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散文>>春天 · 幸福(外一篇)
 
春天 · 幸福(外一篇)
  文 / 张青云


    

    2015年春天如约而至。和煦的春风柔情拂面,不禁荡漾人们对“幸福”的渴盼。然而,谁能说得清楚幸福究竟是什么?西方有句谚语“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幸福又何尝不是如此?
    前些天读到一条微信,讲述一个关于幸福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某旅欧男士,被一套价值120万韩元的BOSS品牌西服吸引,终于几乎倾其行囊而居为已有。谁知,已近穷困潦倒的他,却因为这套西服撑足了门面,他涉足旅店行业当起了“皮包公司”老板,从此财运亨通,跻身亿万富翁行列。故事从开篇的提问“每次,当看到一件无比喜欢却贵得吓人的物件时,都会陷入沉思中:我们到底是要现在过得苦一点,希冀明天的财富和幸福,还是抓住当下,眼前过得快乐一点呢?”,到篇末的结论“幸福不是存款,可以储存起来随时取用。所以,现在就要幸福!”从而诠释:“人生短暂,要随心、随欲、随性,享受‘现在的’幸福 ”的道理。
    乍一读,故事似乎颇具说服力。但稍做剖析,你会反问:假如故事主人公的财商低下,根本无法发现并抓住商机;或许他不是身处那个只认皮囊不认人的其时其地;再或许,他没有一双识人与用人的慧眼,他能够财运亨通、现在就幸福吗?
你还可以琢磨得再深入一点。有了钱的人就一定能随心、随欲、随性地享受幸福吗?获得一件自己垂涎欲滴物品,那种兴奋满足也许可以称其为幸福,但这种感觉能新鲜多久呢?人生有太多需求,除了基本生存,还有各式欲望。实现这些需求和欲望,没有钱当然是万万不能的。金钱,的确可能满足人的很多欲求。不过,金钱也不是万能的。钱可以买来佳肴珍饈却买不来食欲,钱可以买来豪宅阔居却买不来睡眠,钱可以买来名媛美女却买不来爱情,钱可以买来极品享受却买不来健康长寿……所以,钱与幸福之间断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
    幸福,其实只是一种感觉,是心灵的舒畅精神的富足。而获得这种感觉,往往与金钱并无多大关联。例如,最令人想到幸福与否的,恐怕是个人婚恋吧?某些坐在宝马车上伤心痛哭之辈,与那些“天当被地作床”也陶醉其中自得其乐的人儿,内心的感受怎能不是天壤之别。
    幸福的感觉,存在于一个过程。那是始于希望并追求、直到收获的历炼过程。“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取幸福”,每个人憧憬的幸福具体目标尽管千差万别,追求幸福的本能和权利却丝毫不减。但是,幸福无法锁进保险柜,即便坐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幸福,也有可能变味甚或失之。君不见有人得之便没了新鲜感没了激情还顿觉索然无味,甚至把幸福变成了不幸。所以,若想延长幸福这个过程,除了深谐“知足者常乐”之道,更须用心经营,到手的幸福才会有鲜活的生命力。
   “幸福感”、“幸福指数”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中国梦是什么?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提高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增强百姓心中的幸福感,正成为举国上下同心同德努力奋斗的目标。
    幸福实在是个很广褒而复杂的话题,决非本人一篇小文可以释其万一。收笔之际,我想以几句名言与各位互勉:
    “每一个人可能的最大幸福是在全体人所实现的最大幸福之中”(左拉);
    “被人爱和爱别人是同样的幸福,而且一旦得到它,就够受用一辈子”(列夫·托尔斯泰);
    “太阳是幸福的,因为它光芒四照;海也是幸福的,因为它反射着太阳的光芒”(高尔基)。


                      ◆莫做“无错小人”◆

    暑期开始,笔者QQ上弹出一条好友信息:“我已经报名去贵州支教,过几天就出发了。”心里一惊,年轻不再又体弱多病,逞哪门子能啊!赶紧联系她。可任何方式都无果,仿佛人间蒸发。她在某高校任教,与丈夫都算高知,家有独子长相斯文。然而,就这个本该人称人羡的家庭,偏偏活得没有生气,基本“三国”鼎立,各自为阵。不说夫妻间的冷漠,甚至母子、父子间也形同路人。记得笔者某次电话她家,接听的正是她的斯文儿。“ⅩⅩⅩ(直呼母亲大名)不在家!”再问去向,“不知道!”啪哒,话筒重重地摔了下去。究其冰冻三尺,自然绝非一日之寒。两个墨水喝了不少的文化大人,都是“常有理”之人,碰到分歧纠葛,各执己理互不相让,潜移默化中儿子也成了翻版。所以,今年本该开启幸福旅游之门的暑期,好友只有选择单体逃离了。
    我相信,社会上这样的家庭并不鲜见。这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语“小人无错,君子常过”,还有一则流传甚广的小故事。故事说的是王、李两家,前者家庭因争吵不休以至痛苦不堪,而后者家庭则始终其乐融融。老王取经于老李,巧遇李家儿媳匆匆走进客厅摔了一跤,引发家中人争相认错,婆婆说都怪自己把地拖得太湿,儿子责备自己没有事先告诉媳妇,媳妇检讨自己太不小心的……原来,要使家庭保持和谐快乐的秘诀,竟是家里人常常认为的“都是我的错”。
    事实上,又何止是家庭呢。在团队,在单位,在人群中,只要有人与人的相处,就会存在观点有别、意见相左的现象,大凡这种时刻,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正确,错在对方。故而,争辩声、指责声,吵闹声充斥,局面或尴尬或阴冷或最终“老死不相往来”, 或敌视或爆炸甚至拳足相加。互相残杀。古语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孔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倘若,亲友之间、同事之间,单位上下级之间,乃至部门与部门之间,在发生矛盾时,不做“无错小人”、争当“常过君子”,不是抱着“都是别人的错”的心态,而是反躬自省,找找自身的不足之处;换位思考,惦惦对方的长处难处。何愁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比如学校师生之间,学生成绩不好,不能首先责怪教师没教好,而是要反省自己是否努力不够或学习方法不对;对待差生,教师不能首先火冒三丈,埋怨学生不认真或愚笨,而应该省察自己是否学养不够,讲课平庸,激发不了学生兴趣。先正己身方能正人,教学双方的互促共长,必将营造欣欣向荣的教育新气象。
    现在社会上谈论独生子女的诟病时,莫不非议他们的自私自利。可是深究责任,首要过错方还是父母。读过一篇文章,文中一位很为孝顺女儿自豪的母亲总结育儿经验,说自己虽疼孩子但从不溺爱,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不像别的父母那样独独地只留给孩子专属,哪怕自己根本不想吃不爱吃,也要先吃几口再给孩子。这样孩子长大即便工作后,凡有什么好东西,首先就想到要不要让妈妈先享用。这令我想起本文开篇我提及的那位好友,如果她与夫君不是那样凡事必争个你死我活,会把家庭经营得如此凄惨吗?所以,家有独生子女的痴心父母们,若望孩子成龙成凤,你们真得要“反求诸己”哦。
   “小人无错,君子常过”,是为人处世之道,也是治国安邦之需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承认自己有错、有不足,是一种自律,才能不断改进不断升华自身;遇事率先自省,是一种胸怀与美德,宽以待人严于责己,才能有容乃大、海纳百川;“都是我的错”,是一种“不见世人过”的养心真修。正如孟子所言:“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如此,该是何等深遂高远的精神境界!
    当然,承认“都是我的错”,并不等同于无原则的迁就。这首先是做人的态度和学问,表达自己待人的诚恳谦逊,展现自己的宽阔胸襟和过人睿智。正人先正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那么,即使事关原则的大问题,由于你的“爱人敬人”之心感召,赢得大家尊重,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015/2/5 16:49:54 发表 | 责任编辑:冯春华
本文共有评论 1 篇︱已被阅读过 465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5647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