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顾坚是从他那张坏坏的笑脸,两道浓浓的眉毛也泛起柔柔的涟漪,好像一直都带着笑意,弯弯的,像是夜空里皎洁的上弦月。健康的皮肤衬托着淡淡桃红色的嘴唇,俊美突出的五官,完美的脸型,眼里不经意流露出的光与神,让人不敢小看。似乎充满了情波,让人一不小心就会沦陷进去。在2015年11月中旬世界华文文学论坛暨第七届文心作家(曼谷)笔会上,我们大家一见如故,就如很久没见的兄妹,再加上他与桂汉标老师俩位烟民不谋而合就更“亲上加亲”,就如他自己说的:“宇宙之大能走在一起,这就是缘分。”
通过聊天和14号下午的第三个论坛:《作家与评论家》的对话,中国自由撰稿人顾坚带着“青春三部曲”,应邀参加此次盛会的精彩发言:开诚布公地阐释了长篇小说的好处,在顾坚看来,中国当下社会太过精彩,如果通过小说的形式来展现,在以微文学为主题的众多发言中独树一帜,与会分享了创作心得和体会,受到与会作家诗人的追捧嘉许,我因此对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他的一句:“可以长,有感觉为什么不长些呢……”引发全场众多会心的笑声……将会场活泼热闹起来。
这次讲坛是非常成功的,充满浓郁的文学气氛,达到互动交流的预期目的。随着全球范围内的中国热、汉语热持续升温,这种独特的机遇,为世界华文文学的创作与研究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在场的还有著名华人小说家卢新华先生(系当年《伤痕》文学发轫者)与《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一书的作者周励等其他著名作家。在会议途中的茶点时间,一边品泰国特色的小点心与时令水果时我提出要顾坚亲笔签名的书,顾坚说都被别人拿没了,我箱子里应该还有一本《青果》。我第一天就很想拿《元红》,但太老实结果后悔当初没下手。我们就这样一边享用美食,一边相互认识、交流,与文朋诗友相聚于此,真是人生乐事也!
15日畅游大皇宫 ,主办方安排了曼谷一日文化采风,与会的各国作家都去了大皇宫、玉佛寺、湄南河人家、四面佛等景点。10人一组由正副组长现场就任。我和虞美人两人自告奋勇当上正副组长。第一站向大皇宫出发。在出发前顾坚在背包里拿出他亲笔签名的《青果》,令我感动,因为他当天晚上就要离开曼谷,于是我带着顾坚的《青果》一起沾沾皇气。因为有了地铁站丢失妈妈的教训,我们这个组重点关注桂汉标和顾坚两人,两位女队员一对一地贴身紧盯。拿了玉佛寺、大皇宫套票队长领着各自的小组出发进了宫门,正值泰国旅游旺季,人山人海,眨眼间每个小组间就失去了联系,我们这一组就着人潮往里游去。参观的人比肩接踵,一拨接着一拨,还必需脱了鞋子才能觐见,桂汉标老师扭头就走,说不进。顾坚也不进。我们几位都坚持要走一回并相约一会在进口处集合。怕人多鞋子弄不见,我们就把鞋子放进提袋背着进去,像别的信徒那样,先用莲花圣水洗涤尘世的一切孽障,然后再进殿赤诚地祈祷祝福,堂煌而威严的宫殿,一溜圈下来,我们穿好鞋子等了好一会,终于发现我们小组不见了两个组员,正是我们最不放心的桂汉标、顾坚二人。我们马上分头去找,结果一直寻到玉佛寺出口都没找到,寻了好几个来回都没找到人,当组长的我紧张啊,一个是一句外语都不会的老师,另一个是在会上被通报生活不会自理并有在机场走失“前科”的大作家顾坚,刚命名的五月小组因为少了两个成员,降格成了三月小组。众里寻他千百回,不见了就是不见了,游览区就那么个范围,两个大活人说不定现在已经在前面等我们了,原来他俩在皇宫里吹风扇乘凉,找不到我们就直接联系梦凌,梦凌去找他俩,还带他俩在皇宫里照了很多相片。有了“妹妹找哥”7的经历更加深了我们与顾坚的感情。
19号晚上回到韶关后美美的睡了一觉,20号早上我一边享受着阳光一边吃着早餐,抛开一切,废寝忘食,一口气想将《青果》读完,顾坚描写的主人翁赵金龙闯荡扬州的生活经历和所见所闻。看到主人翁赵金龙做生意章节时,我的脑海里就想着结尾肯定又是和那些电视剧一样,赵金龙摇身变成有钱人,成功人士……继续看下去时,越看越喜欢,坚哥笔下的赵金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市井小民,就像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的你和他。还有赵金龙和徐银凤从两小无猜到终成眷属是《青果》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他们的爱纯洁无暇,他们的爱天地绝配。当读到他们第一次真正在一起,为了爱差点与父母闹翻;当读到他们夫唱妇随共同设摊,为了生活四下奔波赶集;当读到他们手牵手共同等待龙凤胎的降临,为了这对小生命而心心相连,我仿佛身临其境和他们同喜同乐,同患同忧,深深地为他们忍俊不禁或潸然泪下……
坚哥可以将平凡夫妻的那种爱描写的那么真那么纯,让人感动,让人喜欢。《青果》让我看到一幅维扬古城的风俗画卷、看到了人间的真爱真情。想不到这个颇有些粗犷气质的文学豪侠,笔触竟如此细腻缠绵……
喜欢坚哥,没有理由。
2015年12月23日追记于粤北山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