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评论>>鹤壁“樱花文化节”,危险的嫁接
 
鹤壁“樱花文化节”,危险的嫁接
  文 / 草根蚂蚁




    本来真的就要偃旗息鼓了,从去年到今年,围绕“樱花文化节”我浪费了至少好几吨吐沫星子,我甚至怀疑,本地的雾霾都和我有关系。争的就一条,咱们鹤壁不能搞“樱花文化节”,搞“樱花赏花节”或者“樱花旅游节”都可以。因为,“樱花文化”有她特定的含义,不是你鹤壁想搞就能搞的。樱花是美,但樱花文化是人家日本的女儿,我们凭什么把人家日本的女儿拿来自己搞,又不是女优,花钱就行,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是大和民族的精神象征,你拿来过节,日本同意吗?
    为此我肯定惹了一帮樱花朋友,有些朋友为了我好,多少次劝我,别傻了,争个啥?这几天樱花节就要开业了,弟兄们也顾不上和我争了,樱花文化也甚少提了,我想:唉——算了吧,不说了,算我错了。
    不过有两件事情又刺激了我。
    一是日本自卫队要登我钓鱼岛了,这两天正在试探我们的底线,看我们是不是爱日本爱的迷糊了,趁大家在樱花树下卿卿我我的时候,没准儿日本人真的打过来了。到时候,有几个人会舍得美丽浪漫的樱花,去钓鱼岛抗击日本兵的?去了也舍不得打,因为,都被樱花文化洗脑了,下不去手。
    第二件事是咱们的邻居濮阳要创办“中国诗词之市”,3月28日的《濮阳日报》头条的标题是《卫风故地铸诗城》,刺激不?
    记得是去年吧,鹤壁高高兴兴的争得“淇河诗河”的荣誉,举市欢腾。这之前也曾经有过争创“中国诗城”的想法,诗歌的根在鹤壁,有专家称这是“天赐鹤壁,天赉淇河”,咱们家乡有一条诗河,难能可贵,诗歌源头嘛。诗河,淇河,我们的理由就是《卫风》,《诗经》当中的那30多首与淇河有关的诗,大都在《卫风》里。咱们鹤壁是曾经的卫国之都,卫国800年,有一半在咱们这里,但另一半就在濮阳,若濮阳硬说《卫风》是他们的,我们怎么办?毕竟人家有道理,卫国400年,国都在濮上啊。
    从去年开始,一到春天,作为鹤壁的“国都”,淇滨的华夏南路就开始宣扬樱花文化节,大规模的樱花宣传铺天盖地。我的第一直觉是,樱花是日本文化的象征,不能压了淇河文化的风头,鹤壁这座城市决不可以樱花而闻名于世。否则,我们的淇河母亲一旦与日本的民族“母亲”相遇,许穆夫人何以打得过安倍太君?诗歌是拼不过刺刀的。鹤壁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不能以偏概全的忽略了咱们老祖宗的根。
    于是,就开始写了几篇关于樱花文化和不可盲目崇拜樱花文化的文字,不“当家”的接触了诸多关于樱花,关于樱花文化的材料,多少了解了许多樱花的科普知识。
    樱花是种观赏花木,在日本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如今已成为日本文化的美学符号,内化为大和民族独特的民族情结,延伸为一种文化特质。扎根于日本文化的樱花以其生命全过程诠释了大和文化之魂。樱花之于日本正如牡丹之于中国,樱花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日本人对樱花情有独钟,把其奉为国花,将其与富士山尊为国家象征。 
  有人说,樱花最初出现于喜马拉雅山区,据科学研究,作为植物,几万年间,樱花(野樱)的生长分布十分广泛,赤道以北的广大地区都有野樱的出现。野樱何时到了日本,没有什么确实的依据可以证明,但1000多年前,樱花文化已经在日本流行。樱花于日本人民的意义不断延伸,成为一种国家信仰、民族图腾。 
  不能忘记的是,明治维新后,樱花被军国主义利用,他们对国民军鼓吹战士应像樱花为国奉献,倡导极端民族主义,把樱花作为对士兵洗脑的工具。当时,樱花在军国主义者眼中代表大和民族的灵魂,成为日本战旗上一抹蛊惑人心的点缀。在这样的背景下,樱花被赋予法西斯意味,成为“大日本帝国”的象征和日本士兵慷慨赴死的精神归宿。 
  樱花作为日本的文化符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大和民族追求的民族精神达到高度吻合。 武士道是日本民族的灵魂与象征,在日本武士看来,武士道精神最具象征意义的事物分别是樱花、武士刀和切腹,日本的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花属樱花,人惟武士”。在他们意识里,樱花与武士道精神相通。战后,日本右翼多次利用樱花进行煽动宣扬,早已脱离了樱花“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流,近年来,日本政府更加加快了实现军国主义扩张的野心,樱花文化再一次成为“誓死效忠天皇,为大日本帝国献身” 的精神支柱。
    我认为,无论如何,具有特殊含义的日本樱花文化是不能在鹤壁这个地方大行其道的。
    但,本地的许多朋友并不这样理解,有反对意见,于是就形成了争论,我戏称为“爱樱派”与“抗樱派”之争。
   “爱樱派”的朋友们“爱”的理由有三,一是樱花产自中国;二是樱花是中国人送给日本人的;三是要樱花搭台,经济唱戏;四是“花无罪”。
    第一条似乎可以不论,因为我们现在争论的樱花与1000年前的樱花不可同日而论。后来的樱花绝不是喜马拉雅山上的野樱,是地地道道的日本樱花,前些年,到樱花林里转过的朋友都会发现,鹤壁的樱花无不例外的都有一个东洋名字,有一棵是中国的吗?
    退一步说,就当是喜马拉雅山上曾经有过樱花,就当是唐朝的某位老兄一时疏忽,在“给日本送梅花的时候,不慎掺和进一棵樱花树”。叶不能成为我们今天宣扬樱花文化的理由,就是那一棵樱花却发展成为了日本民族的凝聚根本,成为了日本的国花,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帮凶,成为践踏杀戮中国人民的恶之花。不要认为日本人傻,把你中华的花当成日本的国花,每天爱的不亦乐乎,又叩头又烧香的,他们就是想让樱花文化主导或者掩盖中国文化。翻开中国历史,看看中国传统文化,上下三千年,像今天这样疯狂吹捧樱花的现象何曾有过?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海洋中,说樱花的寥寥无几,樱花文化不是中国文化,这一点是国际通认的定论。所以,中国也许有樱送花到日本,但我们“拿回来的、或者被赠回”的却是樱花文化。就像中国的火药,也是中国人送给日本人的,再回到中国的时候却变成了子弹,通过三八大盖射杀这个人民,回来的,就是好的吗?
    樱花搭台,经济唱戏,无可厚非。但不要本末倒置,樱花节可以搞成旅游节,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但很难说樱花能过吸引多少客商在河边投资,尽管说后来有一个什么三流的民间机构给用一块“最美樱花大道”的拍子强加在咱们鹤壁华夏南路之上,有多少含金量令人质疑。樱花在日本被称为“七日之花”,短暂的花期只不过是昙花一现。我们用整整一个春天的季节来宣传的所谓“樱花文化”,真的不如把精力财力投入到淇河文化上来,搞一个“淇河诗经文化节”有效益。
    樱花如期开放,樱花文化节也如期开业,最让人不愿看到的乱象还是发生。那些满口“樱花无罪”的孩子们天真无邪,他们竟然穿着日本民族的服装,手持日本武士刀,成群结队的在樱花树下招摇。一位资深的学者恰巧路过鹤壁,想看看樱花,结果正好看到这一幕,他表示,立马想到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他表示,再也不会在这个季节来鹤壁了。
    的确,花无罪,美丽的花朵都是人们喜爱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和我的一些朋友也是爱花之人,若没有什么樱花文化做幌子,赏樱看樱的人流里或许会有我们,“爱樱派” 会说,切,谁稀罕你们几个人来看樱花?樱花已经成为某些人的精神财富,有什么好处呐。
    最危险的还不是盲目的宣传和引导,让人不解的是,有些人硬是要把日本的樱花文化与中华文化、鹤壁的淇河文化嫁接,不知道能结出一朵什么样的奇葩。
    一位老兄在文字中把樱花文化与中国的强国梦、中国梦连为一体;另一位则引章据典,说什么帝辛大帝曾经养过樱花,黄飞虎的花窝也养过樱花,而且是根据《梦溪笔谈》说的:鹤壁最适合樱花生长,淇河岸边的村庄花营、花窝、花地都养樱花,樱花在鹤壁有3000年历史。还说《史记》里记载了三国刘备的儿子刘禅与樱花的动人故事,他一直在蜀村养樱花,证明这个阿斗是鹤壁樱花的“重大贡献者”。他说,宋朝时,开封有樱花,是从鹤壁移过去的,因为“淇河离开封200多里地”,淇河是樱花的发祥地,开封樱花当然就是鹤壁的儿子。他还列举西安,说西安也是鹤壁的邻居,西安的樱花也是鹤壁的。所以,他宣称,在鹤壁历朝历代都是樱花的“朝代”,老百姓十分热爱樱花,以至于房前屋后都大量种植,现在已经成为“鹤壁市的重点历史文化保护项目之一”,是吗?怎么我们鹤壁人民都不知道呢?
    还有一位老兄收集了一些中国历史上的“樱花诗”,我大致一读,发现大都是赏樱桃花的,可能他也是一时眼花没看清楚,其情可赞,错而改之即可。
    有些老兄就不那么客气了,一位老兄写诗,说,美丽的樱花打开了鹤壁的大门,不是几只蚂蚁能抵挡的了的。一位说,这些抗樱派“是蒙上了文革阴影抑郁的一代人,是迷失了信仰,缺少了博爱的心境。”更有甚者是直接开骂,“说什么,说什么,几只蛤蟆在这里一直呱嗒呱嗒。”
    他们无论说什么我都坦然,骂亦如此,想当年,樱花的主人们在中国大地上横行霸道,他们张口就骂我们“巴嘎,八嘎呀路”,现在还在骂我们是支那猪,别说我,就是这个骂人的大哥也不敢还嘴。当然,“内骂”无风险,人民内部矛盾,我不会还击。我相信大家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就是让鹤壁的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人民能过上好日子。草根蚂蚁和我的朋友们在这里扮演一次蛤蟆在这里呱嗒呱嗒,也是没有一分钱的好处,没有人给一分钱的工资。
    许多朋友质问我,说日本不好,为什么还要用日本的汽车、飞机、电器,我无语,其实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全体人民共同反思的,为什么?
    了解了樱花文化,就知道樱花文化不值得我们颂扬,不可在宣传中“跑偏”,更不可胡乱嫁接,把好端端的淇河文化给糟蹋了,让淇河文化这棵参天大树结出一个樱花文化的“恶果”。
    樱花问题就此封笔,在专心写淇河,我可爱的母亲。



2016/4/10 6:52:53 发表 | 责任编辑:桂汉标
本文共有评论 -2 篇︱已被阅读过 733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6027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