捧一书,静坐床头,那些个有月 亮的夜晚,也全都回来。我很庆幸,它们 全都回来。是啊!这样一轮满月,一直在 我的生命里出现,在每个忘不了的时刻 里。以前是,今夜是,以后也当还是…… 母亲的歌声在我的右耳边响起,父亲便在我左耳旁吟着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