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悠悠◆
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土木类1405 李百文
郑州的秋天悄悄地就来了,这时候故乡的后山上一定是满山遍野的红枫和火红火红的晚霞吧。
连绵起伏的大山,似乎总也望不到边,簇拥成一片一片的狗尾巴草,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层层叠叠的水稻梯田........ 故乡在时间的沉淀下,散发着粤北山区的静谧与典雅,这座小小的山村,载满了我的美好回忆。
●母亲.扁担●
这是一根长长的扁担,是外公当年用一种叫竹离子的树刨成的。
五月,是故乡最忙的日子,播种,插秧......每到这个时候,母亲总会用那根长长的扁担,一个箩筐里放着种子,一个箩筐放着我,吱悠吱悠地挑着从田埂上走过。刚筑不久的田基还没凝固,小草却早已钻出了小脑袋,母亲坚定的步子踩在上面,一阵微风吹来,空气里夹带着浓浓的小草和泥土的味道。这时候的我总是不安分地在箩筐里摇头晃脑地用客家话唱着母亲教给我的童谣'。
山里的人淳朴热情,在阶梯式的地里干活,总会有上边的人向下边的人喊话,说到好笑的地方就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响彻山谷,久久回荡。
傍晚了,母亲又用那根长长的扁担,一边放些猪草,一边挑着我,又吱悠吱悠地从田埂上走过。夕阳把母亲的身影拉得可高大,那时的我总感觉母亲有用不完的劲儿。父亲在外打工,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事务都是她在操持着。里里外外她都打理得那么有条理。后来去上学了,母亲很少挑我了,直到最后母亲再也挑不动我了。我才知道在我一天天长大的同时,母亲却不知不觉地老去
春种秋收,日复一日。母亲用她宽大的肩膀挑起了我们的家,用那根长长的扁担挑起了我的童年,也挑起了我的人生。
●祖屋.石凳●
黄墙黑瓦,这是两间泥土做的砖瓦房,斜斜的屋顶和长长的烟囱,典型的南方水乡的房子。听爷爷说那些砖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一块一块从黄泥地里打出来的。祖屋的门口有张长长的石凳,儿时,我们总喜欢坐在石凳上玩耍,所以石凳总是被磨得闪闪发亮。祖屋的门是两块厚重的木板,由于年久,推开时,总会发出凄沥的声音,那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它所见证的的沧桑。
小时,我总会和爷爷坐在石凳上,听爷爷讲着过去的事情。静静的夜晚,只留下满天的星星和我们在月光下的身影。
那一年,爷爷生病了。很少到石凳上坐了,只是终日躺在床上。那时的我以为爷爷只是有点累,想休息了而已。于是,我便整天吵着要爷爷陪我一起到石凳上讲故事,爷爷有时坳不过我,便答应了我。偶尔会给我讲讲故事,但更多时候,爷爷都是若有所思地沉默着。
爷爷的病越来越重,连饭也吃不下了,只是终日喝点儿粥。那天晚上,爷爷突然叫我扶他到石凳上坐,我有些惊噩,但还是答应了。坐在石凳上,爷爷沉默了好久,我不经意地看到爷爷抹了抹眼角。年少懵懂的我还不能理解爷爷的为什么会难过,我以为他也像我一样累了就不开心。然而,我却万万没想到,这竟是最后一次和爷爷在石凳上坐…
从那以后,石凳上就少了爷爷的身影。更多时候是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坐着。任凭思绪一遍又一遍地回忆着与爷爷的点点滴滴。后来,离开了家乡,到了异地求学,回家的次数少了,石凳也长满了青苔,厚厚地尘封住了我的记忆。
听到祖屋倒了的消息,我竟难过得留下了眼泪。我想极力去挽回,可是祖屋老了,经不起风雨的袭击了,就像熟透了的果子,始终摆脱不了掉下的命运。看到祖屋变成一堆墟时,心里一阵阵地抽痛……
韶华易逝,时光匆匆。岁月老去带走的不仅仅是回忆,更有那些无法重来的美好时光。如今远离故乡漂泊在外求学的日子是不好受,但有了故乡的牵挂,一切便有了希望。
故乡就是这样,静静地伫立着,见证着一些生命的诞生,也目睹了一些生命的逝去。在平凡的大山里演绎着平凡人的人间烟火。
秋风吹过,散落的又是满地的思念和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