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士必诗书为性命,人从孝悌立根基;
守身谨严戒伤己,养心淡泊勿累心;
处世忠厚人为法,传家勤俭意方佳;
薄师人无佳子弟,薄族人无好儿孙。
(二)
恃力者逢真敌手,恃势者逢大对头;
人带饥寒少饱暖,神紧骨坚能任事;
不必于世事皆能,惟与古人心相印;
不能缩头休缩头,可放手者须放手。
(三)
镜于人吉凶可鉴,蹶于垤细微宜防;
不忮不求光明心,勿忘勿助真工夫;
不与人争得失事,惟求己有知能心;
诚能作内不作外,用静守常安吉哉。
(四)
看己太高不长进,看己太低不振兴;
贫贱非辱谄人辱,富贵非荣济世荣;
贫无可奈惟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
泼妇之啼静而镇,谗人之簸淡而置。
(五)
莫大之祸起不忍,莫大之灾在不谨;
待子弟严易成德,姑息子弟多败行;
子弟聪颖入下流,庸愚子弟忽上达;
勤苦之人无痨疾,显达之士多寒门。
(六)
盈虚消长之天机,自然成长之天理;
富贵显荣莫漫夸,功德文章传后世;
任教声名暄赫时,人品心术不欺人;
门户之衰由骄惰,风俗之坏起淫奢。
(七)
名利争夺终为祸,困穷能耐苦回甘;
明犯国法岂能逃,白得人财加倍还;
父兄善行无不肖,父兄恶行累子曹;
父兄教子身以率,君子无过世人颂。
(八)
君子处世心必平,稍形激切小人逞;
富要读书贵积德,少事长者愚亲贤;
富贵易生祸端事,忠厚谦恭无大患;
衣禄有定必节俭,富家惯习难教子。
(九)
寒士欲谋生活事,读书明理教子孙;
发达虽命亦工夫,福寿天生多阴骘;
伐字从戈矜从矛,自伐自矜为大戒;
仁字从人义从我,讲仁讲义不远求。
(十)
遇事突来必熟思,恐贻后患惹后悔;
家庭衅起须忍让,恶语伤人失旧欢;
谨守规模不大错,但足衣食称小康;
凡事勿徒委于人,身体力行方有济。
|