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试谈周贤德《情定猴年马月》的构思艺术
她的眼里荡着清波,
只一眼
我的心里便揣上一只兔子
心锁悄然打开
将这一天定格成永恒
就在这一天
温柔是我身上唯一的饰品
就在这一天,
她朝向我俏话嫣然,
心波荡漾仿佛要叫出我的名字
6月18日,青年作者周贤德在广东五月诗社微群发表巜情定猴年马月》。这首只有九行的短诗,构思巧妙新颖,诗味浓郁耐咀嚼,我感到诗中有一种感情冲击力,呼啸着扑面而来,直抵灵魂。诗的构思,是作者在写诗的创造性劳动中,为完成主题对素材进行选择、组织、提炼、安排的过程,简单地说是诗的谋篇布局。构思不是雕虫小技,它与诗的质量品位高低息息相关,正如著名诗评家、教授谢冕所说:ˉ超凡的构思可以造成华美的殿堂,平庸的构思,只能产生千篇一律的火柴盒。周贤德这首短诗,构思上匠心独运,可以说达到了“超凡”的境界,因而使材料物尽其用,诗思缜密流畅,营造了诗意ˉ华美的殿堂¨。
《情定猴年马月》是一首爱情诗,通过抒写一对青年男女一见钟情暗送秋波的风流韵亊,赞美人世间纯洁忠贞的爱情。在社会生活中,可用于表现该主题的材料多如牛毛,但作者根据诗歌以抒情为主的艺术特征,用ˉ截取方式¨,围绕所表现的主题精心选取材料,只写这对青年男女眼晴相对、以目传情的瞬间细节。情人都有一双会说话的眼晴,眼写活了,爱情就写活了。这种以小见大的选材方法,一滴水中见太阳,具有摄影的聚焦效果,能最大限度地集中笔墨刻划诗的抒情形象。ˉ她的眼里荡着清波¨,抒情主人公从情人温情脉脉的眼波中,知道自已被对方接纳。ˉ我的心里便揣上一只兔子¨,此时他脉管贲张,热血奔涌,心跳加剧,激动得情难自抑。寥寥几笔,就把热恋鸳鸯的形象刻划得栩栩如生。
作者在选材时打破习惯,千方百计创新,人弃我取,人无我有。诗歌选材最大的障碍是既成的习惯。朦胧诗人顾城在《学诗札记》中深有体会地说:ˉ诗的大敌是习惯¨,ˉ习惯是感觉的厚茧¨¨。人们在抒写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时,形成了思维定势,表达模式化。习惯写花前月下,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习惯写卿卿我我山盟海誓,进而搂抱、亲嘴、偷食禁果。这种构思写出的诗,似曾相识,千首一腔,不能打动读者。周贤德是聪明的,他勇敢地打破这个习惯,只写一对青年男女目光对视,眼对眼,心碰心,ˉ此时无声胜有声¨,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火辣辣的爱,销魂夺魄!读着诗,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为了更好地完成诗的构思,深化诗的主题,周贤德在提炼加工素材时使用了情感极化手法。所谓极化手法,就是运用夸张、变型等修辞手法,使诗中情感极端化,从而产生情感的强化叠加作用,构成超常的冲击力,打动读者的心灵。如李白的《赠汪伦》:ˉ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中用了夸张的手法对情感进行极化,维妙维肖地展现出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挚友深情,读了此诗,我们都深深为之感动。《情定猴年马月》中,作者运用情感极化手法是恰当的。ˉ将这一天定格成永恒/就在这一天/温柔是我身上唯一的饰品¨。抒情主人公得到恋人的青睐,要停止时间的运行,把这幸福的时刻留住;爱改变了他的性格,变得格外温柔。作者这样写,是违反常识的,时间似流水一刻也不会停留。但从诗艺上说是允许的、合理的。诗中情感极化手法的正确运用,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抒情主人公对心上人坚贞不渝的爱,这爱永恒不灭,像烈熖般燃烧。
出色的构思,给《情定猴年马月》插上了成功的翅膀,有力地推动了主题的集中突出,语言的工巧精炼,结构的有序完整,意境的澄明静美。我们希望作者坚持以构思取胜的艺术特色,创作出更多新人耳目的好诗。
2016.6.19 于顺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