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雄市首届名班主任结业典礼上的代表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学:
大家好!
在这个累累收获的金秋里,在这个温情满满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南雄市第一届名班主任结业激动人心的时刻。曾经,因为有着共同的教育追求,我们相聚在这里,一个个微笑,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一次次思想的碰撞,打开了我们教育的新天地。今天,我非常荣幸能作为南雄市第一届名班主任培训班的学员代表发言。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学员对教育局领导,对倾心栽培我们的吴世龙校长,和罗庆元等六名指导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关心与鼓励,感谢你们全力栽培与付出。这两年的培训,无论是从课程设置还是方向的引领,都给我们做了精心安排,严密组织,给了我们一个飞翔的平台,让我们迎来了自己教育生涯的希望转角,下面我谈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悟。
一、名班主任培训,唤醒了我幸福教育种子
我想说,名班主任培训是阵春风,唤醒了沉睡在我心底多年的幸福教育种子。任教已经接近二十年了,曾经我默默地站在教育的岗位上,如黄牛般只会低头耕耘,不会体味其中的美好,一门心思,在想只要把学生的成绩带好了,得到了周围人的肯定,便算是成功。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教育方式,让我的工作只会变得机械而劳累,从来没有试想过,教育也存有幸福。
苏赫姆林斯基曾说:“一个校长,若要使他的老师从每天枯燥的生活里,体味到教育的幸福感,那么就该引领他走上一条研究的教育路上。”名班主任培训中,对课题研究进行了专题培训,并安排导师随时跟踪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引领着我们迈上了一条科研的教育路。一向认为诗歌是净化心灵的最好方式,于是在班级管理研究中,我选择了《中小学诗化德育的实践研究》。当我尝试着把一首首童趣盎然、具有德育韵味的小诗,引进我的课堂,当我尝试着用诗歌的方式评价孩子的言行,我惊喜地发现,众多的孩子,眼神里渐渐多了份诗意的敏锐。她们的眼神里会把月亮的圆缺看成是个贪吃的孩子,肚子由干瘪吃成了圆滚滚;会把课堂想成鱼塘,鱼儿们的欢喜,全系于饲养员的技艺……这一首首向善、向上、向美的小诗,伴随着孩子们品行成诗意发展,随着师生间的情谊,浓化成一首诗!
为师的幸福感,渐渐开始在我的心底升腾,当吴校长让我们写一篇班主任成长故事时,我迅速地敲下了一个标题《享受春天开花的季节》,这篇班主任成长故事,后来被《南叶·读写世界》、《珠玑文艺》等杂志刊登。如果说我的教育生涯迎来了花开季节,那么名班主任培训就是最初到来的那阵春风,让那颗沉睡在心底的种子得以萌芽,冒叶、抽枝……
二、名班主任培训,铺开了我成长的道路
常常听到有老师问我:“李老师,真佩服你的热情,工作起来你好像永远都激情澎湃,不会累!”其实这份激情与享受,来源于我身后那支强大的名师队伍,他们一个个对教育忘我的付出,对教育理想孜孜不倦的追求,就如热情洋溢的盛夏,能量永远取之不尽,让人在震撼中奋进。
远处,去年参加广东省名班主任论坛上,湖北省仙桃市杨林尾镇二中的肖盛怀老师用自己的事例,诠释着“对教育要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主张“小活动,大道理”的贾高见老师,更是用众多充满智慧的主题班会,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老师,是可以改变学生命运的。”近处,曾经跟我们一块共事的罗庆元老师,凭着对教育无悔的爱,以及独道的领悟,成就了她教育人生中的“紫色奶牛”…… 这一切无不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优秀教师的身上,体现出的不仅是高尚的师德、无私奉献的精神、更是一种崇高的人生信仰。李镇西曾经把为师的情怀归为四类:应付、饭碗、事业、宗教。从他们的事迹中,我们深切地感悟到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真情付出,已经走向了最高的宗教境界。我们一次次地被感动,也被激励着,思想境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投身教育事业的热情被悄然点燃,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信心更加坚定。在参加培训之前,我曾无比羡慕那些不做班主任的老师,如今,我却引以为傲,乐在其中。
有句话说得好:“您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是的,他们就在我的前方,正朝着我招手微笑,而我,除了往前迈步,没有别的。
三、名班主任培训,成就了我的教育梦
感恩吴校长把罗老师安排为我的人生导师,她对我的影响无时不在,我教育教学中,每每遇到困惑,是她引领着我步步前行;末了,总不忘推荐好书给我阅读,告诉我:班主任要实现专业素养的全面优化和提升,必须好好读书。就这样,魏书生、李镇西等老师走近了我的视野,“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也渐渐成为了我班级管理的一个方式。
读书让我变得更智慧,书写让我生命绽放精彩。我是一个热爱文字的老师,随着名师们的步伐,我也开始了尝试着写教育教学的点点滴滴,尝试着引领着学生一块写日志。各班干部分管着自己的职责,汇报方式,除了在评比表中体现扣分与加分,很多孩子都开始了以日志的方式,记叙着每一个分值。加分了,定然有值得奖赏的地方,于是班会课上,我们常常以读日志的形式,愉悦地度过。行为的美与丑,悄然地在孩子心中分辨开来。而我,也渐渐走上了一条左手文学,右手教育的科研路。
自从12年参加培训至如今,我在《广东教育》、《广东中小学德育》、《南叶·读写世界》、《韶关日报》等各刊物中发表了三十多篇文章,手中掂量着这厚厚的一叠书刊,它虽不贵重,却意味深长--它记载着我每一步的成长,它升华了我的生活,铸造了我的信念,萃取了我的人生真谛,也让我有了更高层次的目标追求!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感谢名班主任培训的东风,开启我们新的追求,播下新的梦想,让我们永远活在梦的路上!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