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月诗笺网上不经意看到她的文章。没来由,就喜欢上她的名字了。在五月诗社成立三十周年时,她来了,但只是远远的看着她,围着她的人太多,我无法靠近。
“梦寄天井山”第二次作家诗人采风创作活动于2015年4月11日—12日如期举办。虽然她只来过韶关两次,对于我们来说,她是老熟人了,她对华文文化推动的热心与积极令人折服并感动,这次利用泰国过年有长假的机会,再临韶关参加文朋诗友“梦寄天井山”第二次采风活动。活动结束后的4月13日,应粤佳茶业公司董事长肖云伉俪的邀请,我和虞美人(永新)随桂老师、诗兄杨振林、周伟陪同梦凌到芦溪和罗坑进行了一次别有意趣的茶禅文化之旅,让自己的灵魂在茶禅文化的熏陶中再次绽开、沉淀,梦凌还即兴泼墨为公司留下墨宝。因为这次可以近距离的接触和交流,她把我和美人感动得一塌糊涂。在零污染的深夜,我们三人不愿分开,挤在一间房里享受着在一起的快乐,梦凌送我和美人一人一条美丽的泰国裙,还教我们跳泰国舞蹈,“赚了三元钱,花了五元钱”经典的舞蹈动作让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不愧是有名的舞蹈老师。在那些即使如今看来仍然不失为美丽的词句里找不到形容梦凌的词汇。晓得她和桂老师是“老乡”后,觉得更亲。在我眼里,她本人比她的一些文字还更有味。
她本人和她的文字,像“毒品”,让人时而心情飞扬,时而愁肠百结,并且上瘾。因此,有了“梦凌病毒”的传说。
2015年11月12日,在桂汉标老师的带领下,我和虞美人、罗明生们带着好奇和求知的欲望,还有爱和一颗诚恳的心代表五月诗社参加2015年世界华文文学论坛暨文心文学总会曼谷笔会,再一次领略和感受到超人全能的梦凌,在她的精心策划和组织指挥下,论坛的活内容充实丰富,形式活泼、专题讨论深入,接触到了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沟通、讨论、辩论、介绍,非常全面,真正做到了诚挚交流、互鉴互学。其间涉及微电影、微诗、海外华文文学创作、影视剧本创作、文学出版、传媒、文学评论和文学理论等各个方面。让我们来自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都从心底里敬重她,她高尚的人格让我们仰慕,她出众的才华和渊博的学识让我们折服,最重要的是她有一颗善良的心和一颗干净的灵魂,她很伟大,这样的词汇用在她的身上一点都不为过。而令我最振憾的是梦凌的爱情,当帅气挺拔、面带微笑的子帆遗容在梦凌的操控下映射在投影仪上,我的泪夺眶而出,来曼谷之前桂老师就发过一些关于子帆的资料让我阅读,但听着梦凌带着哭腔述说他们的感情历程时,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人,撼动了每一个人。
读梦凌怀念子帆《286封信,牵住你我一生的情》就能感受到这人间少有的轰轰烈烈的爱情,多少少女羡慕与向往的爱情。子帆已经整整病逝十年,梦凌也思念了整整十个年头!十年来,她把自己锻造成一位事事皆能拔得头筹的女强人,像牛一样不辞辛劳,像陀螺一样忙碌不知停歇。或许就是为了能够忘却,忘却这份此生难求和执子之手却不能与子偕老的绵绵心痛。梦凌与子帆的爱情之美堪比梁祝,胜过罗欧,即使神话爱情蛇许之恋,在梦凌与子帆的爱情面前,也毫不逊色。
梦凌敲打键盘组织出来的每一个句子,从一开始,就成为一个“她自己”——不与谁,同,不同与谁,字面上,字面里,里里外外都只是梦凌的样子:清丽、婉约、有男人的力和女人的柔,比流水流畅,比尖刀尖利。只要你看过梦凌的文字,就一定会记住梦凌,因为她的文字有痛感。大会第二天的晚会上她带来了《子帆诗集》和她自己的《在水一芳》,为能拿到她的书我们非常失态的去抢,抢到书的自觉排队要求梦凌亲笔签名,在签名的过程中我们又惊讶地发现她是一部电脑,能准确无误地叫出并用中文写出来自世界各地华人的名字,时间似乎是静止的,每个人的心都很温暖。我们不禁会有这样的感慨:这才是有温度的文字,这才是值得用心去看去读去久久品味的文字。
我想用一个词来表达我对梦凌的尊敬:牛逼。只有这个词才能表达出属于她的那种气质和味道,尽管这是一个很粗俗的词,但并不妨碍梦凌的形象和我的赞美。
写于2015年11月21日泰国归来之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