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散文>>巾帼不让须眉
 
巾帼不让须眉
  文 / 宋炯斌


      古有:家喻户晓广为流传的穆桂英挂帅,花木兰替父从军,上演“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美好故事。今有:众所周知的鉴湖女侠秋瑾更是抒发了“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革命胸怀和刘胡兰慷慨就义等等,古往今来她们都在上演着一场场“巾帼不让须眉”保家卫国的感人故事。
      我们历史上的八一村,在抗日保家卫国的年代,不但男人们表现出相当的英勇善战和顽强抗敌,八一村的妇女们也是毫不逊色于男人们,大有“巾帼不让须眉”之状。
      根据“八一村”里年龄较大的老一辈群众细致的描述,外营村妇女们的英勇事迹还真是不少,外营村(现名八一村)的革命妇女在各个时期的战斗中,和男人们一样的英勇顽强,对共产党的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将这些可歌可泣的真实事例,作如下的综合描述:
      一九四五年四月初,风度大队领导发动外营、花山、黄坑等地的一些群众到冷洞搬运枪支弹药,那时因为始兴清化这条路有敌军、国民党军的岗哨,戒备非常的森严,所以运送枪支弹药的群众必须改道走左拔水的山路,可想而知是困难重重的。但是八一村的何凤凤、卢月婵、罗鸾鸾、吴仲清、夏树珍、卢七军等十多个青年妇女却自告奋勇的参加了这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她们和男人一样,披荆斩棘,爬山涉水,昼伏夜行,历经了千辛万苦,终于如期的把手提机枪八挺,六架短枪六支,驳壳枪十二支,汤姆生一支,风龙机枪一挺,步枪二百多支,弹药一大批,还有一批军用物资,如军毡、军衣、帐蓬等搬运回来,她们的此举受到了当时风度大队领导高度的赞赏和由衷的表扬。
      在日寇、国民党军以及当时地方顽固份子的白色恐怖下,外营村的妇女们表现得非常的坚强和十分的勇敢。卢道妃、李办鸾她们的家里就敢于承担作为“游击队交通联络站”的重任。那时敌人经常到村里拉丁、抢粮食和搜捕游击队员,而驻在离村庄仅二里多路的铜钟寨、马头岭岩洞里的游击队员也常来村里活动,有时游击队的的领导还在她们的家里临时开会,处在这“红”与“白”尖锐斗争的环境里,卢道妃、李办鸾二位妇女如“巾帼英雄”般的都智勇双全地应付得很好,从未出现过任何事故和闪失。
      至于平日里热情接待共产党的同志们,间或为党的同志们缝缝补补,浆浆洗洗的,使同志们一到“八一村”里便有宾至如归之感,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那就更不用说了。尤其值得称道的,凡是共产党游击队所布置给她们的工作或任务,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或者是酷暑严寒,亦或者是晴天雨天,她们都会毫不犹豫的坚决去执行并竭尽全力的去完成。在部队最艰苦的环境里,她们想方设法,不避风险去维持部队的日常生活,做好力所能及的后勤保障工作,有力地支持部队渡过难关,开展相应的活动。
      一九四五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天才刚刚蒙蒙亮,反动的县自卫大队李宏兴,国民党警察所的巡官刘道平和国民党“八约乡”乡长邱槐生等会集了三百多名武装人员准备围攻外营村。李办鸾妇女在天刚亮出门大便时,首先发现国民党乡长邱槐生带兵包围了陈培兴同志所住的房屋,于是机警的她立即紧关巷门迅速通知部队领导,陈培兴同志立即写信给相关的革命领导,信中详细叙述了敌人目前的具体情况以及我方准备对敌人实施反包围的具体作战计划。
      在敌人的包围圈还尚未形成时,迅速跑到铜钟寨向风度大队领导报告敌情。风度大队领导接到汇报后,立即挥军与驻在外营村内的“营队”一起配合,形成内外夹攻之势,向来犯之敌展开激烈的战斗。此次战役毙敌十多人,伤敌十多人,俘敌三人,缴获武器弹药一批。下午日寇又来进犯,风度大队和“营队”合在一起又把来势汹汹的民族敌人击退。在这一天的两次战斗中,村中妇女们担负的后勤工作做得十分的出色,特别是不顾危险亲自送水送饭到战斗的前线,这也无形之中鼓舞了战士们高昂的斗志,为战斗的胜利作好了铺垫。
      一九四五年八月一日,国民党正规军160师、187师和始兴县自卫大队一起配合,共计有二千多人,分为六路进攻“外营村”。风度大队和“营队”与多于自己数十倍的敌人前后共激战了三天三夜。战斗打响后,由于敌人火力过猛,为了村中一百三十多个老人、妇女、小孩的生命着想,迫使部队一部分同志撤上围楼为保卫群众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在退到围楼中坚持战斗的期间,妇女们也和男战士一样,表现得十分英勇顽强,她们除了负责烧水煮饭护理伤员以外,还积极的参与到战斗中来。当与敌人激战一昼夜时,敌人见围楼久攻不下,用三挺机关枪对准围楼门猛射,并用煤油泼在门扇上点火焚烧围门,青年妇女卢月婵见状,立即带头率领妇女们坚守围楼门,她们奋力挖掘围内的泥土沙石一担又一担的把围楼门填实,让围楼门内又增加了一堵厚厚的泥土沙石墙。然后再把围楼内井中的水一桶又一桶的将泥土沙石淋湿,使敌人不但子弹打不入,火烧也烧不着。
      激战持续了两天两夜之后,敌人已是尸横田野池塘,围楼前面两口鱼塘里的水都被血染成了红色,而我方仍然是巍然不动。于是,像发了疯一样的敌人,集中了一个师三个团的三、四十挺机枪,三门破击炮以及小钢炮、掷弹筒等武器向围楼开始狂轰乱炸,炮弹从围楼顶部落下来,子弹从四面八方打来,但是我方英勇的战士们仍然坚守着倚墙射击,子弹打光了就用砖头,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第二天的晚上,郭招信指导员动员非战斗人员,特别是妇女们可以乘黑夜的掩护,用较粗的绳子从围楼的窗口吊下,然后冲出敌人的包围圈。随后妇女们积极响应,魏玉美、王婵端、曾日端、凌角麻、肖富韶等,立即冒着枪林弹雨开始行动,当时她们的心理大概是这样想的:“如果冒险冲得出去,就意味着为革命保存了一份力量;如果无法顺利冲出去,就算是为革命事业而牺牲亦是光荣的。”
      第三天上午十一时左右,敌人在围楼北面墙外挖了一个地道,用了一百多斤黄色炸药,通过地道进行爆炸,三四尺厚的石墙被炸崩了一角,接着又从马头岭发射来几颗燃烧弹,命中了围楼,顿时火烟冲天,五层的楼房大部分沉下,当此生死关头,未死男女尽力挖开堆在围楼门口的泥土,撬开围楼门口的栅板冲出去,首先冲出的是妇女夏家先,但敌人发现后,马上用火力封住缺口,后出者,大都非死则伤,怀有身孕的邓欠如妇女背着三岁的小孩冲出时,腹部中弹,一死二命,三岁小孩犹在死去的母亲背上号啕大哭。夏家先目睹此惨状,奋不顾身从母尸背上把小孩及时抢出,幸免于难。冲出的幸存者,也不易逃出敌人的魔掌,然而外营村的妇女,个个怪贞不屈,半点也不会透露游击队的任何真实情况。
      “外营战役”之后,坚强的外营村妇女,并没有被敌人淫威所震慑屈服,她们擦干了身上的血迹,忍痛埋葬了牺牲了的自己的亲人,又继续为革命事业工作。一九四六年八月间,手枪队队长刘黑仔同志带领着十二位同志来到外营村的张妹家里,张妹立即热情煮饭招待,同志们在家里吃饭时,她到外面放哨,此时有一个营的国民党军向外营正面开来,另一 个连又从江口开来已登上了屋背的马头岭,张妹迅速回家汇报情况,作站经验丰富的刘黑仔说,敌人距离还远,等他靠近些走未迟,于是吃完饭后,他立即把队伍分成三三、两两向山边撤退,使敌人扑了一个空。
      一九四七年十月间的一天,饶运仙同志为游击队买好了物资和粮食,当运到朱境时,被黄所的国民党自卫队长卢雄英部的士兵发觉,气势汹汹地质问道:“你去哪里?”饶运仙同志答道:“到亲戚家作客”。正在问答间,认识饶运仙的黄胜胜、吴选眼二人走来了,一见面便凶狠地说:“她是游击队陈文的老婆,是送物资给游击队的,快把她捆起来。”
      于是,国民党兵员们迅速一拥而上,把饶运仙同志五花大绑起来,买的物资和身上穿的毛线衣、身上藏着的二只金戒指也被抢了去。饶运仙同南被押到黄所国民党乡公所关了两天两夜后,辗转压解沈所国民党乡公所,始兴国民党县政府、南雄国民党县政府,每压解到一处,都会对其严刑拷问,打得她体无完肤,但饶运仙同志口中吐出的始终都是只有“不知道”这三个字。后来中共始兴党组织采取了营救的措施,用了六只金戒指,托人将其保释出来。
      “八一村”的妇女们,在抗日救国保家乡的战争年代所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真可谓是:巾帼何须让须眉,敢同日月争光辉。



                                写于2016年10月25日
2016/10/26 23:41:33 发表 | 责任编辑:冯春华
本文共有评论 -2 篇︱已被阅读过 401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1257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