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抹童真◆
高二理13班 许钰婷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童年时,女孩子总是沉浸于水晶鞋的浪漫爱情,男孩子都迷醉于拯救世界的壮烈成就。他们在各自的小世界中,自得其乐。
然而,与时俱进,我们能清醒地看到一个充满竞争、强调优胜劣汰的社会。我们都在追赶时光的脚步,却总是忽略身后的青春童年之绚丽多姿。于是我们和充满童心的时代匆匆擦肩,任凭滚落的泪与汗将童心之灯肆意扑灭。我想要寻回那抹童真,但是,我们无法阻止时间前进的脚步,无法拒绝“成熟”。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需要成熟,需要成熟地去迎接云谲波诡的时事风云,无常人生。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童真如同那风铃声,渐行渐远,消失不见。梦醒时分,终是会忆起童年,莫名心酸。忆起童年时,那白鸽飞过的广场,雾散去后晴朗的天空,阳光洒在孩子脸上,如诗一般的安详。那孩子宛如一朵向日葵,天真无邪的追随着太阳。
提起向日葵,我便会想起梵高,想起他的《向日葵》,想到他曾孩子气的说:“我要用纯净或调和的铬黄,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上,从最淡的维罗内塞的浅蓝到最深的蓝色,画出我心中的那片向日葵,再用最高级的金黄色的画框装裱起来,看它们在金灿灿的阳光下闪耀。”念出这段话时,我仿佛能看到梵高的嘴角轻轻上扬,带着一份自豪的神情,心中憧憬着美好,还有眼神中折射出童真的光芒。
梵高坚持着自己,即便是在冷酷的世界的压迫下,依旧不改本真,不改人性中那抹童真无邪。我爱梵高的《向日葵》,更爱他一笔一笔用心涂抹的童真。
那日梦中,我来到梵高所画的向日葵花海中,我凝视着朵朵花瓣,当风轻轻吹过,心中涌起的暖意随风飘落在这花海中,我能感觉到,我心中的向日葵在复苏,我望着太阳升起的那一方,看到了那抹童真。
(指导教师:谭必花)
◆最前方,最痛苦,也最快乐◆
高二文1班 巫艺婷
也许,走在最前面与走在最后面的人都是最痛苦的人。走在最前面的人难以寻觅前方的道路,需披荆斩棘;走在最后面的人却被抛弃,远远落后于人。于我而言,最痛苦的人是走在最前面的人,最快乐的人亦是走在最前面的人。
“从我学会奔跑的那一刻起,我就开始不停地向前奔跑,我不敢停下,因为我怕回头会看见你眼角的失望。”走在最前面,就意味着一种责任,一句承诺,就意味着不能有所懈怠。前方的道路是吉是凶,无人知晓。人们都渴望着走在最前面的人能够扫清前方的障碍,为后人指引方向。纵使心中苦楚无数,却也无处可诉,只因你是走在最前面的人。
一介弱女子王昭君,在汉与匈奴和亲时,毅然地站了出来,走在了所有公主与宫女的最前面。她用纤弱的双肩扛起了两个民族,用柔洁的双手托起了整个时代。她承受着岁月无痕的忧伤,怎能不形销骨立;她拒绝着蝇营狗苟的生活,又怎能不心力交瘁?有几人愿意用自己的青春换来民族的和平?远离家国亲人之痛,又有几位女子能承受得起?
王昭君是痛苦的,然而她也是快乐的。远离了汉宫的尔虞我诈,她得以保持自己的率真;拒绝了枯燥无味的宫女生活,她得以在大漠中寻求自己的价值。纵使大漠的风沙湮没了她的身影,历史却会永远铭记这样一个走在最前方的人。
同样,先驱们经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却也获得了常人无法体会的快乐。中国近代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为革命几近倾家荡产,弥留之际仍在反复呼喊“和平……奋斗……救中国!”为国奔走数十年,所抱主义终未完全实现,孙中山先生是痛苦的。但他推翻了封建帝制,给中华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而斗争。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于他而言,又怎能不快乐呢?
于是我们幡然醒悟,在最前方等待我们的,不仅仅是那最痛苦的愁绪,亦有那最美丽的风景。走在最前面,固然会有“高处不胜寒”的苦闷,却能领略到“一览众山小”的独特;纵使需“长风破浪”,却终能“挂云帆济沧海”。如果你在寒冬时选择放弃,那么你将失去春之希望、夏之灿烂和秋之收获了。
所以,我们又怎能因为最前方的痛苦而选择退缩呢?走在最前面,勇于做一个开拓者,让痛苦和快乐并存,何乐而不为?
(指导老师:徐明生)
◆一寸深根决定一树繁华◆
高二理10班 刘先帅
一棵大树,开了一树的繁花,叶翠树荣,人们坐在树下品茗,赞叹着树的花香......但大家是否想过,在繁花翠叶下,在泥土里,大树的根已经扎得多深?一棵大树,最重要的不是花有多香,叶有多绿,而是根有多深。
树亦如此,更何况是人。一个人重要的不是外表有多好看,不是衣服有多华丽,而是那人的文化涵养有多深。真正的美不是外表美,而是内在美,一个人内心有多美,决定那个人的整个气质的体现。
有人发微博说:“彭丽媛的高贵美丽和大气是第一夫人中的NO.1;取得的成就是第一夫人中的NO.1;他的粉丝数量是第一夫人NO.1;她的学历,军职是第一夫人中的NO.1;她的歌声美妙是第一夫人NO.1;她的明星气质是第一夫人中的NO.1;”很多人第一眼看起来美丽,那种美丽确实表面的;彭丽媛的是第二眼看起来仍然美丽,那种美丽却是长久的,那是一种内在美。无论是从她的高贵美丽,还是她的大气动人,都体现了她的文化涵养,她的内在美。内在美才是美德真正体现。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的男主角:卡西莫多,虽然外表丑陋恶心,但是内心却单纯善良,女主角爱丝梅达拉那样,他到死都对她不离不弃,为她殉情。反之骑兵上尉队长长着漂亮的外表,但内心却不行,为了名利取了公爵的女儿。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有一个华丽的外表而世人却不青睐,因而怨天尤人;而是一种从心灵深处源源溢出的摄人心魄的魅力。外在美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甚至消灭的无影无踪,而内在的美却是经久不衰魅力永存的。
内在美,体现着一个人的修养,气质,素养等一系列方面,这些方面,都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切实的努力去改变的,增益的。但偏偏很多人,他们不去这么做。他们去改变原来本很难改变的外貌。结果得到的是什么呢?这样的人可能美吗?
一颗树最美的不是树枝上的鲜花果实,而是泥土下的根;一个人最美的不是外表的美丽服饰,而是内心的涵养气质。最美的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心的;最重要的不是外在美,而是内心美,你说对么?
(指导教师:刘志红)
◆以万变应万变◆
古人有言:面对情况,我们要以不变应万变。而我则不然。如今的社会是物换星移、瞬息万变的,所以我们光靠一种策略是行不通的。因此,我们面对不同的情况要学会以万变应万变。
就好比面对一项活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
有的人引领大家走在前面。在十年前,互联网正兴起的时代,假如马云没有放弃自己原本的行业;假如马云没有听取了亲朋好友劝他的建议;假如马云没有勇往直前地劈波斩浪,解决各种各样的困难……就没有马云现在成功创办的阿里巴巴,就没有他现在的辉煌成就。领跑者是走在最前面的人,他们面临着最大的风险,最高的回报。作为一名领跑者,马云是成功的。但是社会上有千千万万个想作为领跑者的人,有的成功,有的失败。要做一名领跑者,我们不仅需要勇敢挑战,不惧风险还要懂得思考,知道自己当前的情况才有可能成功。
有的人跟随众人参与其中。《取经》中说过:“羊随大群不挨打,人随大流不挨罚。”因为有领跑人在前探路,所以他们受的风险就小了。这群人往往能抓住良机,不掉在队伍之后,也不冒最大的风险。然而随大流的人往往存在着从众心理,会失去自己的思考,失去应有的判断,并在大流中默默无闻。若是要做一个随大流的人,我们要明白,要了解自己到底想要做的事,认准方向,再去追随众人。这大概会有最好的结局。
有的人静静旁观。在魏晋时期,有一位诗人——陶渊明。假如陶渊明没有及早地放弃官场的争斗,那他就不会有后半辈子诗意的生活。众所周知,陶渊明胸怀报效祖国的宏愿,但他却选择了放荡不羁爱自由的隐逸生活。他深知官场的黑暗,也知靠自己的能力是无法改变的,所以他选择了静静旁观。他不能改变现状,但他也不前去搅乱当前形势。静静旁观也许是对于陶渊明来说最好的结果。静静旁观是另一种选择,也许获得不了参与其中的乐趣,也许不能改变什么,但我们可以保持自己的本心,能自己独立思考。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也是一种意境。
有的人质疑批评。在科学的领域中,不免含一些质疑者。在研究原子结构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随后便提出了布丁模型。当时有不少人都认同了这一模型,没有提出质疑。然而汤姆生的弟子卢瑟福不迷信权威,追求真理。他通过自己的实验,大胆假设,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让人们知道了真理。不管是什么事,都是需要质疑和批评的人。他们自己的思考,让这件事变得尽善尽美,让真相浮出水面,让世人变得更有想法。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在情况面前,我们要独立思考,不能做出一味的选择,在事物的变化前要将所有情况考虑清楚,认清当前的形势,才能做出理性的判断。我们敢领跑、敢跟随、敢观望、也敢质疑,但不意味着做什么都是对的。这时就需要我们的思考来带领这我们勇往直前,到达成功的终点。
独立思考,以万变应万变。
(指导教师:王彬)
◆在书海寻觅◆
高二文2 余秋怡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宁静却在书海偏僻处。
—题记
又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过去,现在课室里喧闹不断,堪比春运期间的火车站,好不吵闹。我是多么想寻得片刻的宁静来缓和矛盾痛苦的心情。又是一次挂科,心中愁思不断。
我随意拿出书包里的课外书。忽然眼前一亮,浅绿色的封面甚是喜人,心情稍微缓和。卢思浩的作品,《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我甚喜欢。虽然已翻看了不下三遍,却仍然意犹未尽。
欢喜之际,难过之际,无聊之际,我都喜欢与这本书共度。并不因为它的外表多么华丽,我爱的是它的情感,所有的内容都摄动着我的心。
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我爱这粮食,无法舍弃。《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给了我甚多的启迪。
未曾到来的灾难不要去担忧,已经到来且已造成毁失的灾难更没有必要去发愁。为何?我们都明白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那么这就说明灾难的降临与否不受我们的控制,那又何必担忧呢?无故的担忧只会是庸人自忧,苦中更添辛。那么,对待已经发生的灾难我们是否又该去发愁?不,发愁只会使你更加煎熬。灾难既然已经发生作用,那么就应该勇敢地、坦荡地接受,镇定地寻觅补救措施,叹息只会加重你头顶的疑云。
东坡居士的旷达乐观令我臣服。仕途不畅,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他仍然能发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壮志豪言,这是多么崇高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也只有在书中才可寻得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灾难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只要我们的心还在,只要热情不减,我们就还有重生的可能。
在书海中寻觅,身旁的浮嚣已成浮云消散而去。我的世界宁静安谧。
于宁静中,于书海中,我恍然大悟。我自己现在所承受的“灾难“全是臆想的,于其它而言,其只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那么我又是在烦恼什么!
于书海中寻觅宁静,我明白考试挂科不意味着世界末日,真正的末日是我于无声处抛弃了自身的宁静与追求。挂科,说明我还有足够的空间去丰盈自我,何必自添苦恼!
于书海中寻觅宁静,于宁静中寻觅人生的真谛。
人生不过短短的几十年,让忧愁充塞着色彩缤纷的生命实为不该。不是也有人在遭受难以承担的打击之后重生了吗?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海伦•凯勒、谢坤山……他们所承受的如此之痛,不也创造了辉煌的人生?那么,我们应该善待我们的生命,尊重我们的生命。
我们的生活可以被灾难亦或是苦难打败,但是我们应该誓死保持生命的光亮与昂扬。用乐观豁然来迎接不幸,用顽强坚忍来重复生命的光华。笑看人生百态,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有什么可以强大得超过了我们活下来的信念!
在书海寻觅宁静,这宁静教会我笑看云卷云舒,教会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一副昂扬坚强的姿态博击人生。
【注:此文获高二年级现场作文比赛一等奖】
(指导教师:徐明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