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上读书,是从那一本本小小的、薄薄的连环画开始的。
读小学三、四年级时,我对连环画爱不释手。那时,我家生活在农村,家里非常贫穷。父母每天早出晚归挣工分,忙碌不停。可每到年终队里结算时,家里总是超支。超支即意味着一年的辛劳得不到回报,没有分红的份儿,还要欠上一屁股的债务。所幸的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母亲时常从牙缝里挤出一点点小钱,满足我买些连环画所需,但因为家里实在太穷,有时也不能遂我心愿。记得有一回,我放学回家,路过供销社,发现店里的书架上摆满了一批新到的连环画,包括不少诱人的《三国演义》。我高兴极了,旋风般跑回家,向母亲要钱。母亲见我心急火燎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掏出了手帕,一层层打开,心疼地说:“这一块钱是你父亲给的买盐钱,你拿去吧。”我那时虽小,但已经懂事,我知道家里的钱来之不易,猛一转身,飞也似地撒开双脚跑了。我和堂弟把家里后院的那个烂铁锅扛去收购站卖了,居然换了几毛钱,买到了我心爱的连环画。母亲知道后,虽然高兴,但却重重地叹气。我当时不太明白母亲为何叹气,后来才弄懂了,那是因为她无钱为我买书而苦恼。我常常跟小伙伴们一起去摘野外的蓖麻,或去拾些破烂,换些小钱买书。我买得最多的要数《三国演义》和《岳飞全传》两种连环画。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刘备的忠厚仁慈、曹操的奸诈阴险、张飞的粗暴勇猛、岳飞的精忠报国,在我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小学毕业时,我已经收藏了上百本的连环画。对于那个物质极其贫匮的时期来说,我作为一个农村小孩,能拥有上百本的连环画,的确是一笔了不起的财富。每天夜晚,母亲点着煤油灯做针线活,我则坐在一旁聚精会神、津津有味地翻阅连环画。有时,我读得太入神了,额上的头发嗤嗤地被煤油灯给烧着了,发出一股烧焦味。那时候,我还爱好画画,仿照连环画的人物形象,比如诸葛亮羽扇伦巾、关羽横刀立马、赵云挺枪跃马、陆文龙手舞双枪的英姿,一一依样画葫芦,把他们的英武形象描绘出来,然后拿到班上传阅,总是引来同学们一片啧啧的称赞声。
从读连环画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地爱上了读书,阅读视野也渐渐开阔。读初中时,我攒钱买了《封神演义》、《宋宫十八朝演义》和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星期天、节假日,我帮家里干完农活,便一头钻进楼上的小房间,独自“啃”起了那些厚厚的书本。小小年纪,我便对史书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故事,心里极其佩服抗辽英雄杨家将的赤胆忠心,也熟知了陆秀夫背着年幼的宋朝末代皇帝投海而死的史实。我非常痛恨那些把持朝政、颠倒黑白、惨害忠良的奸臣恶吏。那时,每家每户都珍藏《毛泽东选集》。我对《毛泽东选集》爱不释手。毛泽东的政论文高屋建瓴,立意深远,且文笔流畅,气势沉雄,有如滔滔江水,奔涌而来,读来令人击节叫好。中学时代,有一本书对我影响极深,终生难于忘怀,那就是路遥的《人生》小说。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乡镇读初中,每天上学放学都要在山岗上来来回回走好几趟。有一次,我瞥见山路旁散落半张发黄的《广东农民报》,我俯身捡起报纸读起来。当我读到小说《人生》的连载时,立刻被深深地吸引了。于是,我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找来废旧的《广东农民报》,断断续续读完了名动一时的小说《人生》。主人公高加林的曲折人生经历和不幸的爱情故事令我热泪盈眶。我觉得自己跟高加林有多么惊人相似的地方,我们都来自农村,都爱好写作,都背负着父母殷切的期望!
我担心自己的结局跟高加林一样悲惨。我默默地发愤苦读,以求改变命运。
中学阶段,武侠小说风糜校园。我开始读梁羽生、金庸等的武侠名著。在小说里,我结交了张丹枫、云蕾、郭靖、黄蓉、杨过等忠肝义胆的英雄人物。我惊异地发现,武侠小说像一幅幅神奇的卷画,又像一朵朵怒放的鲜花,在我的面前轻轻地打开……那多姿多彩的情节,那神秘莫测的武功,那错综复杂的恩怨情仇,读得我如痴似醉。
我喜欢读古典诗文词赋对联。我的课本空白处,抄满了密密麻麻的诗词歌赋警句。我反复吟诵,认真揣摩名人的诗文佳句。每当老师讲解那些古文名篇时,老师还没有讲清讲透,同学们还没有弄懂那些难懂的词句,我却早已烂熟于胸,能滔滔不绝地背诵出来。同学们总是向我投来惊羡的目光。
我尽情地淌洋在书海中,像一只辛勤的蜜蜂,不知疲倦地在百花丛中采蜜。在不知不觉之中,我的写作视野逐渐开阔,文字功底日渐扎实。我在乡镇中学读初中时,在语文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的处女作《池塘春色》在市级《学生作文报》的头版头条发表了!令我惊讶的是,编者对我这篇文章喜爱有加,另外附加了评语,作了高度的评价。不久,我的另一篇习作《山茶花》又发表在该报上。语文老师常常把我的文章当作范文在课堂上宣读,夸奖我的作文写得好。
我考上县城高中的那一年,县文化馆和县文联举办全县中学生“亏了我一人,幸福十亿人”作文竞赛。我没有想到,我居然过关斩将,脱颖而出,最后荣获高中组议论文一等奖。一等奖只有两个名额,我便摘下了其中的一个,真是幸运之至。那一次,学校为些专门贴出了喜报,特别嘉奖我。我被同学们誉为“才子”。
高中三年,尽管学业极其紧张,但我却屡有文章发表,主要原因是那时青春年少,读书较多,感悟不少,心中常常激情涌动,灵感闪现,有不吐不快之感。那段时间,我写小说、诗歌、写散文、、议论文,一发不可收拾。我接二连三地发表了《月亮与星星》、《晨雾》、《赞敢于说真话的人》、《绿色鸟儿》、《理解学生万岁》、《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湖》、《买瓜》、《忏悔》、《名落孙山者的出路》等一系列文章。我在学校名声大起,几乎成了学校的公众人物。
我深知,我是从农村来的,家里送我读高中不易。全家人守着数亩薄田,没有其它的经济来源,生活极其艰辛。我拼命地读书,拼命地做习题。晚自修后,课室熄灯了,我便划亮了那盏自制的小小煤油煤,在忽明忽暗的灯光下,继续挑灯夜战,直到夜深人静,眼睛一个劲儿钻痛,才不得不收拾书本,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宿舍。
我在日记本的扉页上写道:“人生难得几回博,拼死拼活考大学!”我在日记本上附录了一首歌词:
我亲爱的朋友
你不要把泪流
让我们勇敢地举起杯
喝干苦水与美酒
莫道前程风雨多
灿烂的阳光在前头
莫去寻找昨日的梦
往后的日子更风流……
因为过早地偏科,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在学习上遇到极大的挑战。我的文科虽然学得比较轻松,但理科却令我头痛异常,不管我怎样努力,上课总是精神不集中,每次测验或考试,我的理科成绩很难pass。至今,晚上做恶梦,我总是梦见在课堂上考数学时难熬甚至令人滞息的场景。
幸运的是,那年高考,尽管我的数学考得一团糟,但我还是依仗语文、历史等文科不俗的成绩,总算跨进了师专院校的大门。在我们村子里,我是第一个通过高考走出山村的年轻人。
我带着美丽的梦想,睁着好奇的眼光,匆匆地踏进了大学的校门。从此,我走进了一段火热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英语系,一大堆的漂亮女孩争奇斗艳,裙裾飘飘,令人眼花瞭乱。我在这样美丽的花丛之中,无暇顾及我身边擦肩而过的女孩。我记着家里人的嘱咐:学好本领,一世受用。
我是从农村来的,我的身上带着一丝以生俱来的纯朴、腼腆和胆怯。
我默默地苦学英语,每天清晨,我几乎第一个到课室里读书;晚上,我如饿似渴地读着中外名著。
刚跨进师专的大门,校院方举办了一次全校征文大赛,我悄悄地构思了一篇充满诗情画意般的小小说《红叶深外》,悄悄地投了稿。在小说中,我构思了一位师范大学毕业生自告奋勇地要求在一所偏僻的山乡任教,在那儿邂逅了一位美丽的女教师,描写了他们相识相知相恋的浪漫爱情故事。我没有料到,我的小小说意外地荣获一等奖!
喜讯传来,班里的女同学们为我惊呼:咦!我们班还有一位没有发现的才子哩!她们争先恐后地拜读我的“大作”。
颁奖晚会时,我站在闪闪发光的领奖台上,一位中文系的老师慈祥地问:“你就是……”我腼腆地点了点头。
颁奖大会后不久,校园文学社在太阳岩的沙滩上举办一次篝火晚会。我们围坐在篝火边,我旁边的一位中文系女孩悄声地对我说:“真想不到,你的文笔那么流畅,那么老练!读你的小说时,我暗自猜想,作者肯是一位四十多岁来我们学校进修的中学语文老师!”
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反问道:“我有这么老吗?”
师专毕业后,我分配在乡镇初中学校任教,并担任了班主任工作。我热爱教书,我深爱着我的学生,我象大哥哥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学生。学生们很乐意把心中藏着的秘密掏出来,向我倾诉他们的快乐与忧愁。
那时学校的条件不好,生活极端艰苦,五、六位年轻教师挤在一间顶楼里,每月工资不过一两百元。教学闲暇之余,我仍然钟爱读书写作,同室的年轻教师喜欢找人搓麻将,跳舞,玩扑克,而我常常把自己关在房子里,潜心读书,研究书法。
我从小对三国情有独钟,参加工作后,重读三国,对三国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于是,在那个时期,我写了一系列三国评论及随笔。我在《说蒋干》(见载《韶关日报》1996年2月15日《观日亭放谈》专栏)中写道:“平心而论,蒋干并没有过人之处。论文,蒋干不能安邦定国;论武,蒋干不能杀敌立功,蒋干实乃一庸才。赤壁兵败,蒋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分析赤壁兵败的一系列原因后,我最后归纳点题:“曹操没有缉拿蒋干归案,交司法部门处理,究其原因,不外是曹操与蒋干是亲戚关系,碍于情面,不好法办,要么是蒋干‘识做’,暗中给曹操进贡了贵重礼物……可怜那数十万生灵!”我在《关羽之死,谁之过?》(见载《粤北青年报》1998年10月7日《百草园》专栏)一文中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我把关羽失败被俘的原因直指刘备和孔明:“关羽是刘备的心腹爱将,两人又是拜把子兄弟。刘备素知关羽骄傲自大,本来,刘备应该晓之以礼,动之以情,反复规劝关羽,让其改过。但遗憾的是,刘备对关羽的言行过失,从来没有指正过,更不要说严厉的批评了……诸葛亮进川前,把荆州的党、政、军大权全盘托付给关羽,这本身就是一个重大失误。诸葛亮并不是不知晓关羽的为人,可诸葛亮却碍于情面,遵照刘备的意思,把兵权交给关羽。作为拥有最高指挥权和用人权的军师,诸葛亮完全可以陈说利害关系,说服刘备,把镇守荆州的大权另行托付他人……若如此,则悲剧就不会轻易发生了。”我在《关羽新评》中这样评价关羽的武功:“有人说,关羽的武艺超群,无人能敌,堪称一流。关羽也极自负,言称学过万人敌,从来不把对手放在眼中……其实,吕布才是天下第一武士。吕布凭一枝方天画戟,一匹嘶风赤免马,杀败天下英雄。虎牢关前,吕布威风凛凛,往来冲杀,英勇无敌。刘备、关羽、张飞合三人之力才勉强战败吕布,算不得英雄好汉。要知道,按武林规矩,讲究的是单打独斗,这样算来,刘关张胜得并不光彩,吕布虽败犹荣。倘若仅凭关羽一人之力,能战败吕布吗?”文友们读了我的杂感随笔,夸我语言精练,分析中肯,不落俗道。
在乡镇中学教书时,我被丘比特的爱情之箭射中。
在寻寻觅觅之中,我终于邂逅了一位可爱善良的女孩。她的名字叫英。
英是本校的一位英语年轻女教师。她年龄比我小,却是学校英语科的教研组长,说起来还是我的顶头上司。有时候,我打篮球或外出误了食堂的就餐时间,我便跑到英那儿,央求她煮一碗面条给我吃。英嘴里不答应,却很快麻利地煮好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加上一个香喷喷的鸡蛋,端到我的面前。让我好生感动。一次,我口渴了,路过英的房间,向英讨一杯热茶。英倒了一杯热茶给我,轻轻的用嘴呷了一口,试了试热水的温度,然后递给我。这个不经意的小动作,我知道英是一位善良体贴的女孩。有一回,我跑到英的房间,借口我的钱包被扒手偷了,要向她借几十元周济一番,英信以为真,立即递给我五十元。这一切,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英就是我这一辈子中要寻找的女孩。渐渐地,我跟英相熟了。每次在一起,我们都有聊不完的话题。有时,我们聊到三晚半夜,还觉得兴犹未止。有一次,我跟英闹矛盾,一怒之下,我一把火烧了英给我的资料。我当着英的面,耍起了性子,大发脾气。英说,那一次,她伤心欲绝,但同时,她又为看到了我的另一面而暗自高兴。事后,英对我说:“我一向以为,你是一位不会发脾气的懦弱男人,想不到,你也是一个有血性的男人。假若你没有脾性,只是一堆和稀泥,我是不会接受你的!”我当时当真没有想到,英竟有这样奇怪的想法!
我与英双双坠入爱河,花前月下,田间小道,留下了我与英美丽的身影。
可是,我们谁也想没有料到,我们的爱情之路竟是如此艰难!
当我们公开恋爱关系时,立即惹来学校的一片议论之声。有人无端中伤,有人恶毒制造谣言:“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可惜!”
那一次,英的一位闺蜜风闻我们的事后,火速从县城赶来学校,斩杀截铁地对英说道:“你怎么能找一位老师?他家远在农村,没有房子,没有票子,难道你想跟他一辈子要呆在乡下教书吗?他能给你幸福吗?他在欺骗你的感情!你要跟他一刀两断!”
英送走了闺蜜,我们心情沉重地走在空寂的操场上。英泪流满面,露出了无限迷茫的眼神,轻声的问我:“你真的爱我吗?你是不是在骗我?你真能给我幸福吗?”
我轻轻的试去英脸颊上的泪水,安慰英:“请相信我,我会带给你幸福!我会好好地珍爱你一辈子!”
那一刻,我狠狠地咬了咬牙,从牙缝里迸了几个字:“是金子,总会有闪光的时候!”
当时,有好心人悄悄地安慰英:“你的眼睛很明亮,你找了一位很有上进的郎君,你真好福气!”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那一年,英父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不幸身亡。英母痛不欲生,每天以泪洗面。英母哀伤过度,摞下重病,不能下地干活。父亲早亡,英如坠入万劫不复的冰窟之中,感到前途一片渺茫,英常常靠在我的肩膀上哭问:“我的弟弟妹妹还读小学,母亲又生重病,我们今后的日子怎么过?”
在那段最为艰难的时期,我勇敢地走进了英家,默默地站在英的背后,全力帮她撑起了摇摇欲坠的家。我跟英一起,领着英母到市级大医院求医看病。当我们听到某个偏僻的乡村有能人异士能医治英母的病时,我不顾路途遥远,三番五次前去求医药……暑假,为了不误农活,我跟英起早摸黑,在田间地头抢收抢种,我和英黑瘦得不像人样……开学报名时,我亲自到学校为英的小弟小妹报名缴费。
经过暴风雨的洗礼,我和英终于庄严地迈进了神圣的婚姻殿堂。
1995年12月,在那个异常寒冷的冬日里,我们在乡下举办了简朴的婚礼。
同年,我被调到县城一所高中任教。站在三尺讲台上,我尽情地施展教学才艺,享受着教书育人带来的丝丝甜蜜和快乐。
在县城教书的两年时间里,我度过了两年“流浪”生活。那时学校没有房子,我寄宿在亲戚家里,亲戚虽然热情好客,但我始终感觉到自己像林黛玉那样寄人篱下,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白天,我在学校办公室批改作业,同事问我住哪儿。我自我解嘲地回答:“我四海为家,居无定所。”
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我依然没有放弃爱好。三更半 夜,万籁俱静,我在亲戚家学会了用电脑写作,我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一些文学作品和一些新闻稿件。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没有料到,我得到命运之神的眷顾。
1997年7月,县教育局要招聘一位办公室秘书。经人推荐,我把自己发表的作品交给局领导审核。最后,我脱颖而来,被幸运地调进了教育局工作,负责起草局里大大小小的文字材料。
我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每次接得领导派发的任务,我全力以赴,使出浑身解数,按时完成各项成工作。
苦尽甘来。那一年,英顺利调进了县城中学教书。我们俭吃节用,攒钱在县城买了宽敞的房子,终于有了一个温暖象样的家。
英的小弟小妹在我们的关心下,长大成人,走上了各自的工作道路。
后来,我调到教研室从事教学研究与管理工作,我仍然坚持业余读书写作,把自己浸润在书海中。也许,人到中年,随着阅历的增加,很多事情凭经验可以作出准确的判断;也许,小县城稳定的生活给了我充裕的思考时间,我发觉,我的写作灵感和写作激情再一次被点燃,就像青少年时期一样,心中常常涌动着一股强烈的写作欲望。有时,灵感突至,我便迫不急待地坐在电脑前,飞快地敲击着键盘,瞧着一个个鲜活的文字从屏幕上蹦跳出来,心中自有一股说不出的喜悦……
数年前,我先后在几家大型网站博客注册。我的写作欲望喷涌而出,一篇又一篇的文章跟读者见面,点击率居然不错。有时,一日之间,我写的文章点击率居然过万。不少网友对我的文章进行了点评,称我写的文章“朴实的文字蕴含着个人的性情,读来给人以从容和淡定。”“结识你很高兴,我喜欢真性情的人。”“写得简洁利落,读得畅快淋漓。”我非常惊讶,我没有料到,我的文章居然会得到网友的如此关注!
我从小特别喜欢读历史,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有自己的看法。现如今,重读史书,又有一些新的感悟。我先后在网络上发表了《刘备精通广告营销学》、《撩开诸葛亮神秘的面纱》、《毛泽东用兵如神师承何人》、《粟裕大将的人格魅力》、《猜想朱元璋好杀滥杀之谜》、《闲话三国儒将之风采》、《三国美女们的凄苦人生》、《中国“文字狱”的沉重代价》等大量历史评论及随笔。
在散文方面,我着力从亲情入手,展示自己的心路历程,我先后创作了《人生之旅,苦涩美丽》、《父爱如山》、《亲兄如父》、《秘书难当》、《人生中的桃花源》、《寻找春天的足迹》、《春游宝塔山》、《感谢算命先生》、《雨游铜钟寨》、《雄伟俊奇一字峰》等一批系列散文。
我是一位极容易被感动的男人,生活中,常为一些人一些事感动着。当我受到感动的时候,我常泪眼模糊,情难自禁。我觉得自己外表内向谦恭,而内心则刚硬无比,不会轻易屈从于任何压力。虽然我知道自己是一介平民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但我还是忍不住要发表自己鲜明的观点和评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在网站上先后吐出了自己微弱的呼声:《说说教育的那些事儿》、《我心目中的神圣殿堂》、《中国在主权问题上绝不能含糊和退让》、《从“裸官”不能任正职说起》等大量时评。我个人认为,我写的时评,虽然声音微弱,但作为一介公民,是我们应有的良知,是时代赋于我们的责任!
我不太擅长写诗,我的诗作写得直白,缺乏诗意,但有时兴之所至,我忍不住哼上一两首。从我初中发表的第一首小诗《晨雾》算起,大约已经写了几十首。《月亮与星星》、《燕儿》、《黄鹤楼》、《功名石》、《秋荷》、《我心目中的卧龙岗》、《青春》、《月宫怨》、《蝙蝠之歌》便是我在清闲写下的诗作。我写《蝙蝠之歌》,表面上看来,我写的是蝙蝠,其实是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了我自己:“我是世上的孤独者/在漆黑的夜晚唱着歌/在寂寞的小屋跳着舞/我不喜欢白日之光亮/因为异类用异样的眼光看我/我用黑头巾裹着脸/像远古的侠客/像中世纪的骑士/我在黑夜尽情地呼喝/捉杀害人的天敌。”人过中年,免不了感怀身世。最近,我仿照白居易的《长恨歌》,吟出了一首《新长恨歌》:“杨家有女初长成,年方二八出闺门。芙蓉如面柳如眉,雪肤花貌世无双。君王初识杨家女,疑是瑶池仙家客。衾冷夜半难入眠,窈窕身材衣袖抛。款款莲步入梦来,寂寞难解相思苦。鸳鸯相见恨识晚,三更半夜来幽会。君王大胆召入宫,风流帐暖度春宵。不理朝政不上朝,边关告急文书至。堆在御房似小山,王公大臣团团转。君王倒在美人怀,莺歌燕舞夜不眠。晨钟暮鼓催人老,秋雨梧桐叶又落。窗外雪花玉琼浆,冬尽春来又一年。御酒香飘夜光杯,岭南荔枝格外甜……夜来烟花照长空,胜似天堂人间境。忽闻渔阳叛军鼓,金戈铁马起烽火……情势无奈保社稷,白绫带子无情物。贵妃花容如死灰,君王掩面救不得。香消玉殒魂归天,唐军重振旗与鼓。叛军瓦解如云烟,君王重走马嵬坡。坡上枯树草凄凄,隐约闻见玉人哭。呼天抢地四处寻,天地不语老泪流。日落西山暮色合,士卒催马马不归。君王遥望寒夜月,轻声哀求来相会。不负此生守盟约,奈何醒来香帕湿。君王下旨召道士,插幡招魂做道场。相思难解寄锦书,托付青云作信使。阴阳两隔无消息,可怜容颜日消瘦……从此唐宫大庙间,一双彩蝶绕宫飞。大监宫娥手指处,化作青鸟比翼鸣。鸣声切切相依偎,永生永世不分离。问谁情爱最忠贞,千古君王第一人。我愿乘风学玄宗,不用上班不早朝。美人常伴我左右,仙乐飘飘不思蜀……珠玉散入尘世间,埋没泥土谁人识。纵有娇花傲于世,无奈明日黄花老。每每叹息空思量,功名利禄如云烟……夜来抚琴弄清音,留在空山闻鸟啼。柳永柳郎何处寻,自在青楼花柳间。填词作赋欢声语,腮边自留唇齿香。今朝有酒今朝醉,管它明日路何方……酒后高歌唱一曲,唱罢心静我释怀。但愿金樽酒不空,夜夜长醉不复醒。”当然,我这个人写诗比较随性,不擅长写旧体诗,我写的《新长恨歌》,只能算作一首打油诗罢了。
2010年,我出版了第一本个人文集《红叶深处》,主要收录了我青少年时期创作的大部分作品。2011年,我创作了20万字的长篇小说《请说出你的爱》,但我认为写得不够成熟,没有正式出版,只是在网络上发表了一些篇章。2013年,我编印了一本私家书《历史的门缝》,我把自己所写的历史感悟、历史随笔、历史评论收录其中。数年前,我创作十几万字的《三国风云录》,写到了赤壁大战前夕的《凤雏庞统》这一头章节。但因为白天工作太忙,精力不足,没有继续写下去。2014年,在文友们的再三鼓动下,我加入了韶关市作家协会。
有人说:一个人活在世上,只要他的精神是快乐的,那么他就是幸福的人。我很愿意成为这种人。读书时,我可以抛下满身的俗务,抛去所有的忧愁烦恼,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写作时,可以做一回至高无上而任性的骄傲公主,只要觉得符合角色和情节的需要,就可以把自己塑造的人物形象呼之唤来,听候自己的调遣。那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我有一个美好的心愿,若干年后,把有价值的文稿收集起来,编印成册。毕竟,文字记录了我的心路历程、青春年华和人生轨迹。我期望着在读书写作中收获更大的成果和享受更加愉悦的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