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评论>>让意象光辉照亮诗境
 
让意象光辉照亮诗境
  文 / 谢方生





                         一一谈王园梅巜栀子花开》的意象运用

        
    五月诗社举办的第六期海选题照诗竞技中,要求参赛者以该社1989年5月出版的第一本合集巜五月,多梦的季节》封面照为题材作诗。青年诗人王园梅创作的《栀子花开》,是我读过的参赛作品中写得较好的一首。
    王园梅辛勤笔耕,但诗歌质量较长时间停滞不前。她的诗写得太实,陈事言情,直来直去,诗境一览无余,不耐咀嚼。最近,她改变写法,引入意象手法,注意虚实结合,写出了她个人里程碑式的《孤鸭》、《栀子花开》。前者用单一意象,后者用复合意象,两诗相比较,《栀子花开》意象的运用更大胆、灵活、娴熟。
    什么是意象?通俗地说就是作者用来寄托思想情感的客观物象,分为自然意象和社会意象两大类。意象的主要作用是将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情感,寄寓于具体可见的客观物象。这种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使思想情感可感可触,以语言艺术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再者,“言不尽之意,立象尽之”,对一些难抒之情、难言之理,由意象来间接表达,以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使人感到回味绵长。“形象大于思想”,“诗无达诂”,乃意象创造的奇迹。意象派领袖、美国大诗人庞德对我國这一古典诗艺推祟备至,他说:“中国诗人从不直接谈出他的看法,而是通过意象表现一切。”
    《枙子花开》中,作者借鉴了中国古代诗学意象理论,又消化吸收了西方意象主义的诗歌理念,意象运用呈现出几个特点:
    意象独特,不可替代。意象理论认为,选择意象不能随心所欲,要服从服务于思想情感的需要,特别是单一意象和中心意象,必须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五月,赶上这个季节/我以洁白的方式绽放/在大街上看到我的伙伴/人们从老大的篮子里把它们买走/冷漠的城市飘着栀子芬芳”。“枙子花”!,无疑是诗的中心意象,这个自然意象,是诗人的化身,是诗人以意象形式发表的人格宣言。五月份开的花,数不胜数,而诗人独选中ˉ栀子花¨作为诗的意象,大有深意。它朴实无华,谨卑低微,不是大红大紫的名花,象征着诗人身处社会底层的草根身份;它洁白高雅,没有污斑,象征着诗人在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洁身自爱,坚守文人气节;它给冷漠的城市送去芬芳,象征着诗人执着崇高的人生追求,用诗去温暖和净化人间;它耐寒耐热,象征着诗人和诗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在众多的鲜花中,唯有ˉ栀子花¨与诗人的人格特佂最相似,最适合承载其复杂丰富的思想情感。“五月是诗人的季节/这个时候有一棵/高大的桂树立在中心”。诗中还有一个中心意象“桂树”,作者用了借代修辞手法,以ˉ桂树¨指代南方著名诗人、五月诗社社长桂汉标。桂老师是粵北诗坛领袖、五月诗社的创建者,五月诗社在他的领导下,三十多年旗帜不倒,发现培养了上百位诗人,造就了蔚为壮观的ˉ五月诗群¨,使诗社在全国乃至东南亚国家都有一定的影响力。桂老师姓桂,曾写诗咏怀以ˉ桂树¨自喻。在无数的自然意象中,没有哪一个可取代ˉ桂树¨。
    不同类型意象有机组合,组成富有张力的意象群。《栀子花开》是一首用复合意象写成的抒情诗。作者为了充分完美地表现思想情感,不仅选取了ˉ栀子花¨、ˉ艾草¨、ˉ菖蒲¨、ˉ桂树¨四个自然意象,还选取了ˉ五月¨、ˉ屈原¨、ˉ长江黄河赛龙舟¨三个社会意象。四个自然意象均为单义的。ˉ栀子花¨、ˉ桂树¨上文已述;ˉ艾草¨、ˉ菖蒲¨这两种草本植物都生长于低洼处,隐喻社会上默默奉献的打工族与草根诗人。而三个社会意象都有多重含义,属多义性意象。ˉ五月¨,既指五月诗社和它的创作等活动及诗集《五月,多梦的季节》,也指端午节、诗歌节。ˉ屈原¨,既指古代伟大诗人屈原,也指其所代表的中国古典诗歌及其忧国忧民的人文精神。ˉ长江黄河赛龙舟¨,既指端午节时我国各地的龙舟赛事,也泛指各种诗歌文化活动。这些不同层次、类型的意象,组成了意象群,增强了意象的张力,形象化地将诗人汹涌起伏的思想情感展现在人们的视觉。
    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輯顺序,有层次有条理地组合意象。如同水泥、钢材、砖块随意堆放不能形成楼房一样,把很多意象无序地堆砌一起也不能构成诗篇。必须围绕诗的立意,依据事物发展的逻輯,对意象作出先后顺序的合理安排,使之有条不紊、层次分明,这样才有可能形成结构完整抒情形象丰满的好诗。巜栀子花开》把ˉ五月¨意象放在最前,点明了诗人活动的时间、内容及背景。接着,推出中心意象ˉ栀子花¨,交代了诗人的人格操守和对诗歌理想的追求。再接下来,密集地安排ˉ艾草¨、ˉ菖蒲¨、ˉ屈原¨、ˉ长江黄河赛龙舟¨四个意象,陈述诗人参与五月诗社活动,结交草根人士五月诗友,继承发扬屈原的诗歌人文精神。第三节诗,诗人布下最后一个意象ˉ桂树¨,描述自己见到桂社长带领诗人们奋发前行的情景。全诗的意象安排一气呵成,顺序合理,天衣无缝,符合事物〈事件)发展的逻輯。
    设置路标,引导读者进入意象。意象诗以意象说话,诗中意象宛如景点,读者往往找不到进入其中的道路,无法领略那里的秀丽风光。因此,作者有意在诗中用词语或诗句设立路标,一步步引导读者进入意象,消除晦涩难懂的阅读障碍。对中心意象ˉ枙子花¨,作者设立了三个路标:第一个路标ˉ五月¨,全诗共三节,每节都重复出现ˉ五月¨。这个时间名词,它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五月诗社、五月诗人合集巜五月,多梦的季节》,从而准确地判断抒情主人公一一ˉ栀子花¨的身份,知道它就是诗人自己,因为作者也是五月诗社成员。从ˉ栀子花¨的外形和个性特征中,读者生发联想,认识诗人高洁的人格形象。第二个路标,ˉ以这种姿势站立/我以平视的态度¨,这两句诗,把读者带进诗人精神世界的另一个层面,即参加五月诗社活动的态度:自尊自立,平等待人,不卑不亢,不骄不躁,显示了独立的人格尊严。第三个路标,ˉ我是栀子花一朵/开在五月/我要用热忱/去吟唱,书写/草根情怀¨。设这个路标,颇费心思,用了五行诗。我们沿着它的指引,直抵诗人内心深处,看到她写诗的决心和创作价值取向。对ˉ桂树¨意象,作者只设置了一个路标,ˉ以老者的风范/以诗人的境界/引领五月人¨。路标十分明显醒目,读者循着它的提示,一下子就进入意象,读懂了意涵,断定ˉ桂树¨就是诗坛宿将桂汉标社长。
    意象是王园梅手中的法宝,她以之攻坚克难,取得了创作的突破。我们相信,随着意象理论运用的得心应手,她会有更大的收获。

                                 2016.6.24~~25  于顺德


2016/6/26 19:01:07 发表 | 责任编辑:桂汉标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已被阅读过 531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5836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