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心、承诺什么的,就像这里的春天一样不可信,一闪而过,或者有冬天跳到夏天。至于辜负,大概就像满心欢喜的买了新衣裳等待在春天美美地打扮,然后等不来春天,季节直接到夏天。于是,那些期待,那些新衣裳,只能静静地安置在衣柜的一个角落。下一年却又会流行着什么,于是,这些新衣裳只能被辜负。
我们的小心翼翼,满心欢喜,等不来一个春天,一个合适的时机。小时候以为读书,考上大学就是终点,然而现在在大学,却又要有更烦人的事情,择业。考上大学,又有人会告诉你,大学生找工作很难,某年毕业生人数多少万,就业率只有多少,这些看不看得懂都没问题,就是告诉你大学生就业问题有多严峻。我生活在普通农村家庭,周围接触的也只是一些小工厂,小时候经常看到招工的挂牌,那时候我就想,大学生,怎么就找不到工作了呢?这些小地方都有很多招工启事啊。后来我就明白,到这些地方工作的大学生可能就不被计入就业率。后来明白,可能根本就不会有大学生去这些地方求职。
我后来明白大学不会是终点,不会说读完大学就能过好日子,而对于工作问题,大学生又有了双重压力,一是他们自己不能接受被辜负,就是说,有了高学历,更加不能找一份起点很低,甚至体力工作。而是大人们的期望不允许被辜负,其实,我觉得这才是最大压力的来源,大人们总会觉得读完大学必须要找到好工作,所以说,大学生去买个猪肉什么的都能上新闻,这个就是成人世界的非议,为什么菜市场那么的卖猪肉的没人关注,而大学生卖就能上新闻呢?大学生跳楼轻生什么的事件也是屡见不鲜,而对于这种事情,我记得我听过这样的话“现在的大学生太不能理解了,有一点压力就要自杀?”其实,我分析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因为同样经历大学,经历面临找工作的压力,我得自杀行为的选择可能是他们辜负成本太高,又或者说,站的高,责任就越大,因为站在高处,所以父母不能接受你找不到好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自己不能接受落差。
人生总是设置一道道关卡,美好不会有永远,短暂美好之后就要经历考验。连童话故事也只是到“从此,他们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为止。如果,要细究,那么以后的柴米油盐,家长里短,都会是一个考验。所以小时候读书,只要考上大学,就能改变命运,有好日子过,这种比童话还要童话的期望注定要被辜负。
我看过一句“我最怕别人跟我说对不起,那表示我要么被伤害,要么被辜负。”我知道最残酷的,不是永远得不到,而是得到后被辜负或失去。就像我们是穷人的时候,对于一千万的仰望,得不到不会失望。但是要是我们是个千万富翁,破产,变得一无所有之后可能会变的绝望。我有过得到又失去的深刻体验,那种感觉深刻到几年后都忘不了。所以从此我不敢轻易在相信,再有期待,因为我害怕又在最期望的时候被辜负。
人生是没有哪个美好的终点,除了终结,不会有永远,就是我相信即使有一份好的工作,也不会是有“从此过生幸福的生活”,人生处处是设置关卡,那么我们也只能一路闯关,虽然害怕被辜负,但是谁又会知道在前行的路上,命运偷偷的会给谁扔几颗糖呢?期望,可以有吗?没有被辜负过的人生,会不会活得像流水账一样,即使到生命终结,也写不出一个抑扬顿挫的传记。总是有人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有人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写、创造命运,有人却拿它当做手部挂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